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容,黃鎖義,陸海峰,錢 力,黃上峰,潘光玉
(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我國高職教育應以技術型教育為主,培養應用型人才[1]。近年來,藥學高職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藥學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強調實踐性,實驗教學是加強藥學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化學實驗是藥學專業基礎課程和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培養學生化學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順應社會需求和國際藥學教育發展趨勢,近年來,我校對高職藥學專業化學實驗教學不斷進行探索,著力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藥學專業開設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內容包括無機、有機、分析和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的開設既為后續藥學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又為今后從事專業工作做準備。但舊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越來越不適應高職教育發展要求,主要表現為:(1)課程劃分較細,重復內容較多,注重自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忽視了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2)課程內容陳舊,更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缺少高職課程特點和藥學專業特點;(3)課時較少,實驗資源有限,實驗教學開展受到限制;(4)實驗考核體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能力。再加上學生入學起點較低,部分學生是文科生背景,化學基礎知識相對薄弱,使化學實驗教學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迫切需要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體系。
根據專業特點,化學實驗教學應堅持“需用為準,夠用為度,應用為先”的原則[3],課程教學具體目標為:使學生掌握藥學專業所需的化學實驗技術、操作技能及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其綜合素質。
現有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難點和重點。根據其課程的基礎性特點,把四大化學實驗教學融為一體,構建一體化的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整合后的教學體系將循序漸進地設置實驗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訓練。新、舊化學實驗教學模塊的具體設置見表 1、表 2。

表1 新化學實驗教學模塊

表2 舊化學實驗教學模塊
從表1、表2可知,新化學實驗教學打破了各學科獨立的界限,將無機化學實驗與分析化學實驗、有機與儀器分析實驗融為一體,減少了物理化學實驗內容,增加了實驗技能強化培訓及與專業相關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新教學體系注重四大化學實驗之間的交叉融合,避免了學科之間的內容重復,使教學更有目的性。
教學內容以實用為主,主要開設了基礎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減少了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一般驗證性實驗。基礎實驗包括化學實驗基礎技能操作和常用儀器操作,如稱量、溶液配制、滴定、過濾、蒸餾等技能操作和分光光度計、酸度計、熔點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的使用。基礎實驗內容相對簡單,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綜合性實驗在內容上選取與醫藥學相關的內容,如藥用氯化鈉的制備、從槐花米中提取蘆丁,綜合了無機、有機、分析化學等學科的實驗基礎知識,主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基本知識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設計性實驗主要培養學生自主研究的意識,查閱文獻、制訂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等都以學生為主,教師主要負責審核實驗方案、加強實驗過程的巡視、提供學生需要的配套設施[4]。設計性實驗的內容設置應適當地增強實用性和趣味性,以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科學的教學方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5],變單一為多元化,應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2.2.1 采用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現已成為國際上最受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6]。與傳統教學法相比,PBL教學法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在實驗前提出若干與實驗相關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邊做邊思考,使師生產生互動;另一方面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預習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指導實驗。在此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精講多練,開展課堂討論,培養學生思維表達能力,讓學生動手操作,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2.2.2 采用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 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好、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等特點,將多媒體與實驗教學相結合,可提高實驗課堂教學效率[7]。多媒體主要應用在以下3方面:(1)介紹新技術和方法、展示新儀器。在科技創新時代,化學實驗技術和儀器也在不斷升級,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實驗室條件難以跟上先進實驗技術和儀器的發展,借助多媒體可將新技術、新儀器直觀地展現給學生,拓寬其知識面。(2)示范基本實驗操作和常規儀器操作規程。規范實驗操作、正確使用實驗儀器是實驗的基礎,采用多媒體演示規范的操作,有助于加深學生印象。(3)模擬驗證性實驗。新教學體系減少了驗證性實驗內容,這并不意味著讓學生完全忽視驗證性實驗,部分經典的驗證性實驗可通過多媒體模擬展示,使實驗操作更加直觀,既節約了成本,又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2.3.1 開展實驗技能操作競賽 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創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載體,同時也是對創新教育質量進行檢驗的良好手段[8]。實驗技能大賽主要考查實驗設計(包括實驗方法、儀器試劑的選擇等)、技能操作、數據記錄和處理、常規儀器的使用、實驗結果的分析。競賽分初賽、復賽,實驗難易程度應由淺入深,實驗內容應選擇社會和學科熱點[9]。競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科學素質、協調組織能力,還可以推進實驗教學改革。
2.3.2 建立導師制的科研興趣小組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其最大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近年來,各高職院校都在探索將導師制運用于高職教育,以便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參加科研興趣小組,除了能強化學生的基本知識外,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接觸、了解科技發展新動態,增強對實驗課程的興趣,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當然導師對學生的指導不應僅限于科研指導,還應是全方位的,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輔導、學習指導、就業指導等。
實驗課考核與理論課不同,是一個較為復雜和綜合的考核過程,為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應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應從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成績采用百分制,即平時考核成績(50%)+期末筆試成績(20%)+期末操作技能(30%)。平時考核是指對學生的實驗出勤率、預習情況、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等多方面進行評定,尤其應加強對實驗過程的考核,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平時考核一般針對表現特別好和特別差的學生,指導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及時記錄這些學生的表現。期末考核分筆試和操作技能考核:筆試考核是以閉卷形式考查學生對課程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操作技能考核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些綜合性操作技能,采用隨機抽題并現場操作的方式,每次考查3~5人,教師當場評分。在考核過程中,應注意量化考核細則,以科學、公正、準確的原則來評定學生成績。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將實驗室從教研室中獨立出來,建立了實驗教學中心,負責管理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工作。實驗教學管理包括學生能力的培養,實驗課的確定,實驗課教學大綱和教材、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等[10];實驗室工作管理主要是制訂年度計劃及實驗室規章制度,調配實驗儀器設備,實現資源共享等。實驗室管理不僅是制定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創新實驗室的管理機制。開放實驗室是創新管理模式的途徑之一,不僅是時間和空間開放,還應對實驗內容開放。實驗室可根據教學需要提供實驗室的人力和物力,使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同時還可以促進教學方法改革,使學生成為實驗主體,增強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獨立性。
綜上所述,為構建高職特色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我們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制度等多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們還將繼續沿著改革的思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實驗教學體系,以適應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1]曲永紅,劉愛林,林新華.高職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5-6.
[2]傅秀芬,聞星火,黃樂.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相應對策[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8):8-11.
[3]蔡自由,陳任宏,李永沖,等.高職藥學專業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115-118.
[4]黃劍平,龔銀香,童金強.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135-136.
[5]汪勁松.研究型大學如何加強本科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5(22):8-9.
[6]劉松財,郝林琳,張英.PBL教學模式在生物化學實驗課教學中的嘗試[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1):111-112.
[7]姜琳琳,王洋.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藥學本科實驗教學的研究[J].藥學教育,2010,26(1):49-51.
[8]周錦蘭,王宏,聶進.多層次大學生創新實驗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8(4):16-18.
[9]楊瑾,季宜敬,崔銳博,等.實驗技能大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途徑[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6):19-21.
[10]傅世平,金世偉.高職高專院校實驗室管理改革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9):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