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虹,俞春松 (浙江省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浙江 嘉善 314102)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具有一定隱匿性、可逆性,因此,尋找早期標志物并對早期腎損害作出評價顯得尤為重要[1]。1985年Grubb首先報道了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BelMln cystatin C,Cys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 RBP)與腎小球濾過功能和腎血流量相關密切,可以作為評價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指標[2]。本文通過對CysC和RBP的實驗室檢測,進一步論證它對腎臟損害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健康對照組60例,篩選本院體檢中心肝腎功能正常的健康體檢者(未發現甲狀腺功能異常、高血壓及糖尿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0~69歲,平均38.91歲。
病例組:根據WHO同年被診斷標準確定為糖尿病的住院患者96例,并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全身性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并發癥和服用腎損害藥物,其中男45例,女51例,年齡32~80歲,平均52.3歲。
1.2 試劑和儀器:測定儀器采用雅培C1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胱抑素C采用浙江康特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校準品、質控品由該公司提供。視黃醇結合蛋白(RBP)采用上海北加生化試劑公司生產,校準品、質控品由該公司提供。
1.3 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3000 r/min(離心半徑12 cm),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按操作程序上機檢測。同時檢測質控血清。質控結果在控時,進行樣本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1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ysC、RBP含量比較:見表1。
2.2 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RBP相關性:r=0.63。
2.3 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RBP和CysC+RBP的陽性率比較:見表2。

表1 正常對照組與糖尿病患者組血清CysC、RBP水平比較(x±s)

表2 血清CysC、RBP單獨檢測及聯合檢測結果對糖尿病腎損害患者的陽性率
糖尿病為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一旦并發糖尿病腎病的病死率為非糖尿病腎病的30倍,而且全球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患者仍在逐漸增加,估計到2015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可達6000萬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糖尿病腎病是唯一有效的辦法。血清胱抑素C(Cys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RBP)作為早期腎損害的早期標志物近年來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CysC是一種低分子量的非糖基堿性蛋白,在人類大多數組織中能穩定表達。以其分子量小,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并在近曲小管幾乎被完全重吸收,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環中去,同時腎小管也不分泌此物質,是較為理想的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內源性標志物而受到臨床重視[3]。而體內絕大多數RBP與視黃醇結合為視黃醇-RBP復合物(holo-RBP),holo-RBP可與甲狀腺素轉運蛋白結合,形成大分子物質,不被腎小球濾過;而剩下的游離RBP可部分經腎小球濾過。RBP本身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在體內的含量相對恒定,當腎臟疾病導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時,血中RBP以各種形式貯積而濃度升高。因此,血RBP是診斷腎臟濾過功能受損的敏感指標[4]。
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RBP之間有較好的相關性,從表1可以看出,血清CysC和RBP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CysC和RBP可作為腎功能損傷的評價指標。而從表2可以看出,單項檢測最高陽性率67%,雙項檢測最高陽性率84%。本文結果表明,血清CysC和RBP的聯合檢測大大提高了陽性率,且檢測方法快速、簡便,對早期預測、早期治療糖尿病腎損害有較大的實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湯樹慶,陳雪功.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8,14(1):37.
[2] Grubb A,Simonsen O,Sfeit G,et a1.Semm concentration of cystanC,fator D and B2一 miroglobulin a8 a measuIe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J].Acta Med Seand,1985,218(5):499.
[3] 張 磊,宮 健,胡 昭,等.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敏感指標血清γ球蛋白血清胱抑素C[J].臨床薈萃,2003,18(12):715.
[4] Ziegelmeier M,Bachmann A,Seeger J,et al.Serum levels of adipokine retinol-binding protein-4 in relation to renal function[J].Diabetes Care,2007,30(10):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