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峰
(浙江警察學院 浙江杭州 310053)
隨著社會經濟和資訊的發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武裝程度及警匪對抗強度在發生著巨大變化,為了更好地維護社會治安,就需要一支素質更高、有良好體能的警察隊伍。警察學院是培養公安人才的搖籃,警院學生需在艱苦的環境中適應公安執法戰斗工作的要求,因此,對他們的體能素質有較高要求。體能素質是指人體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及柔韌性等方面的各器官功能能力的綜合表現,它是警察掌握警務技能技術、提高警務技能水平和增強體質健康的基礎。只有靠自己強健的體魄,高超的警務實戰技能、技術,才可以在未來的公安工作中,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而目前警院學生和體能訓練相關的警體課程每周不會超過2次,對警察所需的體能訓練要求是遠遠不夠的。本文通過對浙江警察學院學員體能現狀的分析,就學生體能狀況、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鍛煉等問題針對性的提出相關建議,以更好促進體能訓練的開展,使學生樹立終身訓練的觀念。

表1 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

表2 警院學生原先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

表3 警院學生現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時間

表4 警院學生每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項目調查表
于2012年9月在浙江警察學院警務技戰術研究所實驗室完成。隨機抽取浙江警察學院100名男生、20名女生,年齡19~21歲,平均19.9歲。受試者對檢測項目知情同意,本測試研究無涉及倫理問題。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CKIN中文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圖書館以及其他互聯網查閱大量有關課外體育鍛煉的文獻。

表5 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形式的選擇的情況調查表

表6 警院學生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組織與管理的滿意程度調查表

表7 警院學生對體育活動場地器材設施的滿意程度調查表

表8 警院學生每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動的機調查表
1.2.2 問卷調查法
針對警院學生設計問卷,共發放135份,回收問卷男生110份,女生20份,有效問卷130份,回收率96.3%,有效率96.3%。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Micro Excel2003[1],采用統計學方法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針對現狀提出相關建議。
通過表1可以看出,54.5%的男生鍛煉次數為每周1~2次,31.8%的男生鍛煉次數為每周3~4次,9.2%的男生的鍛煉次數為每周5次以上。50%的女生鍛煉次數為1~2次每周,10%的女生鍛煉次數為3~4次每周,0%的女生的鍛煉次數為每周5次以上。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能很大程度上反應我們警院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從表1中可以看出男生主要的鍛煉頻率主要集中在每周1~2次和每周3~4次,而女生的鍛煉頻率主要分布在不確定和每周1~2次段。
通過表2、3可以看出從試點班的的學生在沒有進入浙警院讀書時候鍛煉時間在1h左右占了56.36%。經過警校的學習鍛煉時間在2h以上的人數百分比從5.5%上升到了15.5%,女生的鍛煉時間還是主要在1h左右,占了50%。
通過表4調查發現,警院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項目主要有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跑。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場所是本校的體育場館,選擇課外體育鍛煉的活動場所屬于低級消費傾向,以簡單、方便為第一選擇。調查表明簡單易行、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同時消費不高的運動項目仍是警院學生首選項目。項目的選擇上,男女生大都選擇有明顯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內容。在選擇的運動項目上,女生也與男生有很大差異,男生首選籃球,女生則選擇羽毛球。根據調查顯示田徑運動是不為學生喜歡的運動,沒有學生選擇田徑,也可能是由于學生對于田徑上的一些基本上技能不能掌握,這一點令人深思。田徑運動是運動之母,是體能基礎,有著它自己獨特的健身功用和效果。
通過表5中可以發現,絕大多數同學喜歡與同伴一起去參與運動,說明與同學一起進行體育活動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活動氣氛,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還能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這跟警察院校的群體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不同之處,可以為同學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創造條件。學生參與學校班級組織的體育鍛煉動所占比例比較大,主要是因為在警校區隊班級的集體活動比較多,但是這類鍛煉方式一般都有比較規范的鍛煉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進行體育鍛煉,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在較短時間內能取得一定的鍛煉效果,但是這種強制性的體育鍛煉容易讓學生產生抵制心理,使得學生鍛煉的積極性不高,活動結束之后,就很少有人再進行類似的鍛煉了。
在調查問卷中發現有5.5%和3.3%的學生認為學校在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和管理上不太滿意和不滿意,有54.2%的學生認為學校對課外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比較滿意,有10%和29.2%學生對學校非常滿意和滿意。可以看出,學生對警院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和管理上是比較滿意的,也可以警院很重視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也經常性的開展一些體育比賽。
在的調查問卷中發現有10.8%和3.3%的學生對學校的體育活動器材設施為一般和不滿意,有60%的學生對學校的體育活動器材設施滿意,有25.9%學生對學校的體育活動器材設施非常滿意。可以看出,警院的體育設施能滿足學生平時鍛煉的需求。
體育動機是激勵人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力,即主觀原因,它是個體的內在過程。進行體育活動的行為則是這種內在過程的結果。表8的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為了警院組織的體能比賽是比較一致的,并且也是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之一,在減肥方面,女生由于各種因素引起身體發胖,愛美之心是她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之一。但對照前面的調查結果從鍛煉頻率和一次鍛煉的時間里來看,女生的減肥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1)警院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目的明確,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的認識處于良好水平。(2)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場所是以校內運動場館為主。主要是因為學校進行警務化管理。(3)警院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頻度超過普通大學,學生有30%的學生達到每周鍛煉3次以上;在鍛煉時間上共有57%學生達到每次鍛煉1h以上,鍛煉的時間段集中在下午和晚上。(4)警院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抱有興趣,增強體質、應對4個一體能測試以及娛樂是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主要價值取向。
(1)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增強校園體育文化氛圍。(2)警察學院要大力加強課外體育活動的教育,把課外體育活動與其他形式的教育結合起來,加大課外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并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措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體育鍛煉觀。(3)警察學院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擴大體育設施的數量,改善體育設施和器材,提高場地設施的質量,以滿足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需求。(4)警察學院要加強對課外體育鍛煉的宣傳,增強警院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意識,提高警院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警體教學的老師要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多傳授技術方法的應用,多督促學生在課下練習,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教學,使學生可以在實踐鍛煉中理會鍛煉作用,多開展高水平的體育比賽,吸引觀眾、活躍學校氣氛,使廣大警院學生能置身于一個自然和諧的體育氛圍中,使體育意識通過學院的各種活動滲透到每一位警校學生的言行中,使學生了解體育,認識體育活動的價值,把體育當作生活的一部分,最終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習慣。(5)警察學院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進行,使學生能在參與過程中興趣得到了增加,技術得到提高。未來的警察需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以適應工作的需要,但由于時間的推移,工作的繁忙,身體的鍛煉也逐漸的忽視,身體逐漸地垮下去,要使警察身體素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基礎上,就一定要加強鍛煉,并且使這種鍛煉貫穿于一生,所以學校每一位警體教學老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授技術知識,也要在警察體育活動中傳授方法和技術,使學生在鍛煉中掌握方法,學會自身進行的鍛煉,并且有計劃的實施鍛煉的方案,這樣即使離開了學校,他們也可以完成鍛煉指標,從而更健康,充滿朝氣。
[1] Microsoft Excel2003數據處理系統軟件包.
[2]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工作手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56.
[3] 張應.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調查與分析[J].德州學院學報,2003(2):100-103.
[4] 蘭自力,趙克.我國部分省(市)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