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富 何力
截至2012年底,平昌縣社保參保人數達133萬人次,15.8萬人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社保基金收支規模首次突破10億元。面對基金規模擴大和業務運轉環節增多,社保經辦及行政管理中職務犯罪風險點不斷增加的現實問題,今年,縣人社局以貫徹《社會保險工作人員紀律規定》和《就業專項資金管理紀律規定》(以下簡稱“兩個紀律規定”)為主線,以廉政風險防控為抓手,以規范和制約權力運行為重點,突出教育引導、排查風險、嚴密防控、強化監查“四輪驅動”,扎實推進社會保險業務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不斷筑牢基金安全網。
強化教育引導,提升風險意識。縣人社局堅持把教育引導作為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持續強化對干部職工進行黨紀國法、廉政風險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運用正面典型示范和反面案件警示教育,引導社保工作人員充分認識業務經辦中風險存在的客觀性、風險的危害性和建立風險防范的必要性,主動開展風險排查,進一步提高風險識別能力、防腐拒變能力。堅持把貫徹執行“兩個紀律規定”作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懲防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業務工作同步安排、部署、推動和落實,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強化風險排查,加強風險識別。一方面,通過梳理法定職權清單、查找風險節點、構建權力運行流程、綜合評估確定風險等級、建立有效防控措施等辦法,對全縣社保業務風險進行綜合管理,并結合“兩個紀律規定”,分門別類梳理出就業和社保工作中的主要風險點六大類共80多個。另一方面,組織指導各經辦機構(股室)結合業務工作實際和內控制度運行情況,細化風險點防控措施,在權力運行各個環節,按照崗位、科(股)室、單位三個類別,明確標注風險點,按風險大小、發生幾率確定一二三級風險等級,編制了全域覆蓋的廉政風險防控目錄。
強化機制建設,落實防控措施。始終把機制建設貫穿于社保風險防控的全過程,著力健全五大防控機制。一是健全權力制衡機制。推行逐級授權、逐級審核,設置經辦、審核、審批程序及制衡機制,對社保登記、社保費征收、待遇給付領域權力運行堅持逐級審核,對信息系統向下延伸的業務,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設置系統分級、分崗操作權限,突出對繳費申報與核定、基金繳撥與存儲、待遇審核與支付等重點業務風險環節的控制和監督,達到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作用。二是健全干部輪崗交流機制。對在財務、稽核內審、參保繳費及待遇核算崗位擔任同一職務滿5年、擔任其他同一職務(正副股長)滿6年或在同一科室工作累計滿8年的干部職工進行輪崗交流;對在同一崗位工作滿10年的中層干部進行崗位調整交流。三是健全權力陽光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了“三重一大”公開制度,強力推行政務公開,按照事前公開、事中規范、事后監督的原則,切實加強社保業務信息披露,進一步提升公共權力透明化、流程管理精細化、監控預警適時化水平。四是健全廉政風險預警機制。設立了舉報電話,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化手段,加強對社保基金進行非現場監督,力求對業務經辦中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及時提示可能出現的風險,警示已經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糾正輕微違規違紀問題,達到“沒有問題早預防、有了問題早發現、一般問題早糾正、嚴重問題早查處”。五是健全責任倒查追究機制。堅持“自下而上、責任倒查”的原則,針對每一個風險點,制定防控措施,落實防控責任,做到“風險定到崗、制度建到崗、責任落到人”,一旦出現問題,啟動責任倒查,層層追責,構建了環環相扣、相互制約、追本溯源的權力運行責任追究機制。
強化監督檢查,從嚴問責追責。一是加大對社保業務審計監督。積極推行人社、財政、審計聯合審計檢查機制,每年聯合開展一次風險防范措施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對各單位風險防范中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對新發現的問題認真剖析、舉一反三,不斷完善風險防范內控機制,著力從源頭上遏制違紀違規行為的發生。二是堅持社保基金要情“零報告”制度。嚴格實施社保基金內部審計稽核工作,定期不定期對重點崗位、重點環節進行經常性風險自查,不斷完善自我約束的內控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存在隱情不報、急情遲報、大情小報等行為的,嚴格問責。三是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對來信來訪、群眾舉報、輿論監督及日常工作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快速反應、及時核查,對決策失當、權力濫用、行為違規等,按規定追究責任,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堅決移交司法機關從嚴處理。

大邑縣就業局深入各鄉鎮基層社區,扎實開展被征地農民失業保險及再就業工作,確保全縣征地項目順利實施。目前,為971名被征地農民集中辦理了失業保險申領手續。同時,送技能、送崗位,通過技師學院等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已培訓680人,成功推薦就業391人次,實現穩定就業78人。
本刊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