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早

出差時跟當地的朋友拼團,可以盡享當地美食;招待客人的時候,點出合乎對方心意的美食,更能彰顯主人的心意;聚會過后打包的剩飯剩菜,只要一雙巧手就能變成新的美味。昨天,三名美食達人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分享了他們作為一名“光盤族”的節儉心得,在他們看來,當拒絕“剩宴”的“光盤族”是一種時尚,如果能多用點心思,依然可以繼續當一名快樂的“吃貨”。
“我這個人喜歡熱鬧,經常會參加同學或者單位的聚會,吃到最后難免會有一些剩菜,打包回家自己加工一下,就又可以成為可口的飯菜。”市民張女士介紹說,她主管著一家四口人的盤中餐,凡是打包回來的飯菜,她都可以變著法地讓它們變成家人喜歡的 “美味佳肴”。“剩下的冷饅頭,放到雞蛋清里面滾一下,放到鍋里面炸炸,就會變得香脆可口。”張女士說,讓不少掌廚主婦頭疼的家庭剩飯,在她眼中則變得很好處理,蛋炒飯、蘿卜炒飯比白米飯還可口;剩下的飯,加上一點蝦仁、蔥花,下油鍋煎一下子就很好吃,不想吃煎炸食物的話,加上炒花生,捏成團下鍋煮熟就是地瓜粉團了;燉湯剩下的瘦肉渣很多人不喜歡吃,放到稀飯里面,加上皮蛋,就成了皮蛋瘦肉粥了。只要多用點心思,多費點事,打包回來的剩菜也能變成很好的美味。
“到酒店吃飯節約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一次性點太多的菜,而是要做聰明的請客人,點對的菜、不點貴的菜。”市民李女士在一家企業從事客戶接待工作,安排客戶的食宿是她工作的重要內容,她稱按照我們國家的傳統,請客的人為了展示豪爽和好客,都會點一大桌子的菜,甚至為了排場點一些看菜,還有一些地方是吃標準,每個人80元或者100元的標準,桌子上盤子摞著盤子,這種做法看起來很好客,但實際上是偷懶,很多客人并不能吃到合乎心意的菜。總結自己多年的招待經驗,她的達人絕招就是看人下菜碟,最好是分餐制,吃中餐也要講究按照人頭點菜,有幾個人就先點幾個菜,其次要提前研究客戶的口味,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如果男的多一點就多點一些魚肉,而如果女的多一點,就多點一些素菜。最后要注意營養搭配,不提倡暴飲暴食。“重視客人不一定非要點上一大桌子菜才顯示出自己的誠意來,大家吃飽并且吃好,才是最好的選擇。”李女士介紹說,而如果是想盡量多地嘗試不同菜品的口味,可以選擇每份菜只點半份,這樣既可以享受到各種菜品的不同口味,也可以做到不浪費,一舉兩得的事情大家肯定都愿意做。
“最浪費美食的時候就是出差的時候,我們想要盡享當地的美食,但上了菜卻發現根本吃不了這么多。”市民張先生稱,去年7月份他到杭州出差,想好好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菜,要了西湖醋魚、叫花雞、宋嫂魚羹、東坡肉七八種特色菜,等所有的菜品都上齊了,他才發現自己點的菜太多,根本吃不了,結果每樣只吃了一小點,肚子就撐得厲害。“回來后經常出差的同事告訴我一個辦法,完全可以在網上找個人拼團吃飯。”張先生說,去年10月份,他到無錫出差也想嘗嘗當地的特色菜,就提前在網上團購了一桌當地的特色菜品,還在相關的論壇上留言,希望有人可以一塊跟他拼團,并留下了QQ號。過了兩天,果真有一名河北網友在QQ上加了他好友。“當時感覺挺驚奇,沒想到真的有人會聯系我。”張先生說,兩個人就在網上聊了起來,慢慢地熟悉了對方,發現兩個人還算是有共同愛好的人。“到了無錫,我先給對方打了電話,約定在事先預訂好的酒店,品嘗當地的特色菜品。”張先生說,雖然網上聊得很投機,見面后一邊吃著當地的特色菜,一邊再聊聊工作上的事情,很快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現在我們還經常聯系,偶爾還會交流一些業務上的事情。”張先生說,拼團享美食,不但能夠避免浪費,通過這種方式還能認識更多的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