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
(甘肅省酒泉市第二人民醫院 酒泉 735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指以前列腺中葉增生為實質改變而引起的一組征候群[1],在老年男性中較為常見。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加劇,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發生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臨床主要表現為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失禁等,嚴重者會導致腎積水和尿毒癥的發生[2],導致患者死亡,因而必須加強手術治療。為了探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治療效果,本文選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160例,年齡 60~85歲,平均年齡(72.1±8.5)歲;病程 5個月~15 年,平均(5.4±2.1)年;前列腺重量 45~86 g,平均(68.4±3.9)g;前列腺增生Ⅰ度49例,Ⅱ度 81例,Ⅲ度30例;尿道狹窄56例,尿潴留史90例;部分患者合并其它慢性病,其中合并糖尿病19例,合并高血壓40例,合并冠心病12例。
1.2 臨床診斷標準 (1)所有患者均經過B超檢查和尿道膀胱鏡檢查確診;(2)臨床表現為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失禁等;(3)排除神經源性膀胱和前列腺癌患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采用WOLF F25.5電切鏡,電凝功率為60~80 W,電切功率為140~160 W,沖洗液為5%的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用5%的甘露醇)。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進行常規消毒,對于尿道狹窄患者先擴張尿道,然后放置電切鏡,確定膀胱頸部至精阜的距離,并觀察前列腺各葉增生的程度,確定切除范圍,前列腺兩側葉行1點或者11點處切除,中葉行5~7點處切除,切除到前列腺外科包膜層為最佳。手術后將切除的前列腺組織送檢,置導尿管,并用生理鹽水清洗膀胱[3]。
1.4 觀察項目 (1)術前及術后1個月最大尿流量(Qmax)、殘余尿量(PVR)、生活質量評分(QOL)、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2)手術基本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的比較 手術后患者最大尿流量、殘余尿量、生活質量評分、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均比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 (±S)

表1 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 (±S)
治療時間 Qmax(mL/s) PVR(mL) QOL(分) IPSS(分)治療前 8.58±4.22 56.91±5.99 5.21±0.69 23.20±2.54治療后 26.91±7.29 8.50±3.21 1.31±0.66 4.61±1.34 P<0.05 <0.05 <0.05 <0.05
2.2 手術基本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60例患者均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手術時間35~115 min,平均(55±14)min;術中出血量 95~510 mL,平均(340±31)mL;住院時間 4~10 d,平均為(6.1±0.8)d。所有患者手術后均康復出院,術后出現2例暫時性尿失禁患者,無永久性尿失禁、閉孔神經反射和經尿道電切綜合征發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種常見的排尿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著老年男性的身體健康,必須加強手術治療。本研究中通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安全性高,并發癥少,患者創傷小、恢復快[4],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1]曾少明,史明,王風,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382例報告[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8(1):35-37
[2]方雪峰,吳圣杰,黃朝榮,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尿道狹窄的原因分析及對策(附32例報告)[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97-98
[3]楊勇,吳士良,段繼宏,等.前列腺重量與膀胱出口梗阻相關性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20(1):44-46
[4]沈利楊,沈柏華,姚松根,等.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12):1 588-1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