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欽
(福清市高山中學 福建福清 350319)
福清高山鎮是福建中部沿海小鎮,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知識已經成為人們財富的象征。應對社會似乎只有學習才是人生成功的最佳選擇。社會、學校、家庭都將抓緊孩子的學習作為首要任務。面對激烈的競爭,孩子們迫于各方面的壓力,放棄了休息、鍛煉和接觸社會的時間,投入到緊迫的學習中,暑假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人不是為了學習而生活的,但是學習可以讓人的生活更加美好”。為了讓孩子在暑假里既能學到知識,又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暑假,給孩子制訂一個合理的暑假計劃,每天既有學習的時間,又要有休息鍛煉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
福清市高山中學部分學生,共計300人。
(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的理論書籍與文獻資料,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共向初中3個年級的其中10個班級發放300份,回收289份,有效問卷24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0%。
(3)數理統計法:對調查獲得的數據進行常規統計處理。
在對“假期你鍛煉嗎”的調查結果的數據上看,幾十天的暑假生活,不鍛煉的學生占30%,不自愿鍛煉的學生占13.4%,剩下自愿鍛煉的學生只占56.6%。換句話說,暑假期間這調查的270多個學生就有80多人不運動。這數字不容樂觀。那么這些不運動不鍛煉的學生們他們都做些什么呢,據調查統計這80多人就有60多人把大部分的休息時間用于看電視、玩電腦、打游戲和睡懶覺等,這些能比參加體育鍛煉好嗎,當然不。對于孩子們而言,放暑假可以暫時遠離緊張的校園生活,擺脫繁重的課業負擔,不能不說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閑散的假期生活,對于處在生長發育關鍵期的孩子們而言,就不是件“美事”了。比如:睡懶覺使他們作息時間不規律;長時間看電視影響他們的視力;玩電腦、打游戲容易上癮而影響學習和生活等等。另外,假期的學習任務相對輕松,學生在家多吃多喝,不鍛煉還會使脂肪堆積,影響體型。所以假期不鍛煉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壞處。在暑假期間,積極鼓勵孩子們參加體育鍛煉,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不僅能增強他們的體質,還能養成他們鍛煉的好習慣。那么除了不鍛煉的80多個人外,剩下參加鍛煉的190多名學生中還有36名是不自愿,也就是有13.4%以上是被迫去鍛煉的。從這調查情況看,在這不鍛煉和不自愿鍛煉的150多個學生中,體現的是一個鍛煉意識問題,一個鍛煉意識薄弱的問題。(表1)

表1 假期鍛煉情況

表2 一周運動次數情況表

表3 運動時間長短情況表
在對所有的有鍛煉和沒有鍛煉的學生調查中,就有210位同學遇到有因為場地的原因而不能運動的情況,也就是不管選擇什么運動項目鍛煉,就有51.4%學生遇到這種情況另找場所,改為其他休息娛樂項目,這種學生有105多人;而還有差不多1/2的學生選擇回家改天盡早去占用有限的場地進行鍛煉。其實這樣每天仍然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沒占到場地鍛煉而等“改天”。在運動場地的匱乏不止高山這地方存在,縱觀全社會,大城市的問題也許更嚴重。但是對于高山這樣一個人口多,密度很大的沿海鄉鎮來說,有1/2以上的學生因為場地的原因不能運動,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這和當地的鄉鎮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場地的原因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鍛煉熱情和興趣。這是一個嚴峻的客觀問題。
從學生鍛煉的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不可能堅持天天鍛煉,就每周鍛煉次數在3次以上的也只占13.3%。鍛煉的運動時間上在1h及1h以上的也只占20.6%。也保證不了1h的鍛煉時間,就是這種學習比較輕松的假期來說鍛煉時間都這么少,可想而知非假期的就更少了。
在對“你一般和什么人一起運動”的問題上,和同學、朋友的占74.65%,和家人、不一定的占25.4%。初中階段正好是孩子發育的重要階段,青春期的孩子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獨立意識日漸形成,很多事情不再愿意與家長溝通,而喜歡找同伴傾訴。在和同學、朋友一起運動時既能交流感情又能玩得盡興,所以同學、朋友是他們最好的運動同伴。另外鑒于孩子青春期的這種變化,家長更應該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主動和孩子一起鍛煉就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家長以身作則,帶頭參加體育鍛煉,因地制宜,和孩子一起鍛煉,如清晨跑步,既可克服孩子睡懶覺的毛病,又能健身;在家練俯臥撐、做廣播操、跳跳繩;雙休日和孩子一起去農民活動中心或外面玩各種球類,甚至去郊游等。既可以培養孩子的鍛煉習慣,又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和關系,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學習,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體質、增進健康。所以運動同伴的選擇能影響孩子的鍛煉熱情,能影響孩子的鍛煉效果。
(1)硬件方面:運動場地的缺乏加上暑假期間學校不開放運動場所以及學校的場地本身就不是很完善,很多的設施都沒有,而嚴重影響學生體育鍛煉。
(2)軟件方面:從社會到家長普遍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多數人認為體育鍛煉可有可無,會使小孩變得很頑皮、好玩,甚至有些家長認為是會傷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暑假期間擠占孩子的鍛煉時間屢屢皆是。
(3)學生方面:體育鍛煉意識淡薄、鍛煉時間嚴重不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沒有持之以恒的概念(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1)運動場所的修建及開放。孩子的健康關系民族興旺,社會及學校要進一步提高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切實采取措施,投入體育經費,多建設一些運動場地,并在暑假期間能對學生開放,確保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目的。
(2)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及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體育教師應該是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引導者。體育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①要積極鉆研教材教法,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讓學生真正的喜歡體育,并最終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②要對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好處,喚醒學生鍛煉的意識而真正達到鍛煉的目的。③要加強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身體操練之中,從而消除學生思想上和身體上的惰性,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家長的影響。“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學習的精力和工作的熱情。面對學業日漸繁重的孩子來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假期學業比較輕松的時候應抓緊時間鍛煉,這樣才有更好的身體迎接繁重的學習生活。此時家長不僅要從思想上教育孩子,還應在行動上影響孩子,不要剝奪孩子的一些休息和鍛煉時間,應該多鼓勵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甚至和孩子一起鍛煉“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孩子們的鍛煉時間,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學習中不斷成長。
[1] 李小偉.學校體育場地開放與關閉中抉擇[J].中國學校體育,2006(2):12-13.
[2] 王立智.暑假——學生鍛煉身體的大好時機[J].中國體育報,2005(8):12.
[3] 李小偉.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J].中國學校體育,2006(1):12-13.
[4] 夏峰.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J].中國學校體育,2005(6):1.
[5] 楊貴仁.新春寄語[J].中國學校體育,2005(1):1.
[6]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關于2004年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告[J].中國學校體育,2005(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