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飛/編譯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要想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晚間的優質睡眠至關重要。
熬夜讓人第二天感覺疲憊、情緒低落、易發脾氣、思維不靈活、反應遲鈍。但缺乏睡眠造成的影響遠不止于大腦的反應,長期的睡眠障礙會導致各種新陳代謝問題。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生物學家馬修·布雷迪(Matthew Brady)在研究睡眠和新陳代謝之間的關系,用他的話說就是:脂肪細胞也需要睡眠。
過去10年中,很多項的多人口研究發現,睡眠差的人更有可能患肥胖癥以及Ⅱ型糖尿病這類新陳代謝紊亂病癥。一項對超過1 000人的研究發現,每天睡眠只有5小時(而不是8小時)體重指數會增加3.6%。
有證據表明,正是由于睡眠的缺乏才造成新陳代謝紊亂及體重的增加。1999年,芝加哥大學的伊芙·范考特(Eve Van Cauter)和她的同事們進行的研究顯示,健康的年輕男性在睡眠受到限制后,產生了胰島素抗性的癥狀,這是Ⅱ型糖尿病的誘因。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研究晝夜節律生物學的佛瑞德·杜雷克(Fred Turek)說,這一發現“改變了人們對睡眠領域的研究”。在此之前,對于睡眠缺乏后果研究的唯一認知是,睡得太少的人有肥胖、糖尿病和其他新陳代謝紊亂的風險。
基礎生物學正逐漸浮出水面。范考特的研究說明,瘦素和胃饑餓素這兩種激素有可能與睡眠和體重增加之間的關系有關。瘦素由脂肪細胞產生,表明飽腹感;胃饑餓素由人體的胃部產生,表明饑餓感。這些激素共同調節人類的饑餓感和食欲。范考特的小組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發現,限制健康的年輕男性的睡眠時間降低了他們的瘦素水平,提高了胃饑餓素水平,他們的食欲增加,尤其是對含脂類和含糖類食品的需求提高。
芝加哥大學與范考特共同研究瘦素和胃饑餓素的埃斯拉·塔莎莉(Esra Tasali)表示,從缺乏睡眠到瘦素和胃饑餓素水平的變化這一生化過程仍然受到研究者們的關注。2012年塔莎莉發表的一項研究認為,睡眠時間減少增加了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抗性。其影響力之大:連續4個晚上睡眠保持4.5小時,年輕健康的受試者體內脂肪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了30%。用布雷迪的話說,這“等同于在新陳代謝方面他們衰老了10到20年?!?/p>
因此,睡眠的減少會對個體細胞產生深遠影響。杜雷克說:“脂肪細胞的一些跡象是在表達‘我沒睡夠’,這將會改變其作用方式。”
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睡眠質量和睡眠持續時間一樣重要。慢波睡眠的開始與荷爾蒙的變化同時發生,荷爾蒙的變化影響到血糖調節,比如生長激素的釋放。如果人們的睡眠能夠保證7或8個小時,但有連續幾個晚上無法有深入的慢波睡眠,他們也表現出與只睡4小時的睡眠狀況下同樣的胰島素反應。
塔莎莉認為,睡眠與新陳代謝之間的關系可能受到植物性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系統的控制。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抑制消化,也對胰腺分泌胰島素產生抑制作用。布雷迪補充解釋到,原因是瘦素水平與脂肪細胞中受到胰島素刺激的葡萄糖攝取成比,胰島素敏感性的減弱會導致瘦素產生量的減少,這反過來刺激了食欲,很有可能會增加體重。
人們目前對睡眠與身體的晝夜節律之間的關系還不甚了解,于是睡眠與新陳代謝之間的相互作用就顯得錯綜復雜。杜雷克說:“如果你破壞了晝夜的節奏,你的睡眠周期就會受到影響。如果你破壞了睡眠周期,你的各種晝夜節律也會受到影響?!?/p>
晝夜節律是由一些相互關聯的影響人類睡眠、飲食以及其他各種生物活動的生化鐘決定的。實驗中,缺少稱作為“時鐘”的蛋白質的老鼠出現高血糖、高膽固醇以及低胰島素癥狀,最終導致肥胖。
時鐘蛋白質活躍于大腦的視交叉上核區域,它與白天和黑夜的光暗周期有關。視交叉上核與身體一天24小時的生物鐘同步,要么直接同步,比如刺激松果腺產生褪黑激素;要么間接同步,比如影響進食的時間,刺激胰腺的功能。但杜雷克也說:“人類是唯一對生物鐘無視的物種。”我們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
為了研究不同時間段里進食產生的新陳代謝效果,杜雷克改變了實驗鼠的正常喂食時間。其中一組實驗鼠只在白天被喂食高脂膳食,事實上這些夜間進食的動物不太習慣白天進食;另一組實驗鼠按照它們的自然生物鐘,在夜間被喂食同樣的膳食。實驗結果給那些總是和自然飲食時間不同步的人敲響了警鐘。盡管兩組的實驗鼠都消耗了同等量的卡路里,有著相似的活動水平,6周之后,白天喂食的實驗鼠比晚上喂食的實驗鼠體重和脂肪都明顯增加。杜雷克說:“在不合適的時間飲食會改變很多東西,可能是基礎新陳代謝率,可能是體溫,會改變身體消耗它們所攝取的能量的方式。如果你在不合適的時間進食,體重增加的機率會提高?!?/p>
因此,當人類忽視視交叉上核的信號,在深夜進食,他們則破壞了自己的飲食周期和各種各樣后期的生理節奏,偏離中樞神經系統,于是他們的新陳代謝就有可能出現一些連帶后果。杜雷克說:“不僅僅是你吃什么,還有你什么時候吃?!?/p>
很明顯,睡眠質量不高或者時間不足會引起各種新陳代謝問題。那是不是增加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就能扭轉這種局面呢?比如通過睡覺幫助肥胖病人減輕體重。塔莎莉和另外一些研究者們認為,此類治療效果確有可能。
塔莎莉的研究重心放在改善前期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質量,他們會經受睡眠呼吸暫停的痛苦,一種干擾睡眠的呼吸紊亂病癥。她說:“我們可以通過治療他們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來恢復他們的睡眠質量,并進一步觀察體內葡萄糖代謝的情況?!痹谫M城召開的美國胸部學會會議上,她在發言中提到,對呼吸暫停進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的標準治療兩周后,患者的胰島素抗性明顯降低。
類似的積極效果也來自人們對減輕體重的研究。肥胖癥專家,馬里蘭州國家糖尿病、消化及腎臟病研究所的喬瓦尼·奇扎(Giovanni Cizza)一直在從事相關測試,如果延長肥胖病人的睡眠時間,能否減輕他們的體重。研究于2012年結束,奇扎目前正在分析相關數據。他表示,盡管實驗中遇到一些難題,他對結果非常“滿意”。
研究對象被分成兩個組,干擾組中的受試者接受訓練養成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對比組的受試者不接受任何訓練。在對比組中,研究者請他們填寫睡眠日志,以培養他們對睡眠習慣的意識,有助于他們延長睡眠時間,這樣做并不亞于干擾組中的訓練。奇扎說:“我的對照組也服用藥物?!毖芯拷Y果尚未公開,因此他無法告知受試者減掉的體重有多少,但兩個組都延長了他們的睡眠時間,所以在睡眠時間長度或者體重減輕方面兩組之間并無明顯差異。
顯然,睡眠和新陳代謝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睡眠的專家吉姆·霍恩(Jim Horne)認為,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物的、行為的和心理的因素共同影響睡眠和新陳代謝功能。例如,睡眠少的人花在吃上面的時間就會增加。夜晚睡眠不佳產生的壓力和疲倦會讓人第二天補充進食并減少活動。而且,肥胖癥會引起各種呼吸問題,比如會干擾睡眠的睡眠呼吸暫停病癥。另外,睡眠質量差和肥胖癥往往與身體的其他各種紊亂相互關聯,例如抑郁癥。
霍恩總結說,睡眠時間較短是否直接導致肥胖癥,或者肥胖癥是否造成睡眠時間縮短這些問題的答案尚不明朗?!皩τ谒邥r間短會讓人發胖的觀點我表示質疑。我反倒認為發胖會減少人的睡眠時間并影響睡眠質量?!?/p>
奇扎認為,可能并沒有必要一直糾結其間的因果關系,還是先檢驗這個簡單的命題:優質睡眠是否有助于幫助人們減輕體重。睡眠并非藥物,檢測其效果的過程和需要研發藥物進行檢測相比要容易得多。他指出,如果你睡眠不足,延長睡眠不會有什么副作用,從情緒和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反而有更多的好處。“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有效,沒有害處,我想我們應該盡早地告訴公眾這一點,而不是去讓他們用什么藥物。”
布雷迪指出,人們往往認為他們很難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并增強鍛煉?!耙嬖V人們多睡覺,我們認為這可能會容易被接受。”
但是,霍恩也提出警告。他說,在很多事例中,過量睡眠對新陳代謝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每天散步15分鐘比多睡一個小時更能調節體重,因此我們要合理客觀地來看問題。”他擔心,有人會選擇服用安眠藥,從而輕輕松松不用參加有益于健康的鍛煉,其副作用不言而喻。這一行為存在危險性,任何一個研究睡眠和新陳代謝關系的人都不會贊成走這樣的捷徑。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適量的健康睡眠與飲食和鍛煉同等重要,它們一起控制身體的新陳代謝,保證第二天一早醒來的快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