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日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2623)
近年來國內頻繁發生因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上訪、集會、請愿、游行、示威、罷工等群體性事件,警察在對這類人群進行管控時,必須實施適當的方法,采用最低武力制服滋事者。以往警察對于執法對象的控制大多是使用關節擒拿法。擒拿的實施必須有技巧,最好在對方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實施,或者是多人合作的情況下容易將對方制服,同時反關節的擒拿很容易造成嫌疑人的損傷,因此擒拿的實施并非一件易事。為此,我們可以借鑒香港警察機動部隊訓練中關于人群控制的壓點控制法和中國古代技擊中的點穴(包括拿穴或打穴)技法,研究開發出適合我國警察的壓點控制技術,從而用一種最低武力制服滋事者,以提高民警防暴控制能力。
“壓點控制”一詞是從國外翻譯引入,我國暫沒有對壓點控制這一概念進行專門界定解釋。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明確歐美國家及我國的香港警方所指的壓點控制是對相對人的神經點(眶內神經、舌下神經、下頜骨角神經)進行按壓,使相對人疼痛而降低反抗能力從而制服擒獲嫌疑人的一項專門技術。其技術特點與我國古代的擒拿術點穴技術中的拿穴(點穴包括打穴和拿穴兩種技法,打穴即對人體穴位的擊打,拿穴即是對人體穴位的按壓)十分相像,同樣是對人體某些特殊的壓力點進行短時或持續強力按壓,使相對人疼痛而降低反抗能力。因此,所謂壓點不僅僅是神經點的按壓,凡是按壓能夠引起疼痛的人體特殊神經敏感點(包括穴位、痛點等特殊神經點)都可以稱為壓點。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初步界定壓點控制的概念:壓點控制就是以生理學、運動醫學、生物學、中醫穴位學、經絡學、神經學等理論為依據,對人體特殊神經敏感點(包括穴位,痛點等)進行短暫或持續性的按壓,使相對人降低反抗能力以達到控制相對人的一項專業技術。有些學者將香港遇抗控制中的對臂神經叢源、肩胛上端神經、鎖骨末臂神經叢等幾個擊打神經點的擊打也作為壓點控制技術,這是不合適的,因為壓點控制是指按壓而不是擊打。
美國警察的壓點控制技術是其遇抗控制中的一個技術,美國警察執法多講究以人為本,講究控制相對人,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又不傷害到對方,他們基于這個理念來研究開發警察遇抗控制理論(包括PPCT控制戰術和ASP遇抗控制系統,PPCT是Pressure Point Control Tactics的英義簡稱,ASP是Armament Systems and Procedures的英義簡稱),并在海外警察隊伍中廣泛推廣。美國警方的遇抗控制技術只允許擊打人體的12個神經敏感點,其中頭部的三個穴位為眶內神經、舌下神經、下頜骨神經,規定的運用手法為壓點控制。美國警察訓練部門擁有專門的壓點控制教官,壓點控制技術的教學內容和訓練方法也很系統、科學。
亞洲的新加坡警方引入歐美的壓點控制技術,每個教官都能掌握壓點控制技術,也會在警員培訓時進行壓點控制的教學,對壓點的部位、壓點的發力方向、用力力度都詳細地進行教學講解。經過規范、科學的培訓后,新加坡每個警察基本能熟練應用壓點控制技術。
香港警察機動部隊在對新警察的培訓中也引入了美國的壓點控制技術,將其編入戰術手冊,并把它作為新警培訓中重要的一項警務技能進行教授。我們常看見香港教官展示貼近實戰的壓點控制動作,動作十分有效,能夠用最低武力制服尋釁滋事者,使其喪失反抗能力,實戰性很強。
國內警察對壓點控制這個名詞還是很陌生,“壓點”一詞更多地出現在中醫中,例如中醫養生、針灸、推拿所提到的壓點,指的是對人體穴位的按壓。實際上壓點控制可以用民間最為熟知的點穴法來代替,而點穴法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如今可以查找到最著名的功法便是少林點穴法。少林點穴法認為人體總穴有三六五處(秦朝以前),其中有大穴一十八,小穴二五七(包括致命穴和主暈穴)。諸穴大同小異,主暈穴雖不足以致命,亦可使暴客暫時失去抵抗能力;主傷穴可使歹徒斷肢、脫臼、出血,即致殘也;主死穴,即致命也。
根據武術史料,我國武術中的擒拿術分為關節鎖控和點穴兩種技術,第一種技法是通過對關節進行鎖控來控制對方,例如,對腕、肘、肩關節的超越生理極限的鎖控,能直接短暫或永久切斷人體氣力在上肢的傳導。第二種方式點穴,包括拿穴和打穴,就是指用武器尖端(例如手指)對位于諸如子午線類等人體能傳輸路徑上的一些特殊的壓力點(穴位)做短時或持續強力攻擊,以此來中斷對手氣力的正常運行。關節鎖控(反關節)成為現今我國警察擒拿術的主體技法,而其中的點穴技法基本失傳。
盡管我國對壓點技術研究很早,歷史十分悠久,但由于種種原因,壓點技術在我國已基本失傳,而將壓點技術用于警察警務實戰中更是少人研究。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我國警務技戰術訓練中的壓點控制技術和訓練方法很匱乏。研究開發出我國警察的壓點控制技術,是提高我國公安民警的防暴控制能力、促進我國警務技戰術發展的現實需要。
壓點控制中壓點的選擇必須考慮幾個因素:第一,能夠容易讓實施壓點控制的警察容易接觸到;第二,壓點對壓力的敏感性高,通過按壓能夠引起相對人劇烈疼痛;第三,不會對相對人產生人體的傷害。
通過分析中國古代技擊術中能夠進行點穴的眾多穴位,我們發現符合警察壓點控制需要的有三個:合谷穴位、內關穴位和曲池穴位。再引入香港壓點控制中舌下神經、框內神經、下頜骨角三個壓點,綜合整理,初步確定適合中國大陸警察進行壓點控制的壓點共有六個,它包括舌下神經、框內神經、下頜骨角神經、合谷穴位、內關穴位、曲池穴位。這六個神經點容易接觸到,對壓力的敏感性高,并且被醫學證明對其按壓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如上圖所示,可以清楚地區分擊打神經點和壓點控制點。擊打神經點:臂神經叢源、肩胛上端神經、鎖骨末臂神經叢、橈正中神經、橈側神經、股骨神經、脛骨神經、腓骨神經、踝前。壓點控制點:舌下神經、框內神經、下頜骨角、合谷穴位、內關穴位、曲池穴位。
因為擊打神經點所處位置相對隱蔽和對壓力的敏感性差,所以必須需要徒手或者警械的擊打控制,才能讓相對人疼痛、降低反抗能力,從而制服嫌疑人。而壓點控制的壓點容易接觸,且對壓力的敏感性高,所以可采用觸壓法或速刺法。它們在運用位置、有效范圍、敏感度、實施方法及武力反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具體情況見下表。

擊打神經點和壓點的區別(表1)
通過借鑒香港警方的壓點控制技術和我國擒拿中的拿穴技術,我們初步研究出適合我國警察壓點控制的方法,它主要分為對頭部的壓點控制和對手臂的壓點控制。
1.方法步驟
(1)從背后接近嫌疑人,用手將對方頭部固定(注意三點:固定的手按壓住對方的前額,將對方的頭部貼緊自己肩窩處,固定手的肘部按壓對方肩部),目的是不讓對方因疼痛反抗時撞向自己頭部或胸部。
(2)不斷大聲重復命令、警告控制人,令其停止某種行為。
(3)另一手用指尖或指節發力,按壓其壓點位置。
(4)如果對方強烈反抗,用固定其頭部的手進行互相按壓,手指繼續加力,語言控制,命令其停止反抗。
(5)如果對方服從及時停止按壓。
2.具體位置及按壓方式
(1)舌下神經:舌下神經位于人體頭部下頜骨邊緣的下方,壓點時注意用自己拇指指尖向頭頂中部位置按壓。
(2)框內神經:位于鼻子的正下方,上嘴唇的正上方。壓點時,一定注意按壓用力的方向,應該用食指指節或者中指指節沿45°角向頭頂中部方向發力,如果方向錯誤容易造成嫌疑人流鼻血或者嘴唇破裂。
(3)下頜骨角:位于下頜骨角和耳垂正下方一厘米交匯處,用拇指指尖向偏向鼻尖方向按壓。
1.方法步驟
(1)時機:對方的手臂抓住某物或被固定時。
(2)不斷大聲重復命令、警告控制人,令其停止某種行為。
(3)一手固定其手臂,另一手通過指尖發力,按壓其壓點位置。
(4)如果對方強烈反抗,拇指繼續加力,也可用另一只手增加壓力,語言控制,命令其停止反抗。
(5)如果對方服從及時停止按壓。
2.具體位置及按壓方式
(1)合谷:位于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間,約平第二掌骨的中點,首先用拇指和食指鉗式鎖住虎口,然后用拇指指尖向掌心方向進行按壓。
(2)內關:位于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雙手控制對方手腕,用其中一手拇指指尖向掌背部方向進行按壓。
(3)曲池:曲肘成直角,肘橫紋外端凹陷中就是曲池穴位的位置,首先拇指和食指鉗式鎖住肘關節,用拇指指尖向尺骨鷹嘴方向按壓。
[1]黃偉強.警察遇抗控制方法研究——“香港遇抗控制訓練課程”的學習反思[J]公安教育,2012(2).
[2]鷹飛九月.太極擒拿——關節鎖控與壓點打法秘技[J].拳擊與格斗,2007(9).
[3]陳曉明.擒拿格斗與遇抗控制的比較及教育對策[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
[4]劉彥飛.警察現場處置武力分級實戰手冊[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