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晶
(遼寧省葫蘆島市園林管理處,遼寧 葫蘆島 125000)
地被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不可或缺的景觀組成部分,通常與喬木、灌木和草坪組成自然植物群落。通過合理的配置,可以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層次結構。在景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地被植物的應用價值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和接受。在葫蘆島諸多的園林景觀工程中,地被植物的應用十分廣泛,也是園林綠化工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地被植物因其自身的特性,在園林中的應用亦日趨廣泛。
凡能覆蓋地面的植物均稱地被植物,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叢木、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均可能用作園林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對改善環境,防止塵土飛揚、保持水土、抑制雜草生長、增加空氣濕度、減少地面輻射熱、美化環境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葫蘆島市屬于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特點。從葫蘆島市區1981年到2010年近30年的資料得知,葫蘆島市區年平均氣溫9.8℃,年平均最高氣溫為17.1℃,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5℃;年平均降水量577mm,而蒸發量1729.6mm。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受大氣環流影響,四季降水量分布差異很大,冬季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葫蘆島地區是遼寧省大風區之一,一年四季均有大風出現,但以春季大風日數最多,近30年春季(3~5月)大風平均日數高達12.2d。
葫蘆島市地處松嶺山脈和燕山山脈地帶之間,瀕臨渤海灣。宜人的氣候為生長在這里的園林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地被植物資源也非常豐富。近幾年葫蘆島市的優良地被植物在園林中廣為推廣應用,選擇地被植物要求病蟲害少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在公園、小區、廣場、主要街路等地對地被植物進行了栽植,不但提高了城市綠化建設水平,還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隨著綠地面積的不斷擴大,地被植物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近年來,葫蘆島市政府對園林綠化越來越重視。2011年,葫蘆島市開始打造鮮花景觀大道,對海辰路、龍灣大街、海濱南路進行了鮮花擺放,在2011年打造鮮花大道的基礎上,2012年注重打造精品景觀,在主要的五條街路、多個廣場和節點實施了鮮花景觀工程。在高速公路葫蘆島出口(海辰路)因地制宜設計了“花之海、花帶、花境、雙園”等幾個景區,突出海濱城市道路景觀主題。近兩年國慶期間,在龍灣公園舉辦了兩屆菊花藝術展,展覽中應用了園林自育的各色品種菊花、黃色小菊、雞冠花、觀賞向日葵、地被菊、上百盆的盆景和近萬盆的菊花將節日里的葫蘆島裝飾一新,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
根據綠地的性質和功能的不同,對地被植物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入口區綠地應以低矮整齊的小灌木和時令花卉進行配置為佳;山林綠地則應選擇耐陰、枝繁花茂的地被植物,以達到覆蓋綠化的作用。另外,不同的地被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的狀況也不同,例如: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應選擇耐干旱、根系淺、管理粗放、耐風沙的地被植物;而雜草叢生的地方,可選擇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吸附能力強的地被植物建立優勢種群。在植物配置時應根據其適應性進行配置,在地點和環境都協調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圖1、圖2)。
處于襯托景物的需要,地被植物的配置要符合總體布局的要求,如在大門、廣場、重點場館等處應采用規則式的布置方式,可用地被植物加強立體景觀效果,小面積的可以多樣化、特色化,但是大面積,應該盡量選用大眾化和較為經濟的植物材料,兼顧景觀和經濟雙重效益。例如在龍灣公園、五里河廣場、海濱南路、體育廣場等各類園林綠地中選擇地被植物,選擇大面積種植比較適合。地被菊是菊花和野生菊的雜交品種,比普通的菊花可逆性更強,耐粗放管理,組成大色塊,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發揮宏觀群體之美。
葫蘆島市的季節變化分明,但是主要園林景觀色調偏暗,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氣。可以利用地被植物觀賞期長的特點,增加彩色品種,提升整體景觀的亮度和明度,延長觀賞期。同時,注意與高大喬木、亞喬、大灌木色彩的搭配和協調。

圖1 奧園小區綠化

圖2 龍灣大街道路綠化
依據《葫蘆島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按照城市綠化的總體構想,根據城市綠地的不同立地環境和功能,一些地被植物在葫蘆島得到了有效而廣泛的應用,如金葉女貞、紫葉小檗、金葉榆、美人蕉、金山繡線菊、金焰繡線菊、鳶尾、金娃娃萱草、玉簪等。通過對這些地被植物的應用,不僅豐富了城市園林景觀,還給人們提供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城市的主干道路和主要景點點綴街景的綠帶,既能襯托建筑物的雄偉壯觀,又減少了城市灰塵的飛揚,同時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地被植物對葫蘆島地區因揚沙浮塵天氣所帶來的惡劣環境有所改善,同時具有保持水土、護坡固堤作用。綜上所述,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可觀的。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2]李春暉.淺談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0):225.
[3]張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及研究現狀[J].綠色科技,2003(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