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何劍
所謂物價水平,不是指某一單個物品或者某一類物品的價格狀況,而是在現有經濟中所有物品價格的加權平均,是用來衡量目標市場上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以及當前經濟發展狀況的經濟指標。物價水平的穩定通常通過調節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來控制,當物價水平上升時,說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供應量過多,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過強,市場上水平的供求關系表現為供不應求,整個經濟形勢表現為通貨膨脹,所以政府應當通過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來回收多余的市場貨幣供應量,使貨幣的供求關系達到平衡;反之,當物價水平下降時,說明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供應量過少,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足,市場上水平的供求關系表現為供過于求,整個經濟形勢表現為通貨緊縮,所以政府應當通過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投放更多的貨幣供應量,使貨幣的供求關系達到平衡。因此,貨幣政策是調節物價水平最主要的工具。
現階段,經濟學中通常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GDP平減指數來衡量一國的物價水平。所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簡稱CPI,是指通過對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進行匯總,得出物價水平變動幅度以及未來變化趨勢的經濟指標。
CPI雖然能夠客觀反映出當前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商品的物價水平,但其常常與居民對實際價格變動的感受存在一定的差別,這是因為CPI統計的商品種類繁多,反映的是當前物價水平的總體狀況,而居民的實際感受是針對某一類商品而且對價格變化感受存在差異。所謂GDP平減指數,也叫GDP折算指數,是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值。
由于GDP平減指數測量的商品范圍要比CPI測量的商品范圍廣,因此,GDP平減指數更能反映物價水平的總體狀況,但GDP平減指數統計過于復雜,且忽略了進口消費品價格變化,因此在我國通常用CPI來衡量物價水平的變動。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04年至2012年的9年時間里,我國CPI只在2009年呈現下降趨勢,而其他年份都以較快的速度增長。2012年,我國CPI比2011年上漲2.6%,其中農村CPI上漲2.5%,城市CPI上漲2.7%。從單一商品類別上看,2012年食品價格上漲4.8%,煙酒價格上漲2.9%,服裝價格上漲3.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上漲1.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2.0%,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5%,住房價格上漲2.1%。因此,我國當前的物價水平整體表現為通貨膨脹。

表1 我國CPI比上一年漲幅情況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指對某一商品的過度需求,導致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進而引起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由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當前經濟尚未達到充分就業的情況下,過度的需求會使生產者增加工人的供應量及擴大生產,這樣過度的市場需求被增加的供給所補充,雖然不會立即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但生產規模及雇傭人數的擴大造成生產成本的上升,所以這種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是半通貨膨脹;另一方面是在當前社會達到充分就業時,對商品的過度需求使生產者在技術條件的限制下無法繼續投入生產,因此只會引起物價水平的迅速上漲。
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是指由于商品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及人工價格等生產成本上漲所導致的商品價格的普遍上升。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也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產成本的上升,生產成本上升既來源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來源于用工成本的上升,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推動了物價水平的上漲;另一方面是企業家為了追求過高的利潤,使得在商品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由于企業家追求更高利潤造成商品的價格水平普遍上漲。
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在既沒有需求拉動也沒有成本推進的情況下,由于產業結構的不均衡造成物價水平的普遍上漲。這種產業結構的不均衡可能是由地理關系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同部門勞動生產率的不同引起的。由前者引起的結構性通貨膨脹通常是由于一地的商品供給無法被另一地的需求所吸收,進而引起交易成本的上升;由后者引起的結構性通貨膨脹通常是由于不同勞動生產率的企業進行攀比,使得低勞動生產率的企業也有較高的工資水平,進而引起通貨膨脹的發生。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經濟與其他國家的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而其他國家通貨膨脹輸入到我國,造成我國物價水平的上漲。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如原油、糧食等)價格的上升,使得我國進口這些原材料所花費的成本上升,進而導致國內商品價格水平普遍上漲;另一方面,我國長期的貿易順差使我國的外匯儲量大幅度增加,這就變相地增加了我國市場中流通的貨幣量,進而導致國內物價水平的普遍上漲。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物價水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美元、日元等相對貶值,使得以美元以及日元等計價的商品的價格相對上漲,這種商品的國際流動造成我國國內商品價格的攀升;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為了達到使人民幣升值的目的,紛紛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這些國家的“熱錢”投入到我國市場,造成我國經濟的過熱增長,虛假經濟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可怕的通貨膨脹。
我國被譽為“世界的工廠”,制造業生產離不開原材料以及人工的投入,但是由于戰爭以及自然災害,國際原油以及糧食等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致使生產商不得不在原材料上投入更多的成本。另外,隨著勞動力數量的減少以及產業結構的轉變,人工成本也出現了大幅度上漲,而工資易漲不易跌的剛性使得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原材料價格和人工費用的上漲直接推動了我國物價水平的上漲。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開展,對某些商品的剛性需求導致了我國物價水平的上漲。一方面,城市建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這就必然會對鋼鐵、水泥、花卉等產生剛性需求,而這一類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大量的需求只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另一方面,農村居民逐漸向城市轉移,必然會與城市居民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產生競爭,這種供不應求的競爭關系直接導致了我國物價水平的上漲。
在某些情況下,國家的政策措施也會對物價水平產生影響。例如,國家為了扶持一些產業的發展,對其在生產過程中給予一定的補貼,并對某些產品的銷售價格實施保護,使其價格長期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再例如,為了保護員工的利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了最低工資標準,這種標準的實行使得商品的生產成本必然達到一定的高度,進而使我國的物價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
[1]艾建華.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水平影響的傳導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2.
[2]王蕭南.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D].西北大學,2012.
[3]蔡彥.中國輸入性通貨膨脹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2.
[4]張海波,徐慧.我國CPI波動的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9(19).
[5]張小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我國物價水平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