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全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50)
近年來,有的醫務人員猝死于工作崗位[1],且醫務人員的平均壽命并不高于人們對他們的預期[2],這些情況表明,醫務工作者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本文對蘭州市醫務人員的健康與體育鍛煉現狀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蘭州市五區三縣的一部分在職醫務人員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858份,其中有效問卷831份,有效回收率為83.10%。
1.2.1 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按照社會學和統計學分析的基本要求,初步設計“甘肅省蘭州市醫務人員健康與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問卷”,通過咨詢專家,對調查項目做了增刪和修改,同時對內容效度和信度進行了檢驗,在其符合社會調查要求后正式施測。
1.2.2 數據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2.1.1 患病情況 因為疾病的發生機理復雜,種類繁多,本次調查問卷的設計參照了“2001年中國群眾體育調查”課題組對我國城鄉居民參加體育活動情況調查的疾病分類方法,設計6大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運動器官疾病(如關節炎,腰肌勞損,頸椎病等)、其他疾病進行調查[3],結果見表1。

表1 蘭州市醫務人員慢性疾病種類與年齡分組情況(多選)(%)
由表1可知,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統疾病(占44.55%)、消化系統疾病(占41.56%)和運動器官疾病(占23.28%)。而且呼吸系統疾病中咽炎、鼻炎的發生率比較高,這可能由醫務人員長期“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以及醫院環境各種藥品味道的刺激等因素引起;而飲食無規律(如長時間手術無法按時吃飯)、膳食營養不均衡等容易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在運動器官疾病中,因為醫務人員長期坐診、長時間手術以及長期伏案研究、翻閱資料、做實驗等,使頸部及腰部肌肉處于持續緊張狀態,使肌肉疲勞,易導致關節炎、腰肌勞損、頸椎疾病、脊柱骨關節疾病發生。
對同一年齡段的醫務人員來說,41歲以下各年齡段所患慢性疾病排序前3位的依然是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運動器官疾病。從不同年齡段看,31~40歲的醫務人員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比較高,占19.38%;41~50歲的醫務人員患運動器官疾病的比例較高,占18.58%;51~60歲的醫務人員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比例最高,在同年齡段統計人群中占30.35%。因此,蘭州市醫務人員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的趨勢。
2.1.2 亞健康情況 健康是一種身體、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只是身體沒有疾病。據統計,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者只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于不健康狀態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成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么它就像一個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于健康與患病間的過渡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國內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4]。
另外,從本次對無慢性疾病醫務人員的調查結果可知,他們對亞健康癥狀的自評情況不容樂觀,具體見表2。“經常有”占36.68%,“偶爾有”占40.89%,合計達77.57%;“從來沒有”占22.43%。由此可知,蘭州市醫務人員亞健康的發生率為77.57%,健康的比率為22.43%。

表2 蘭州市無慢性疾病醫務人員亞健康癥狀自評狀況(%)
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指出:“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我國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曾說:“人欲勞于形,百病不能成。”盧元鎮先生也認為,健身運動是治療亞健康狀態的一種最積極、最有效、最廉價的手段[5]。
蘭州市醫務人員“每周參加幾次體育鍛煉”的調查結果(見表3)顯示,男性醫務人員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含3次)的占35.98%,女性醫務人員占29.35%,30歲及以下醫務人員占 44.78%,31~40歲的醫務人員占 34.40%,41~50歲的醫務人員占33.97%,51~60歲的醫務人員占60.89%;總體每周參加體育活動3次以上(含3次)的占34.26%。另外,在本次調查中有77.46%的醫務人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22.54%的醫務人員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醫務人員中慢性疾病的發生率為38.58%,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醫務人員慢性疾病的發生率(22.58%)高出16個百分點。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疾病、擁有健康身心最有效的手段。

表3 蘭州市醫務人員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
體育消費分為狹義的體育消費和廣義的體育消費。狹義的體育消費是指那些直接從事體育活動的個人消費行為,廣義的體育消費包括一切和參與體育活動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個人及其家庭的消費行為[6]。本調查中的體育消費是廣義的,即指和體育活動有關的一切個人消費活動和行為。
和其他調查研究不同的是,本次對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消費的調查并沒有調查其消費金額數,而是采用“需求—動機—消費行為”[3]這條線索對蘭州市醫務人員的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消費目的(多選)(%)
從表4可以看出,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消費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力、增進健康”(占73.81%)、“體驗運動中的快樂”(占60.36%)、“解悶、消遣、娛樂”(占 46.55%)、“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占42.20%)和“美容、減肥、健美體形”(占 33.75%)。這說明,蘭州市醫務人員一方面因體育活動的娛樂性、健身的實際效用和體育活動的情感滿足促使他們進行體育消費,以滿足自身對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行為習慣的轉變,他們健康投資的意識明顯增強。
在體育消費年齡特征方面,30歲及以下的醫務人員注重“與朋友、同事溝通感情”、“體驗運動中的快樂”、“美容、減肥、健美體形”和“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這些能增進人際交往、完善個性的消費目的表明了年輕醫務人員愛交際的特征;41~50歲的醫務人員想通過體育消費來增強體力,提高運動能力并在消費過程中體驗運動中的快樂,以此達到消遣解悶、增進健康的目的;51~60歲的醫務人員選擇“治療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齡段,主要原因是,此年齡階段的醫務人員,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水平不斷下降,各種疾病隨之而來,進行體育運動更多的是為了保健,減緩疾病的困擾,增進身心健康。
由表5可見,認為體育消費“很有必要”的醫務人員占78.50%,這說明蘭州市醫務人員對體育消費的需求比較大;在醫務人員體育消費動機的調查中,我們得出了和體育需求調查相近的結果,有65.50%的醫務人員體育消費動機比較強;對醫務人員體育消費行為的調查結果顯示,經常產生體育消費的醫務人員只占13.20%,而54.80%的醫務人員只是偶爾產生體育消費。雖然有超過半數的醫務人員具有較強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動機,但其經常消費的比例卻并不高。

表5 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消費需求、動機、行為(%)
(1)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鍛煉情況與他們對體育的認知度、文化層次、知識結構、收人水平明顯背離。(2)蘭州市醫務人員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不佳,多半處于“亞健康”狀態,存在較為嚴重的“透支健康”現象。(3)蘭州市醫務人員體育消費需求和消費動機比較強,但是體育消費行為水平仍然偏低,更多的醫務人員還停留在“想消費”的階段。
(1)在醫院開辟一些簡單的活動場地,如乒乓球活動室等。(2)醫院管理者和工會應鼓勵醫務人員利用閑暇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多組織一些科室間的體育比賽,特別是娛樂性強的體育項目。(3)加快社區體育建設步伐,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為醫務人員提供全方位健身服務和體育消費項目。
[1]黃淑平,韓燕麗.35歲醫生因“過勞”猝死,醫務人員稱工作超負荷[EB/OL].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11-10/3450693,html,2013-01-10.
[2]醫生平均壽命低[EB/OL].http://www.zhong-yao.net/new/qy/200810/154221.html,2013-01-10.
[3]馬國全.河南省信陽市醫務人員健康狀況與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07.
[4]宛祝平.結構式體育與健康教程[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5]許硯田,魏亞棟,毛坤.體育與健康[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6]駱秉全,樊心剛,徐振芳.對我國體育消費若干問題的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