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華,王 瑞(.陜西省靖邊縣人民醫院,陜西 靖邊 78500;.陜西省第二人民醫院,陜西 西安 70005)
白內障是目前導致致盲最常見眼科疾病之一,占盲人1/2[1]。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是近現代治療白內障新成果,具有傷口愈合快、組織損傷輕、視力恢復好等優點。除此之外,此種手術用時短,且切口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現將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100例白內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后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白內障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齡60~87歲,平均71.5歲。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治療組采用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對照組采用一般白內障摘除術,均排除能影響視力因素。
1.2 方法:治療組先球周麻醉,再在眼球鼻側或顳側作一結膜瓣,以穹窿為基底,灼燒鞏膜淺部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作一中間距角膜緣2 mm、兩端距角膜緣3 mm、大約5~6 mm長的1/2鞏膜層厚的反眉狀切口。使用鞏膜隧道刀分離至透明角膜,大約離透明角膜1 mm處,向前房注入玻璃酸鈉,并環形撕囊,使水充分分離,將外核和內核分開。將內切口擴大至7~8 mm,并再次注入玻璃酸鈉于前房,保護角膜,用線環托住晶體核,動作輕柔的將晶體和線環從切口一同取出。吸出殘存晶體外層核和皮質直至清亮為止,為支撐前房注入玻璃酸鈉,于嚢袋內注入人工晶體,定位旋轉于9點、3點,無需縫合,關閉切口,單眼包扎1 d。對照組則進行常規大切口白內障摘除術[2]。
治療組和對照組均在術后3 d、71周、1個月、3個月進行視力檢查、角膜曲率比較,兩組患者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視力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組術后角膜曲率也明顯比對照組下降明顯。詳見表1。
近年來,眼科手術方式不斷完善,小切口無縫線手術逐漸取代了大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在白內障摘除手術過程中,在初期,尤其要注意以下幾方面:①選擇患者時要有針對性,不能盲目選擇患者,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選擇是否開展手術。②切口位置的選擇要謹慎,這關系到手術的成敗。③手術過程中,不可一味追求小切口而增多操作,使角膜內皮和懸韌帶損傷,產生嚴重的并發癥[3]。

表1 術后矯正視力及角膜曲率比較(x± s)
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手術主的優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與常規手術相比,晶狀體核是利用圈套器將其包裹住取出,因此組織損傷較輕、切口小,防止大切口因擠壓眼球而導致的眼球變形,也減少了玻璃體、虹膜脫出的可能性。②切口是采用鞏膜內外隧道切口,這樣可以使切口閉合性好,此手術可以使前房維持固定深度,能減少前房波動,也減少了玻璃體脫出、脈絡膜上腔出血的可能性[4]。③此手術相對于乳化超聲術,治療費用低,避免發生角膜內皮損傷,切口小,散光小,加快視力恢復。
綜上所述,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用于治療白內障不僅能降低散光、使視力得到盡快恢復,這種手術還具有費用低、安全、組織損傷小等優點,在臨床上應得到廣泛推廣。
[1] 鮑宏偉,郝春鳳.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7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24(6):613.
[2] 吳登雷,石春和.小切口無縫線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52例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29(1):33.
[3] 劉 平,閆 海,王 新.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2,20(1):59.
[4] 何 偉,徐 玲,張 欣.適合中國國情的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內障切除術[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5,2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