劉敏 李曉明
(1.上海體育學院; 2.上海市天山中學 上海 200000)
近年來,各大中小學生身體健康呈現下降趨勢,引起國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高職院校作為億萬學生中的一部分,體育運動的開展似乎被邊緣化了,尤其是課外體育運動開展不理想,學生的課余鍛煉選擇由于高職院校體育場館及設施不充足而受到限制。
花樣跳繩運動是傳統跳繩運動的發展和延伸,花樣跳繩運動引進高職院校豐富課內課外體育運動的同時也促進著學生個性、體質的發展。通過對楊浦區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上海醫療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上海市貿易學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等5所院校花樣跳繩運動開展的現狀進行調查,為花樣跳繩運動在高職院校更好的開展、啟發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條件開展相應具有特色的、易操作的運動項目作理論依據。
本文研究對象是楊浦區部分高職院校花樣跳繩運動開展現狀,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上海醫療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城市管理職業學院、上海市貿易學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等5所院校花樣跳繩運動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分析。
1.2.1 文獻資料法
主要通過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電子期刊數據庫里的超星數字圖書系統、中國期刊網數據庫、上海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數據庫等查閱關于花樣跳繩運動在上海市及國內外開展情況的論文,同時還閱覽了大量體育期刊及專業院校體育報,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和信息,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圍繞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的了解情況、開展途徑、課內外開展現狀、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的興趣等問題制作問卷,并對問卷進行效度、信度檢驗。
1.2.3 訪問法
圍繞花樣跳繩開展的總體情況、開展時數、開展內容、跳繩所需的場地設施等內容,對調研對象學校的體育教師進行訪問,收集相關開展現狀的資料。
1.2.4 數理統計法
用Excel2007對問卷調查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花樣跳繩運動近幾年在上海地區的逐漸出現及相關學校和企業的大力開發與推廣,在中小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相關研究表明,花樣跳繩運動深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喜愛。一些高校隨之逐漸引進了此項具有特色,場地要求不高,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在楊浦區調研的5所高職院校中,都引進和開展了花樣跳繩運動。但是,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及花樣跳繩運動沒有作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寫進教學計劃中,因此花樣跳繩運動的開展沒有普及到全校學生,其教學評價也沒有形成特定的形式。
表1顯示,被調查的5所高職院校主要通過體育課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業余訓練隊開展花樣跳繩運動。體育課開展是最直接的形式,也是較容易組織開展的一種形式。另外,積極建立社團,尋求更多的開展花樣跳繩的途徑對促進此項運動在高職的更好開展也是有利的。
表2顯示,被調查學校開展花樣跳繩學時數整體比較充足,其中課堂開展最少,課堂教學一學期3~5學時,陽光體育運動開展2~4次/周/小 時,業 余 訓 練 開 展2~3次/周/小 時,其 他 開 展1次 /周。由于受到學校師資力量的限制,課堂全面開展花樣跳繩運動的條件不成熟,因此,每學期課堂學時數偏少,只能通過相對松懈的陽光體育運動比較廣泛的開展,業余訓練是為了參與每年上海市高職院校的跳繩比賽,相對學時數比較多。
學生對跳繩器材及場地的評價直接反應學校跳繩設施的好壞。被調查的460名學生中有27名學生對跳繩設施很滿意,32名學生比較滿意,217名學生表示跳繩設施一般,92名學生不太滿意,92名學生不滿意。由此可知,學生對學校跳繩器材級場地的滿意度不是很高,學校需要加大力度在這方面,以提高學生積極性。
通過實地走訪觀察并訪問相關體育教師了解到,學校一般在田徑場上開展花樣跳繩運動,也有院校在體育館里開展此項運動,還有的院校在健美操房開展此項運動。
被調查的高職院校老師通過組織培訓學習的花樣跳繩動作,以各種側打地,各種體前編花、各種胯下動作、雙飛花樣;兩人花樣以車輪掉為主,有轉身跳、換位跳、腕花跳、腕花換位等技術動作幾乎都能在課內、課外用于指導學生,其中以個人花樣和車輪跳為常見,多人花樣由于要求較高,同時需要多人熟練配合才能做到好的教學效果。

表1 調查對象花樣跳繩運動開展途徑統計表n=5

表2 調查對象開展學時數統計表n=5

表3 學生對跳繩運動場地及器材的滿意度情況統計表n=460
2.6.1 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了解情況
通過調查了解,460名被調查學生中對花樣跳繩非常了解的有88人,比較了解的有111人,一般了解的有50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各有193人和18人。由此可見,被調查院校的學生對花樣跳繩不是很了解。對此學校可以從課程設置方面入手,增加花樣跳繩的選修課程或是興趣俱樂部,讓更多學生了解花樣跳繩從而去學習它。
2.6.2 學生對學習花樣跳繩運動的興趣
調查顯示:被抽查的460名學生中對花樣跳繩運動非常感興趣的僅有46人,比較感興趣的有124人,對花樣跳繩運動持無所謂態度的有188人;不感興趣的有101人。整體來說,被調查的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興趣度不是很高,對此學校可以從學生興趣方面著手,開展課程內容多以“花樣繁多、簡單易學、內容新奇”為主,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此建立相應的積極的情緒。
2.6.3 學生學習掌握花樣跳繩運動技能現狀
花樣跳繩動作繁多,變化多端,個人花樣相對簡單,兩人花樣相對較難,但基本動作較容易,多人花樣從簡單到復雜,難度大的動作需要較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基礎。調查發現,被調查的460人中,僅有76人同時掌握單人、雙人、多人花樣跳繩的基本技能,166人同時掌握單人、雙人的基本技能,掌握單人花樣跳繩技能的學生人數最多為242人。這說明,學校在開展花樣跳繩動作的內容上主要傾向于簡單易學的動作,被調查的學生在學習花樣跳繩運動的技能上,主要偏向于簡單的技術動作且集中在個人花樣上,對難度較大的花樣涉及較少。
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及沒有把花樣跳繩運動作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寫進教學計劃,使花樣跳繩運動沒有在被調查的高職院校全面開展;花樣跳繩運動主要通過體育課堂開展、陽光體育項目開展、業余訓練開展;花樣跳繩運動課堂教學以穿插性教學為主,一般一個學期有3~5個學時,開展陽光體育一般一周2~4次,每次一小時,業余訓練一周2~3次,每次1h左右;學生對場館設施滿意度不是很高;花樣跳繩的教學內容以個人花樣和兩人花樣為主,多人花樣缺乏;學生對花樣跳繩運動有一定的認知度但是對其興趣度不是很高,在學習花樣跳繩運動的技能上,主要偏向于簡單的技術動作且集中在個人花樣上,對難度較大的花樣涉及較少。
[1] 楊宏建.神奇的跳繩[J].健與美,2008(4).
[2] 王曉芳.淺析跳繩運動[J].網絡財富 ,2010,10.
[3] 褚春雨.跳繩大王談健身·健身與科學仁[J],2004(6):18.
[4] 劉衛峰.神奇的跳繩[J].中國學校體育,2005(1).
[5] 趙鑫.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2010.
[6] 黃益蘇,張東宇,蔡開明.傳統體育運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