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琪琦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門診導診組 湖南 長沙 410008)
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們對41例早期急診流產手術患者在實施一般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組78例,均經B超診斷宮內早孕,臨床診斷為早期流產者,隨機分為對37例和觀察組41例。兩組患者均使用宮頸阻滯麻醉,受試者均知情同意,參與急診手術人員相對固定。均排除子宮畸形、并發子宮肌瘤或全身疾病、心理疾病者。對照組年齡20~41(24.68±2.97)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7例,孕次1~6(2.00±0.54)次,產次0~3(0.85±0.09)次,單純陰道持續流血22例、陰道持續流血并腹痛17例、陰道流血及流出組織物2例;觀察組年齡221~40(24.75±2.56)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1例,孕次1~7(2.05±0.67)次,產次0~3(0.88±0.06)次,單純陰道持續流血19例、陰道持續流血并腹痛16例、陰道流血及流出組織物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實施一般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護理,按照人工流產術后注意事項進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一般心理疏導、術后在觀察室休息、術后觀察、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術后健康指導、預防感染等。觀察組在實施一般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參與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人員相對固定。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包括以下方面:①護理人員真誠而溫和地向她們詳細講解,因為是急診手術,麻醉方式的原因、方法、效果及可能引起的不適,并且通過對流產相關知識的講解,消除患者對流產發生不健康心理的認知;②運用中醫保健養生調理的哲學思想指導患者,講解中醫情志調攝的重要性,從情志調理的角度協助患者疏泄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③講解手術醫生的從業經歷,手術的安全性,使其消除顧慮,以平靜的心態接受手術;④術后感謝患者對手術的配合,表揚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堅毅、勇敢;詳細解釋術后由于子宮收縮可能出現的疼痛,惡露持續的時間,推薦患者孕前中醫保健。
1.3 評價方法: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SAS評分,測量兩組受術者在人流手術前和手術后的焦慮程度。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William.W.K.Zung于1971年編制,用于評定患者焦慮的主觀感受及其在治療干預中的變化[1]。按照中國常模,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實施心理干預人員發放問卷并解釋,由患者自行填寫,得分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S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SAS評分比較(分,x±s)
流產無疑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人工流產手術雖然是小手術、時間短,但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給患者的身心帶來強烈的刺激,導致恐懼、焦慮等心理應激反應。本研究不但實施一般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護理,按照人工流產術后注意事項進行健康教育,而且運用中醫五志相勝的原理,有意識的應用另一種情志活動去戰勝、控制、糾正、預防因某種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如喜勝憂(悲)、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讓患者保持以平靜的心態接受手術,幫助患者度過這個特殊時期。《東醫保鑒》指出:“欲治其病,先治其心”;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7種情志變化;情志因素是婦科疾病的常見病因,情志與婦科疾病是相互作用的,即情志失調可導致疾病,疾病的發作又可表現為情志異常。女性由于經、孕、產、乳都是以血為用,而且皆易耗血,所以機體常處于血分不足,氣偏有余的狀態。《素問》里提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這些氣分的變化,可引起各種婦科疾病。沖任不固,不能載胎,則胎動不安,情志致病可傷及五臟六腑“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怒傷肝、思傷脾”最終導致耗精、散氣、傷神[2]。這些經典哲理對焦慮患者的護理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護理人員要充分從情志調理的角度、協助患者疏泄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心理護理干預是以共情、真誠的態度,通過語言、表情、行為及氣質方面影響和改善患者的情緒,協助患者消除不良的認知。心理護理干預不僅滿足了特殊狀態下患者舒適、安全的需要,而且加強了醫患間情感交流,消除了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真正做到了人性化服務。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及護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改善了醫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
[1] 郭念峰.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7-198
[2] 王若維,張玉芳,郭英慧.中醫心理護理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6):114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