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東,趙天義,陳軍,劉維文
(1.廣西省欽州市植保植檢站, 廣西 欽州 535000;2.廣西省欽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西 欽州 535000)
氮素供應的充分與否和植物氮素營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狀況。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有些階段,是氮素需要多、氮營養特別重要的階段,在這些階段保證正常的氮營養,就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加產量。氮肥的的合理使用對于作物產量的提升具有決定作用。目前提高冬菜產量的最佳氮肥配比及施肥時間未見報道。
本試驗對冬菜氮肥不同的施肥時期與比例篩選小區進行研究,以期能對當地菜農施肥有指導意義。
試驗在沙埠鎮沙寮村蔬菜基地,土壤為沙壤土,耕層厚度為20cm,肥力中等偏低,均勻一致,有充足水源能滿足灌溉,排水良好,常年同類作物產量12500kg。試驗前采集土壤進行養分測定。
供試冬菜品種及肥料種類:全能菜心,生育期為36d。
供試肥料:46%尿素(美豐化工有限公司),12%過磷酸鈣(北海市強力化肥有限公司),60%氯化鉀(宜昌涌金工貿有限公司)。
根據欽南區測土辦蔬菜氮肥合理施肥時期與比例篩選小區試驗方案,設6個處理??瞻讓φ誄K,不施任何肥料;處理2冬菜產量1500kg左右,每667m2施肥:N:P:K=10:3:6,不施有機肥,只施化肥;處理3,把處理2中氮肥在基肥和前期追肥中的比例提高10%。氮肥在后期追肥中比例減少10%,其他要求與處理2相同。處理4,把處理2中氮肥在基肥和前期追肥中提高20%,在后期追肥中減少20%,其他要求與處理2相同。處理5把處理2中在基肥和前期追肥中比例減少10%,氮肥在后期追肥中增加10%,其他與處理2相同;處理6把處理2中氮肥在基肥和前期追肥中比例減少20%,在后期的追肥中增加20%,其他要求與處理5相同。處理3、處理4、處理5和處理6的磷肥、鉀肥與處理2相同。每處理設3次重復,每小區面積為20m2(5m×4m),小區間用挖溝分隔開。

表1 各處理化肥施肥量 單位:kg/667m2
1.2.1 肥料施用量
1.2.2 田間處理方法
2010年3月6日整平土地施基肥播種。3月16日追第一次肥,3月23日第二次追肥,3月28日追第三次肥,4月3日第四次追肥,各個處理除施肥不同外,其余耕作相同,每天早晚各淋水一次。
2010年4月15日收獲,各小區單獨計算產量,各處理隨機連續取20株取平均數。
農藝性狀可以看出(表2)以空白不施肥的處理CK,株高很低葉片數也少,單株重量也是很低,其次是前期施肥量減少20%氮肥的處理6,與前期追肥減少10%氮肥的處理5,最高為前期追肥氮肥增加20%的處理4和增加10%的處理3,而作為基準區的居中各處理有5%顯著性差異。

表2 冬菜農藝經濟性狀調查
冬菜生長期是營養吸收主要時期,也是其生長過程中氮素需要量最多的時期,特別是前期的生長,如果前期氮素充足了,對生長期的莖葉發育至關重要,所以前期氮肥多的各項指標好,產量會提高,品質方面也提高,各處理間存在5%顯著性差異。
從表3中可以看出,各處理在5%存在顯著性差異,以不施肥(空白區)產量是最低的,其次為處理5與處理6,然后為處理2,在前期追肥中,追肥為氮肥多的,產量也隨著提高。

表3 不同施肥時期施肥量對冬菜產量的影響 單位:kg/667m2
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遇到農作物氮營養不足或過量的情況,氮營養不足的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基部葉片逐漸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類作物的分蘗顯著減少,甚至不分蘗,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顯著早衰并早熟,產量降低。試驗結果表明,在我鎮田間種植冬菜,前提條件就是應該有足夠的氮肥元素,更要在該作物生長的前期施足氮肥。在不施氮肥的小區,產量低,該類型的土壤缺少氮素。冬菜是葉菜類的作物,以營養生長為主,而營養生長剛好需要大量的氮素,特別是生長期。如果氮素不足,冬菜生長緩慢,不能提供營養來增加其莖葉的膨大,從而導致產量低。
[1]趙鳳艷,陳翠玲,魏白民.氮肥用量對蔬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1.17:41-42.
[2]邱利.氮肥施用生產綠色食品蔬菜的關鍵,黑龍江農業,20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