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勇勛,于 利(廣東省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 惠州 516001)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患者中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在所有兒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所占的比重在30%左右,尤其是近些年來,支原體肺炎更是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到兒童的健康發育[1]。為此,回顧性分析臨床診療的40例支原體肺炎患兒及其相關資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40例患兒,男23例,女17例。年齡1~14歲,平均(2.3±1.5)歲。1~3歲者3例,4~8歲者18例,9~14歲者19例。在接受治療前,全組患兒均經過確切診斷并確診為支原體肺炎。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指征:顯效:體溫在3 d時間內恢復到正常,且咳嗽和肺部啰音在7 d時間內消失或減輕效果顯著。有效:體溫在1~7 d時間內恢復到正常,且咳嗽和肺部啰音有所緩和。無效:治療時間內(14 d)癥狀未見好轉,或癥狀反而加重。
1.3 臨床癥狀:主要癥狀表現為咳嗽、咯痰,以刺激性干咳為主,并伴有中等發熱。從兩組患兒來看,表現出單純咳嗽28例,發熱伴咳嗽11例,咳嗽伴胸痛6例,另有20例和13例分別表現出胸部濕羅音和痰鳴音。
1.4 方法:在治療前,分別為兩組患兒進行常規處理,包括止咳、化痰以及退熱等處理工作。完成后再為觀察組靜脈滴注10 mg/(kg·d)阿奇霉素,1次/d,3~5 d為1個療程;另外將20~30 mg/(kg·d)的紅霉素調配成濃度在1 g/L左右的紅霉素,為對照組進行靜脈滴注,2次/d,連續使用7~14 d。并在完成靜脈滴注工作后,對患兒的肺炎支原體抗體進行復查,以及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血沉和肝腎功能等檢查,了解患兒的具體治療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研究采用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技術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對照組在治療時,產生腹痛、惡心和嘔吐等嚴重胃腸道反應的患兒有16例,產生局部靜脈推注疼痛的患兒有5例,觀察組僅有3例患兒產生輕微胃腸道反應,其余未見產生不良反應。經治療,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止咳時間和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等,均得到明顯好轉。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患者中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人們對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情況來看,首選采用靜脈滴注紅霉素方式進行治愈[2]。經紅霉素治療患兒的發熱、咳嗽和咯痰等癥狀能夠得到明顯好轉或減輕,不過容易引起兒童發生腹痛、惡心,以及嘔吐和腹瀉等胃腸道反應,這主要是由于紅霉素會使得胃及小腸的動力快速增強,兒童難以適應而造成的[3]。而且兒童本身的肝功能和腎功能還不夠健全,再加上支原體肺炎復發的可能性大和病程長的特點,若是長時間使用紅霉素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不但會給患兒帶來很大的痛苦,而且極容易損害到患兒的肝功能和腎功能,影響到兒童的身體健康和成長。而采用阿奇霉素靜脈滴注治療,其各項指標則要比紅霉素較為優異。特別是在治療中度及其以上的兒童支原體肺炎,更能夠有效縮短抗感染治療的時間,將其控制在4~6周時間內,而且也減去了經紅霉素治療所帶來的痛苦,便于療程治療的完成。在本組研究中,經阿奇霉素治療有效率達95.0%,優于采用紅霉素治療的80.0%。
經本研究表明,對支原體肺炎患兒肺炎采用阿奇霉素靜脈滴注治療,相對于采用紅霉素靜脈滴注治療來說,不但臨床治療效果更為顯著,且安全、方便,減少了不良反應出現,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鄭君英.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臨床觀察[J].海峽藥學,2013,10(3):1025.
[2] 王衛東.兒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探究140例[J].中國社區醫師,2013,8(7):245.
[3] 趙 萍.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