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 蘭考 475300)
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龍珠軟膏在肛瘺術后應用的療效觀察
楊紅霞
(河南省蘭考縣人民醫院 蘭考 475300)
肛瘺;創口;金玄痔科熏洗散;龍珠軟膏
肛瘺又稱為肛漏,是肛腸科的常見病之一。肛瘺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多為開放性創口,且肛門部易受污染,愈合時間長。我院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國藥準字Z20080020,玄明粉、馬齒莧、金銀花、枯礬、荊芥等組成)、龍珠軟膏(國藥準字Z10950017,麝香、珍珠、冰片、琥珀、硼砂、爐甘石等組成)熏洗外敷肛瘺術后創面,發現其具有消腫止痛、祛風燥濕、祛腐生肌、促進創面愈合效果,療效顯著。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90例肛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齡20~60歲,平均40.2歲;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25~60歲,平均42.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種及手術方式基本相同,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排便后每次用金玄痔科熏洗散55 g,加開水1 000 mL,趁熱先熏后洗患處,每次30 min,1次/d;洗后絡合碘消毒創面,將龍珠軟膏涂抹在適當大小的無菌紗條上并貼敷于創面。對照組排便后溫水坐浴,后用京萬紅膏紗條覆蓋創面。用無菌紗布、膠布固定,術后第2天開始,至創面愈合。觀察兩組患者切口疼痛、創面愈合時間。
1.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創面愈合;好轉:癥狀、體征改善,創面未愈合;未愈:癥狀、體征均無變化;復發:術后隨訪1年不同程度出現術前癥狀。
1.4 臨床療效 兩組患者疼痛時間、創面愈合時間見表1,兩組療效見表2。
表1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疼痛時間比較 (±S) d

表1 兩組創面愈合時間及疼痛時間比較 (±S) d
組別 n 愈合時間 疼痛時間治療組對照組50 40 t P 21.8±4.3 25.0±4.0 3.133<0.01 10.7±2.5 12.6±2.3 3.266<0.01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1.5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肛瘺是一種常見病,發病率較高,男性多于女性。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潰后,余毒未盡,蘊結不散,血行不暢,瘡口不合,日久成瘺。《太平圣惠方》[2]說:“夫痔瘺者,由諸痔毒氣,結聚肛邊……穿穴之后,瘡口不合。時有膿血,腸頭腫疼,經久不差,故名痔瘺也。”肛瘺手術后創面大多為開放性傷口,開放性創面易受炎性刺激致肉芽生長緩慢[3],創面延遲愈合;術后創面潮濕,不易保持干燥,換藥愈合所需時間長。將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龍珠軟膏應用于肛瘺術后創面熏洗、換藥,能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金玄痔科熏洗散先熏后洗,能迅速緩解疼痛、腫脹、瘙癢。方中玄明粉清熱消腫,馬齒莧、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枯礬收濕斂瘡、止血化腐,荊芥祛風燥濕。龍珠軟膏含有麝香、牛黃、三七、珍珠、五倍子、爐甘石、冰片等中藥,具有清熱止血、祛瘀鎮痛、生肌收斂之功效[4],且柔軟、濕潤,無板硬黏著不舒適感,可以減輕術后創面不適和促進創面愈合,縮短療程[5]。兩者聯合用于肛瘺術后熏洗換藥,是中醫學與現代醫學技術的結合,可明顯減輕創緣水腫、疼痛,加快壞死組織脫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改善創口血液循環,明顯促進術后開放性創口的愈合,是一種療效好、臨床應用安全的外用藥物。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1,33
[2]喻文球.中醫外科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
[3]李甘地.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5
[4]王筠默.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0-73,99-103
[5]林愛珍.龍珠軟膏用于肛腸病術后96例[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2,22(9):15
R657.16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8.040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