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慶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簡單說來就是一切旨在為低碳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服務的投融資活動。低碳經濟投融資,既寓于傳統金融之中,又彰顯于傳統金融之外。在金融創新的基礎上,將傳統金融“低碳”化,是這一融資模式的特色。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的研究。對國內外學者的觀點進行綜述對完善我國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目前學者對低碳經濟投融資問題的研究集中體現在投融資主體意識與低碳經濟發展理念的不適應,投融資工具單一與低碳經濟資金需求的不適應,傳統投融資市場與低碳經濟發展平臺的不適應,現有投融資政策與低碳經濟發展所需保障的不適應等方面,認為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建設需要發展和健全銀行和資本市場雙主導投融資體系,完善投融資工具和產品種類,加強財政政策支持等方面。
Dr. Germán Aroca(2003)從智利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優勢,以及CDM項目可以給智利帶來利潤的角度,分析目前智利在利用CDM項目進行融資過程中的不足。Helen Luckge, Sonja Peterson(2008)通過對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介紹了歐盟國家在履行《京都議定書》減排承諾過程中,歐盟政府與企業在利用CDM靈活履約機制中所面臨的選擇。Cathrine Hagem(2009)分析比較了發展中國家通過CDM機制獲得技術創新與不通過該機制,而是通過自行研發獲得技術創新的優勢與劣勢,認為通過CDM機制獲得的先進技術更有利于發展中國家低碳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通過對國內學者近幾年的研究進行總結,如閻慶民(2010)、吳英姿(2010) 、翁清云,劉麗巍(2010)、喻翔宇(2010)、張偉偉,汪陳(2012)、聶佩進,王萌(2012)等,總體來看,中國學者對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的研究呈現如下特點:①對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泛化、表面性研究多,系統、實質性的研究很少;②對低碳經濟單一投融資工具、CDM機制研究多,綜合投融資體系研究很少;③靜態低碳經濟投融資工具研究多,動態投融資體系研究很少,沒有融入時間維度和發展周期等動態因素;④對低碳經濟投融資發展的積極方面研究多,風險預警、防范方面研究少。本文結合低碳經濟不同發展階段的投融資資金需求,投融資主體特點,不同風險、資本投入回報率的投融資工具,綜合、動態地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突出投融資體系的整體性、實踐性,以期為專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后續深入研究提供借鑒。
加快低碳經濟規劃立法進程,強化法律力度促進產業轉型,促進金融立法進程激發市場活力,完善科技立法構建低碳科研機制,加強消費立法引導低碳消費模式
強制減排制度是形成碳交易市場的基礎。在自愿減排和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不可能形成碳交易市場,只有在國家碳排放總量的控制才能有成本和價格,才能通過最低的成本減少CO2的排放,形成市場交易。
可以通過財政投入保障低碳企業發展,通過財政補貼促進低碳企業進步,通過轉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區發展低碳,通過政府采購引導低碳產品消費,通過稅收政策鼓勵企業低碳發展。
[1]Dr. Germán Aroca. CDM Projects in Chile[J]. LAMNETNEWS, 2003,04.
[2]Niels Anger. Christoph Bohringer, Ulf Moslener.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e Role of Investment Barriers and Regulations. http://ideas.repec.org. 2008.
[3]Cathrine Hage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http://www.webmeets. com/ERE/WC3/Prog/getpdf.asp?pid=543&pdf=/files/papers/ERE/WC3/543/EAERE.Hagem.2.pdf, 2009.
[4]張偉偉,汪陳.低碳經濟發展的投融資體系建設研究[J].經濟縱橫,2012,06
[5]喻翔宇.我國低碳經濟投融資的困惑與思路[J].求索,2010,07
[6]吳英姿.低碳金融體系的構建研究[J].重慶與世界,2010,12
[7]翁清云,劉麗巍.我國商業銀行碳金融實踐的現狀評價與發展對策[J].金融論壇征文增刊,2010
[8]聶佩進,王萌.我國構建低碳經濟投融資體系的框架設計[J].科技創業月刊,2012,09
[9]閻慶民.構建以“碳金融”為標志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J].中國金融,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