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同一區域內同類產品的競爭?

艾豐教授接受本刊采訪,與本欄目主持人張永軍合影
主持人語:
有這么一種現象,在同一區域內的同一類產業,由于主體不同,發展與管理方式不同,在這一區域內的各縣之間存在著對同一產品品牌之間的競爭,把握不住,就會陷入惡性循環。那么對這種現象如何去看待?
艾豐:
首先,同類產業在同一區域,應該是區域品牌,這可能是一個縣,也可能是幾個縣,概念上稱之為區域品牌,在國際上稱之為原產地品牌保護。比如,龍井茶,這不是一個行政概念,也不是一個縣,而指的是一個范圍,這其中涉及到多少個鎮,甚至是多少個縣。對于此類問題,需要有一個聯合發展的方式,通過協會、組織注冊這一區域的區域品牌,由協會來管理,任何一個地方都必須經過協會組織才能運用這一品牌,而協會也具有一定的范圍來管理。這樣可以減少內耗。
另外,可以實現利益一致,如果去惡性競爭,就會使利益受損、品牌受損。要建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體系,要把品牌法制化,要建立一個主體,包括政府,來實現統一管理。如同一范圍內可以建立銷售公司,通過對產品品牌的注冊,實現對這一品牌的保護,而這一范圍內一定要采取合作、共贏的辦法來實現。因為農產品的壟斷是非常難的,如果強行壟斷,勢必會導致多方俱傷。最好的辦法是實行地理性標志,把品牌知識產權化,設置合理的產權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