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宏,張 純
(1.高臺縣人民醫院,甘肅 高臺 734300;2.蘭州理工大學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Hum日益成為一項公共衛生問題,血清尿酸水平的檢測對中老年Hum的防治至關重要。尿酸是人類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上升是導致心血管疾病及其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1]。為探討Hum與伴發的常見疾病的相關性,對我院1080名年齡在45歲及以上的中老年居民進行血清尿酸水平測定,并結合常規體檢,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受檢對象為接受我院常規體檢的中老年居民,共計1080名,年齡在45~82歲之間,其中男性700名,女性380名。
均以清晨空腹血為主,使用日立(HITACHI)7080全自動化分析儀,進行生化各項目檢測。
血尿酸(SUA)水平男女均以>420μmol診斷為Hum。冠心?。簠⒄?980年第一屆全國內科學會議制訂的標準;肥胖(超重):計算體重指數(BMI),即體重(kg)/身高(m)2,BMI>24為肥胖(超重)者[2];脂肪肝:以B超檢查為標準。
(1)由表1可見,受檢的1080名中老年居民中,檢出Hum147例,占總體患病率的13.61%(147/1080),其中男性檢出108例,占男性患病率的15.43%(108/700),女性檢出39例,占女性患病率的10.26%(39/380),男性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經統計學分析,男女性別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患病率依次為11.63%、13.48%、16.16%、12.76%。男性各年齡段的發病率均高于女性,經調查Hum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呈不斷上升趨勢,但到75歲及以上時呈下降趨勢,主要是老年人飲食比較清淡,所以檢出率下降。

表11080 名中老年居民各年齡Hum檢測結果

表2 Hum組和非Hum組與各相關疾病的關系分析[n(%),人]
(2)由表2可見,Hum組伴發冠心病、脂肪肝、肥胖(超重)與非Hum組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Hum患病與冠心病有相關性(P<0.01),與肥胖(超重)有相關性(P<0.01),與脂肪肝有相關性(P<0.05)。
大量的流行病學資料分析表明,Hum的發病與性別、年齡、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2]。結果可見,社區中老年居民中,男性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P<0.05),男性各年齡段的發病率也高于女性,且不同性別及年齡段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社區中老年居民的患病率不但隨年齡的增大呈上升趨勢,而且在各年齡段中,男性均明顯高于女性。
本文Hum組伴發肥胖(超重)明顯高于非Hum組,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及Hum的發病與體重指數的增加有關,與HosoyaT等[3]報道一致。肥胖(超重)與Hum均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4],控制體重可使血清尿酸水平下降[5]。資料顯示,Hum組伴發冠心病明顯高于非Hum組,說明Hum是冠心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表明冠心病存在脂代謝障礙,同時也伴有嘌呤代謝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Hum與冠心病死亡率呈正相關[6]。Hum組伴發脂肪肝顯著高于非Hum組,說明Hum與脂肪肝存在相關性,脂肪肝并非臨床的一個獨立性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病理狀態,屬生活習慣疾病。
因此建議積極防治疾病,提倡合理飲食,避免飲酒,堅持運動鍛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藥物有:(1)抑制尿酸生成可用別嘌呤醇100mg/d。近年來歐美各國應用一種新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非布索酞(Febuxostat),對絕大多數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有效;(2)促進尿酸排泄可用苯磺唑酮(痛風利仙)50~100mg/d;(3)有痛風石沉積,而腎功能減退不明顯者,可將別嘌呤醇與痛風利仙合用,效果較顯著。目前已有的通益風寧片就含有上述兩種藥物。因此,臨床上必須重視Hum及其伴隨疾病的防治,將SUA測定作為常規檢查,對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
[1]鐘萍,馬欣,黃燕.老年患者尿酸水平與疾病關系的探討[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7,18(4):21.
[2]莊宏.高尿酸血癥及老年人原發性痛風的研究[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3,12(5):314-316.
[3]HosoyaT.Joumal of the Janpa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Obesity[J].J hypetens,1998(1):79-85.
[4]Puig JG,RuibPe LM.Uric acid a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in arterial Pertebsion[J].JhyPetens,1999(7):869-872.
[5]武陽豐,武錫桂,李瑩,等.減重對血壓、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5(4):299-301.
[6]Fang J,Alderman MH.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The nhanest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J hypetens,2000(2):40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