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穎(江蘇省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蘇 淮安 223000)
腦血栓是由于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常見病,多發于老年人群體,且以男性居多。腦血栓會導致腦血管的缺血,給患者帶來無限的痛苦。人類社會進步迅速,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導致人們生活壓力劇增,影響到心腦血管,易引發相關疾病。腦血栓在臨床上的表現一般為口眼歪斜、言語不清、感覺遲鈍、無法正常運動等,發病過于嚴重的患者會進入深度昏迷直至死亡。很多老年腦血栓患者在患病后無法說話、日常運動受阻,身體機能受到嚴重損害,突如其來的病癥使老年人無法接受,因此會出現急躁、焦慮等心理疾病[1-4]。這些心理問題對患者的身體恢復有很大的不良反應,甚至有可能造成病灶反復,形成惡性循環。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總結,并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100例,同時患者均排除了心臟、肝臟和腎臟疾病。男60例,平均年齡72.4歲,女40例,平均年齡68.7歲。這些患者中有38例曾經患有腦血栓家族病,有20例曾患有心率失調或冠心病,30例為高血壓患者,只有12例患者沒有上述病癥。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心理特征分析和護理: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和觀察,可知,雖然他們在不同的觀察中呈現出了不同的特征,有很明顯的個體差別,但是患者的心理活動有特定的規律,本院根據這些規律,采取了一些對應的護理方式。
1.2.1 患病初期的焦慮感: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初患腦血栓,對醫院周遭環境不熟悉,且身邊無法一直有家人陪伴,導致老年患者心情焦慮。采取措施如下:護理人員熱心與老年患者交談,態度親切、溫和,要給老年患者家的溫暖,消除老年患者初到醫院的不安和恐慌。
1.2.2 患病中期的急躁感:患者由于癱瘓、肢體活動不便而長期臥床,致使生活規律打亂,目睹常人行走即會產生急躁感,且臥病在床,例如穿衣服、起床、洗漱和進食等都無法完成。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就要活躍病房氣氛,幫助患者排憂解難,消除焦慮和急躁,協助他們進行日常生活的自理,減輕老年人的心理負擔,比如陪同上廁所或者擦洗身體等。
1.2.3 患病后期的依賴感:在治療完成后,患者的病情有所穩定或好轉,但是由于入院治療期間有醫生的長期護理,已經對這種護理產生了依賴感,這種情況在觀察對象中占多數。采取措施如下:多鼓勵患者的家人和朋友探望并陪護患者,多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勵,幫助患者脫離依賴性,達到最終的痊愈。
通過1個療程的治療和精心護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較滿意,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綜上所述,腦血栓的發病較為遲緩,早期病理較輕,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尤其是針對老年人而言,最后會苦不堪言。老年患者身體素質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高,我院先對其進行系統觀察,分析造成老年患者心理障礙的原因,然后根據相關特征進行護理。例如通過交談和鼓勵,使患者擺脫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等。只要抓住老年腦血栓患者的心理訴求點,就能引導他們做好康復,樹立積極向上的觀念,對治愈疾病和進一步康復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 劉宇心,宋 宇,魏 然,等.老年腦血栓的綜合護理[J].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13,19(1):127.
[2] 嚴 兵,馮建莉.腦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吉林省電力醫院,2012,12(10):639.
[3] 蔣燕萍.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甘肅省衛生學校,2004,22(1):22.
[4] 常 靜.探討和總結腦血栓患者的安全護理經驗[J].高平市人民醫院,2013,3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