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麗
(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湖北武漢 430070)
肛周紅腫是由于某種原因造成患者腹瀉或大小便失禁,使局部的皮膚經常處于排泄物的刺激狀態所致。我院老年病科2010年5月~2012年5月,采用爐甘石洗劑加氟康唑膠囊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療老年大便失禁者肛周皮膚損傷,效果良好?,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齡87~94歲,平均89.7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大便失禁前肛周皮膚均正常,性別、年齡、原發病、病情程度等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協助患者左側或右側臥位,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肛周皮膚,紗布將水吸干,再用棉簽將爐甘石洗劑加氟康唑膠囊加地塞米松注射液的混合液涂在肛周紅腫處,范圍以超過肛周紅腫為宜,每日換藥2次,如被排泄物污染則立即重新換藥。
1.2.2 對照組 病人每次大小便后,用溫水清洗肛周皮膚,用小紗布或棉球輕輕蘸干,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面待干。病程中同時加強其它護理,如定時變換體位、及時更換污濕的尿墊、合理營養等。
1.3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創面干燥,新生表皮覆蓋創面,紅腫消退;好轉:創面清潔,滲液少,無臭味,周圍紅腫消退;無效:超過3 d癥狀無緩解[1]。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1.3,行χ2檢驗。
1.5 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肛周皮膚情況比較 例
腹瀉、大小便失禁等患者因大小便對皮膚的浸漬,使皮膚的抵抗力下降,且由于大小便的化學刺激和反復清洗擦拭引起的物理性刺激,易致肛周皮膚紅腫和糜爛[2]。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原因皮膚出現老化,皮下脂肪和皮下毛細血管減少,皮膚彈性降低,厚度變薄、松弛,對外界各種刺激的耐受性和傷口愈合能力降低[3]。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及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均減退,加之長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極易導致腹瀉,當某種原因造成老年人腹瀉時,極易發生肛周紅腫,甚至破潰、滲出或繼發感染,病人也由于肛門灼熱而痛苦異常。
爐甘石洗劑主要由爐甘石、氧化鋅等組成,具有收斂、止癢、消炎、防腐作用;氟康唑屬三唑類抗真菌藥,抗菌譜較廣,作用機制主要為高度選擇性干擾真菌的細胞活性,從而抑制真菌的繁殖和生長;地塞米松是一種強效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及抗皮膚過敏的作用顯著。這三者聯合用藥后,能保護肛周皮膚避免大小便的刺激,防治感染,有利于創面愈合,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黃亦武,龐江琳.周林頻譜儀與氧化鋅聯合治療尿布皮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護理,2002,8(9):668
[2]黃漫容,葉新梅,徐繼紅,等.失禁病人肛周皮膚保護[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4,25(8):949
[3]黃若文.現代老年病護理手冊[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