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編制審核是綜合財政監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012年,財政部駐甘肅專員辦充分發揮預算審核監管作用,突出五種方法,促進基層預算單位提高預算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第一,以全面審核推進綜合預算管理。按照綜合預算管理的要求,審核部門各項收支及以前年度的各項結余是否在預算編制中全面體現,關注應納入預算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房產出租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等是否全部納入收入預算,重點關注“一行三會”派出機構每年的地方政府金融獎勵是否列入其他收入,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所屬事業單位的經營收入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海關系統的緝私罰沒收入是否執行收支兩條線政策。

第二,以基礎審核提高預算編制的真實性。一方面,對單位基礎資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將從人事部門取得的單位編制人數和實有人數、單位發放工資原始資料與單位報送的編制數和實有人數資料進行對比,重點關注有無虛報人數增加人員經費的問題;核對編制部門批復的各單位的性質,判斷是否存在為所屬非預算單位申報財政撥款,套取基本支出財政撥款等問題。另一方面,對申報經費的原始資料進行審核。
第三,以關聯審核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一是人員增減、資產變動情況與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變動幅度關聯審核,關注是否存在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增長幅度遠遠大于人員和資產規模變動的問題,對照原有支出水平,查找分析存在較大差異的科目和原因;二是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增長幅度關聯審核。有些項目支出管理相對寬松的部門,雖然基本支出增長幅度較小,但行政事業類項目支出大幅增長,通過項目支出多申報資金,用于彌補基本支出。
第四,以對比審核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將上年度預算執行和本年度的預算申報情況、上年度預算批復和本年度預算申報情況進行縱向對比,將單位匯總預算申報和各部門、所屬單位預算申報情況、同類型共性的專項支出在部門之間進行橫向對比,著重分析以下三點:一是預算申報總體規模;二是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預測是否準確,對預算與決算存在較大差異的,關注是否存在故意壓低收入的問題;三是年度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是否消化使用。
第五,以重點審核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益性。并對項目支出進行重點審核,根據發揮財政資金整體效益的原則,保證重點項目的實施。一是進行可行性審核,關注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論證是否充分,有無倉促立項,將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項目申報,或將不急需、不重要的項目立項的情況;二是進行精細化審核,關注項目預算是否落實到具體執行單位和具體項目,項目內容是否具體明確,是否有明細的預算安排,有無提高單價、虛報數量、多報工程預算,增大項目支出問題。
(財政部駐甘肅專員辦)
為強化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深化資源整合,江蘇省泗陽縣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著眼全局,密切溝通與協作,聯手出臺了《關于加強“職能協作,資源共享”的實施意見》。該文件就雙方在工作計劃、人力資源、項目實施等方面的協作作出具體安排。雙方的協作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工作計劃協作。雙方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揭示問題、促進管理”的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計劃的內容達到不重復、相互補充并利于實施。
第二,人力資源合作。對確定由雙方共同實施的重大項目,采取整合雙方人力資源共同開展工作,創新財審聯動模式,強化了監督力量。
第三,項目實施協作。對雙方共同開展的項目,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檢查(審計)方案、統一組織實施、統一報告內容、統一定性處理。
通過財政、審計部門的職能協作,有效整合,實現了資料、人員、信息、技術、培訓、處理處罰等方面共享的目標,進一步加大了財政預算的執行監督力度,避免重復勞動,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監督效果。
(秦衛東)
山東省莒縣自2011年5月被山東省財政廳確定為全省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核實三個試點縣之一后,緊緊把握“謹慎處理、公開公正、客觀合理、確保穩定”的原則,扎實開展了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核實試點工作,鎖定了債務數額,并探索逐步化解機制,堵塞債務漏洞,防范鄉村債務風險。
首先,明確檢查的范圍界限,確保清理核實政策標準的統一。為扎實做好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清理核實工作,莒縣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印發了 《關于清理核實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工作實施方案》,以明確范圍界限,統一政策標準。

其次,嚴格程序步驟,確保清理核實客觀公正。堅持試點先行、梯次推進,選取三處鄉鎮進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借鑒農村義務教育債務清理核實工作的成功經驗,確立了清理申報、審核認定、公開公示、建立臺賬四個步驟,確保清理核實結果的真實有效。
第三,完善核定方法,確保審核認定合理規范。在監督工作中,莒縣采用“五種認定方法”,將模糊問題明確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有效解決了債務認定難題,切實摸清、核準了債務底數。一是直接認定。對賬面反映明確、資料齊全,債務來源和用途直接對應的債務,采用“直接認定法”,通過查看債務來源、債務用途,理清有關資料和依據后,直接予以認定。二是倒擠認定。對債權人比較明確,能夠提供欠債依據,賬面沒有余額但有付款記錄的工程和購置類債務,采用“倒擠認定法”,以工程決算數或合同數額減去歷次付款數額,計算確定債務余額。三是群證認定。對因村級班子交替、新老賬務銜接中斷的債務,采用“群證認定法”,對于小額債務,除對債務人、債權人進行求證外,還需由原任村委會負責人和現任村委會負責人簽字、村民理財小組和鄉鎮經管站蓋章共同審核確認;對大額債務,除需提供以上依據外,還應提供會議記錄、協議、施工合同、工程決算、審計報告等,以多種渠道共同證明債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第四,完善監管機制,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在清理鎖定其他公益性鄉村債務的同時,莒縣不斷探索鄉村債務管理辦法,建立制止發生新債的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實行舉債權上劃審批制度。鄉鎮政府需舉借新債時,應通過黨委政府研究同意,報縣政府備案,并在規定時間內予以化解;村級需舉借新債時,按照一事一議的有關規定,先由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經上報鄉鎮政府批準后實施。二是建立債務考核獎懲機制。將制止發生新的鄉村債務納入縣綜合考核,并作為鄉鎮年度實績的一項重要指標,縣審計部門負責對鄉鎮領導干部在任期內的債務情況進行審計,鄉鎮經管站負責對村級干部任期內的債務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作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
(王麗萍)
近期,江蘇省金湖縣財政局以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作為行動指南,充分發揮財政監督職能,進一步增強了財政干部清正廉潔作風,扎實推進了財政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
財政工作因其特殊性,在日常工作運轉中開展的反腐倡廉工作更顯突出和重要,為此,金湖縣財政局在日常工作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重點做好四個“抓”:一是抓“龍頭”。把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作為領導班子的重大責任來抓,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帶頭作用,以自身行動促進財政系統反腐倡廉建設工作的開展;二是抓“源頭”。把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作為根本性、基礎性工程來抓,著重從探索財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預算管理模式、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從履行財政資金保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注重廉政風險防控、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等角度出發,積極做好財政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三是抓“苗頭”。把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作為群眾性、經常性工作來抓,依靠群眾支持、強化群眾監督、接受群眾評價,并采取多種形式,不斷拓展群眾參與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以財政工作透明化、財政信息公開化等方式,將財政權力運行和財政資金分配等置于嚴格的監督之下;四是抓“拳頭”。把財政反腐倡廉建設作為紀律性要求來抓,著力解決黨員干部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堅決維護政令暢通,以確保各項紀律規定落到實處。

(萬福源 閔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