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莉萍/青島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局局長

一是進一步理順監督責任體系。針對青島市財政部門專職監督機構與業務管理機構存在的職責不明確、溝通協調不夠、監督效率較低等問題,青島市財政局監督檢查局(以下簡稱“監督檢查局”)牢固樹立全局工作“一盤棋”理念,突出監督檢查局的牽頭作用,進一步明確了業務管理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的監督職責,加強溝通協調,以嚴格落實全局監督檢查計劃為抓手,落實兼職監督員制度、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等措施,構建起齊抓共管的“大監督”格局。
二是探索建立“上下聯動”監督工作機制。針對青島市監督工作重點不夠統一、計劃不夠同步、監督力量不夠整合等問題,監督檢查局探索建立了 “上下聯動”工作機制。通過市與區(市)財政部門開展同步監督,重點從財政內部監督、專項資金監督、會計信息質量監督等方面開展工作,統一檢查計劃、統一檢查部署、統一檢查實施,實現了成果共享,凝聚了監督合力,進一步增強了全市財政監督工作實效。2011年以來,青島市共組織兩級財政聯動檢查人員416人次,對“十綠”、農業扶貧開發等10項專項資金實施了專項監督檢查,對520家行政事業企業單位實施了會計監督,對五市三區財政局和119個鄉鎮財政所、經管中心資金監管情況實施了全面檢查。
三是建立財政預算“三位一體”監督機制。針對青島市財政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財政監督之間存在的不夠協調、缺乏制衡等問題,結合“金財工程”應用支撐大平臺建設等工作,將項目預算評審、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及專項支出預算執行動態監控等各項財政管理系統端口,統一向監督檢查局全面開放,預算編制、執行和財政監督各節點間的信息及時共享,財政監督及時跟進,初步建立起財政預算編制、評審執行和動態監督“三位一體”工作機制。
四是完善監督工作剛性考核機制。針對財政監督工作考核缺乏約束力,部分監督工作善始不善終等問題,青島市加強監督工作考核。將局有關處室監督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績效目標考核范疇,督促各有關處室積極履行監督檢查職責,及時完成年度檢查工作任務。對各區(市)財政部門內部管理、監督檢查業務、統計工作、信息調研情況進行綜合考評,有效地調動了區(市)財政部門切實有效開展監督工作的積極性。不斷加強對兼職監督員的管理,對兼職監督員進行年度綜合考評表彰,確保兼職監督員認真履行職責,提高監督工作質量。
一是完善財政監督制度規范。為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監督檢查局進一步完善了《財政檢查工作規程》等9項規章制度,從完善檢查程序、明確監督職責、改進內部監督、推行信息共享、強化監督考核等方面,對財政監督執法行為進行嚴格約束及規范。建立并實施了監督檢查約談提醒制度、內部同步監督制度、兼職監督員制度、集體復核制度、整改跟蹤制度等,切實保障了財政監督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建立財政監督檢查報告制度。針對財政監督成果利用時效性不夠強等問題,監督檢查局建立并實施了財政監督檢查報告制度。將監督檢查總結報告文書格式統一規范為年度檢查總結報告、行業主管部門或專項檢查總結報告、被檢查單位的具體檢查報告三個類別,對報告的范圍、內容、用途和流程進行了統一明確,將問題及建議向局領導及有關業務處室進行動態報告反映,為促進各項財政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撐。2012年共編寫《財政監督報告》30期,涉及違紀違規資金2.17億元。
三是嚴格實施監督檢查集體復核制度。檢查復核質量不僅影響處理處罰準確性,還事關依法行政工作。為此,監督檢查局全面加強監督檢查復核工作管理,將分散復核改為集體統一復核,由監督檢查局領導、各處負責人、業務骨干等統一組成復核組,統一討論、統一定性、統一處理意見,把集中定性與復核工作有機結合,對統一定性的案例建立模板編纂成冊,以備今后檢查工作參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兩年來共組織集中復核會議13次,對182家行政、事業和企業單位檢查情況進行了復核,涉及各類違紀違規資金 1.12億元。
一是強化內部監督,促進財政自身規范管理。監督檢查局對預算執行實行動態監督,通過前移監督關口、實施預算評審同步監督、事中監督、開展績效監督等方式,強化對市區鎮財政部門內部監督工作情況檢查,為深化財政管理發揮了積極作用。首先,加強內部處室履行職責情況監督,2012年對局內18個處室(局)的審計整改、預算編制執行、內控制度的建立及職責履行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其次,實施內部審計,2012年對局屬6個單位預算、資產、財務等情況進行了審計,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有效防范了內部財務風險。另外,監督檢查局加強對區鎮基層財政部門內部監督工作的檢查,防范財政管理風險,2012年組織專門力量對全市119個鎮、街財政所內部監督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對鎮、街經管中心實施延伸檢查,提出了加強財政監管、完善長效機制的意見和建議,擬寫專題報告上報市政府,得到市政府的肯定。
二是改進監督方式,開展行政、事業單位綜合監督。針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檢查不同事項存在重復檢查、監督低效等問題,監督檢查局注意整合檢查項目和人員,改進檢查方式方法,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預算編制、執行、資產管理、會計信息質量相結合的綜合監督,避免了重復檢查,減輕了被查單位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2012年檢查行政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76家,發現違規違紀金額6231萬元,已全部下達處理決定并督促整改落實,檢查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是注重績效評價,探索推行績效監督。監督檢查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局各業務處室及相關單位組織的績效評價工作過程實施同步績效監督,重點關注了績效評價的工作程序、工作質量、評價結論、報告質量、中介和專家的資質等情況。2012年跟蹤并抽查了43個項目,出具了3份績效監督報告和1份匯總報告,提出了7條工作建議。同時還對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績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不僅檢查財政資金的合規性,也監督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績效情況,重點從項目立項、資金分配、項目實施管理、事權部門監管職責履行情況以及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等方面實施全面監督。
四是將會計監督寓于財政資金管理,增強會計監督工作實效。監督檢查局緊緊圍繞財政管理重點,將會計信息質量監督與財政重點專項資金績效監督有機結合,在組織對單位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時,將單位執行國家財稅政策情況、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績效等情況納入重點,除發現和糾正單位內部財務會計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外,還注意發現財政資金管理政策、規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并提出完善財政改革、加強財政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意見和建議,促進財政管理走向科學化、精細化。2012年青島市對309家單位會計信息情況進行了檢查,發現違規資金3.74億元,其中財政資金有1006萬元。由此可見,這一措施發揮了財政監督的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