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基本理念(二)指出:“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而昔日的學生在課堂上枯坐靜聽,被動接受,有的昏昏欲睡,有的玩東西或者看本節課無關的書刊等;教師上課是“滿堂灌”、“一言堂”、“打拼磨”等,這種接受型課堂教學模式大大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主體能力,根本不適應新時代、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我們作為教師必須改革過去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弊端,因此,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那就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彰顯課堂活力。
一、教師做到“三放”,更有益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做到“三放”:
一是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關系,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師生關系如何,對教學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為學生喜歡一個老師,到喜歡這個老師所教的學科,發展到這一門學科學生學得好,所以,教師無論在課外還是在課堂,對學生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為了這樣的課堂,我時刻注意保持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滿足學生學英語的強烈欲望,忌諱在課堂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影響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力求做到了少批評,多鼓勵;在處理課堂上的問題是,要盡量淡化。例如,班上一同學總是忘了情態動詞can、may、must等的用法,盡管糾正多少次,他還是出錯。一次,讓他在黑板上說和做題,又犯了老毛病,當時我很生氣,可是并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說“誰知道這語法的用法”?同學們都笑了,這樣,我巧妙地處理了這個問題,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徹底糾正了學生存在的毛病,也避免了課堂師生之間的尷尬場面。
二是把課堂時間“放”心還給學生,教師調控。“10+35”或者“15+30”這是我們課堂時間的要求,即教師教師授課時間等于或少于10或15分鐘,精講知識點,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時間不少于35或30分鐘,學生多練。教師的課堂授課時間超過10或15分鐘,即被判為失敗課。對于一節高效課堂的做法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讓學生成為自主的、能動的學習主體,然而,我們現在把時間真正的還給了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組之間、男女之間、優差之間,全方位、立體式互動,現在的課堂成了學生愉快求知的殿堂,學生主動交流、合作,真正變為課堂的主人。現在我們的學生感慨地說:“我們再也不是背書的機器、被填的鴨子了”。
三是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放”心交給學生,教師只作點撥。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采取“一問一答”,或者由教師講完一節課,由于教師只顧傳授知識,不顧學生是否能接受,因此形成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根本沒有消化知識的機會,教學形式單一,導致學生在課堂打瞌睡或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時有發生。針對現狀,改變過去,把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和與他人探究,這樣,學生們有事做了,課堂學習氛圍增強了,從而使學生求知欲望越來越烈,這是我們敢把課堂“放”的效果;另外,在課堂上采用了評價機制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教學效果起了推動作用。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發揮小組長作用
首先,合理分組,定組長。
課堂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合理分組,定組長是合作學習的前提。根據班級人數進行劃分小組,可分成6—9小組,每組4—10人,學習小組的劃分按成績好中差搭配,嚴禁有性別、男女之分。然后,推選小組長必須具備:一是學習成績在本組起到帶頭作用,在班上位前10--15名;二是有較強的管理能力,性格稍外向型,這為實現組內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具備基本條件。
其次,發揮小組長領頭兵的作用。
組長對組員有監督和管理的過程,組長檢查組員每天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要組織組員合作探究性學習;要統計組員在課堂展示情況,向老師匯報本組學習狀況;小組長不只是學習和管理,還要監督本組組員的紀律和衛生等方面。同時,對組員進行經常性思想幫扶,達到共同進步。
最后,組長對學習活動進行管理。
我們采取六個環節:由組長根據教師發放的預習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組長記錄好組員通過自主學習所發現的共性問題;組長幫助解決好組員在自主學習中的簡單、較容易的疑難;組長分配好本組展示內容的組員,一般是本組學習較薄弱的成員;組長負責對組員講不清的疑難問題,主動協助解疑;組長主動獲取組外學習信息。
一句話,小組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讓學生個性化得到多方面的優勢發展。
三、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這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嗎?還需要教師備課嗎?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要。有人認為教師在這種課堂上一定會輕松,其實,恰恰相反,教師不但備好課,而且教師的備課要更加充分,準備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高效課堂告訴我們:“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現在的學生發展相當快,接受能力強,學生的能力有的高于教師,因為,每班幾十名學生,他們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和方式,獲取相關的知識和信息,作為教師,沒有充分的課堂準備,課堂上不但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關鍵時候可能成為學生的”俘虜”。與其說是我們的課堂開放了,還不如說現在的課堂改革對教師要求很高。曾有這樣一個例子:本人在教學Go For It!(新目標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1 Self-Chelf Section 2 While You Read時,這是一篇短文閱讀,學生不僅掌握助動詞will將來時態句子、重點句子理解,有的同學還用了短文中短語拓展新的句子,還有的學生能根據短文設想了Robot(機器人)將為自己做更多的事等。試想,如果教師課前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能夠正確評價學生,并引領學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輕松前行嗎?如果老師經常說太多的“我課后查資料再告訴你”,長期這樣是否有些尷尬?可見,課堂放開后,學生獲取的知識多了,這對教師迅速增加知識儲備產生了一種巨大的壓力和無形的動力。這樣的課堂,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
總之,“讓學生主宰自己的課堂”不能空喊口號,教師們要從“師道尊嚴”的講壇上走下來,把主人的位置讓給學生,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個性,將學生導入思考的世界,讓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同仁們,讓我們解放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