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靜
【摘 要】產品質量的檢驗方法是否正確是產品質量好壞的根本依據。所以該文章仔細的說明了產品質量的檢查方法,從而使產品的質量更有保障。
【關鍵詞】產品質量;檢查方式;樣本
我國現代社會科技和經濟都在飛速發展,產品質量的檢驗工作也在日益不斷的進步。產品質量的檢驗隨著國內外經濟技術的交流進步也慢慢變成了社會發展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特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檢驗標準,對所需要的產品進行檢驗,然后再和規定的進行比對的一系列活動就是產品質量檢驗。樣本的取用和產品的檢驗方法都會影響到產品質量的檢驗結果。產品檢驗中抽取樣本的方法是否科學準確將影響著產品質量是否合格,所以有著科學的產品質量檢測方法可以保障產品質量的提高。
一、產品質量檢驗的基本概念
產品質量包括設計質量和實用性質量等,質量則在經濟學內屬于比較廣義的范圍。很早的時候為了突顯出產品本身的存在價值便形成了產品質量,隨著社會慢慢的發展產品質量也在不斷的規范化,以至于到工業加工的基本步驟。在生產產品中,產品質量便是產品經過一系列測試最終達到的標準如何。產品質量更是產品價值表現的根據,它可體現在使用性能等一些方面。
產品質量的檢測即通過一系列標準的檢驗和實驗的方法,對某個特定的產品各方面的屬性測試,然后可以獲得一系列的產品質量數據,最后再以報告的形式得出結論,使人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該產品的質量。產品質量的檢驗需要有很大的科學依據,因為它是否合格將影響社會大眾的生活質量與時代的進步。
二、產品質量檢驗的基本方法
(一)應用科學的抽樣方法
產品質量檢驗的最基本步驟便是抽取樣本,它是產品質量檢驗的基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抽樣的時候,如果取得樣本不能包含所有產品的成分,如此便沒有一定的廣泛性,這樣子偶然性太大,檢驗的成分便存在誤差。因此,我們需要依據標準科學的國家規范來對產品合理的取樣。
第一,取樣的工作人員必須有很強的技術。取樣的工作人員要有極高的素質和熟悉的工作流程,比如抽樣標準和抽樣方法等,這樣檢驗的結果便會比較符合標準。第二,責任感對于抽樣工作人員也很重要,需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一絲不茍。第三,需要將得到的數據仔細的寫在報告上。取樣報告是監督產品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檢驗部門所能出示的產品質量的具體數據。取樣報告要求字面干凈,內容可靠,而且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進行填寫。第四,抽取的樣本個數要求不能比標準規定的少,不然不能完成產品的檢測的要求,即檢驗結果不可以達到國家的標準檢測,也不能代表整個產品的質量問題。
(二)提高其他產品的檢測方法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產品質量檢測也在逐步更新,目前,產品質量檢測根據設備跟原理大致可分為感官、物理、化學、產品試驗和微生物這幾種檢測方法。
①感官檢測法屬于比較基礎的一種方式。它一般依靠檢測人員的視覺、聽覺和味覺來分析產品的質量。一些常見的食品、補品或日常用品常用這種方法來判斷。標準的檢測人員通過產品的一些外觀特征,如口感、色澤、味道、大小、形狀等等來判別。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也不用什么特殊的設備,可以增強產品檢測的速度,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缺少科學依據,存在人為的主導因素,可能導致嚴重的結果。
②物理檢測法屬于比較重要的一種檢測方式。它通過產品的一些物理性質來進行分析的。它比感官要標準一些。物理法主要又分為三個檢測方面:首先,產品的物理量檢測。物理量指的是某個產品的重量、密度、功率及導電率等等。其次,產品的幾何量檢測。它包括產品的長、寬、高等基本物理形狀。最后,產品的機械性能檢測。對于產品質量來說,它屬于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產品的機械性能檢測有抗拉、抗壓及抗沖擊等的測試。物理方法通過這三方面分別檢測,從而更加精確的得到產品質量好壞的程度。這種檢測方法比感官檢測方法更為準確科學一些,人為主導的因素更少一些。
③化學檢測法即化學分析法,同樣是產品質量測定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由于很多產品的一些特征只可以由化學反應表現出來,所以它可以檢測產品的許多隱藏特性,從而確定產品的質量?;瘜W檢測法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進一步檢驗產品的內在的質量問題。同樣的它也分為幾個方面,但大體上有兩個方面: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其中定量又有重量和容量分析等?;瘜W分析法除了以上兩大點外,還有儀器分析法。由一些特定的儀器便可檢查到產品的物理及化學性能,然后確定產品質量如何。它相對于前兩種方法來說,更能深入到產品的內部,可以檢查出一些隱藏的問題,從而確定產品質量如何。
④微生物檢測法,它針對的是部分產品。微生物檢測法是日常食用品的細菌污染程度,即衛生檢驗。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為了防止人們感染有害的細菌病原體,及細菌的污染,一些藥品、食品等和大家平時生活分不開的日用品也相繼被我國規定了衛生標準。衛生檢驗的方法有細菌總數、霉菌總數、大腸桿菌、食用中毒菌等等的檢測。微生物檢測可以使大眾的生活水平有著顯著的好轉,所以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微生物檢測。
⑤產品試驗法與前幾種方法比同樣重要。它是最后為了滿足產品的應用性,從而規范了某種產品需要滿足的某些技術要求。它的每項技術要求都有相對的試驗方法。常用的試驗方法由環境、常規、抽樣和特殊試驗等組成。環境試驗根據產品的使用條件由人工模擬出一些特定的條件,從而確定產品能否符合規范要求。產品的工作環境與可靠性是否達標則需要一系列的環境試驗來確定。常規試驗即出廠試驗,在產品上市之前,對它的原材料和性能質量進行一系列試驗檢驗,進而確定整個或整批產品的質量。抽樣試驗,我們應該依據國家規定的標準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樣本抽取,否則抽取的樣本不能包括所有的整批產品。在實際生產生活中,不可能對整批產品都進行產品質量的檢測,這時候就需要抽取樣本,抽取樣本的個數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特殊試驗,為了滿足市場和產品的全部的供需關系,有些需要產品制造商和消費者之間有協議規定,特殊試驗便是根據此來進行的。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產品質量既與人們生活質量的高低有關,又與市場企業的競爭力有聯系。產品質量的檢測要求的技術含量非常高,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與產品質量的檢測有重要的關系。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強化產品質量的檢測方法,增加產品質量檢測的水平,從而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對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進民.如何加強產品質量檢驗儀器檔案管理工作.《黑龍江檔案》.2012年2期
[2]展惠敏.淺談如何做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1年12期
[3]沈榮靜,高興凱.能力驗證在產品質量檢驗機構中的應用.《科技創新導報》.201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