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湖泊眾多,中國是多湖泊國家,例如西湖、白洋淀、太湖、鄱陽湖……稱謂也有很多,如湖、泊、池、蕩、淀、漾、泡、海、浣、洼、潭、塘、澤等。不同的地域還有各自的特色稱謂,比如在青藏高原的納木錯,這兒的“錯”表示湖;內蒙古西部的烏梁素海,這兒的“海”表示很大的湖泊;而新疆的艾丁庫勒,就是艾丁湖,意為“月光之湖”。
這么多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那么,湖泊究竟有多少種?讓我們從地質成因上去看一看。
構造湖
大家熟知的洞庭湖、鄱陽湖等就是屬于構造湖,通常是由于局部地殼下凹形成的湖盆貯水而成,它們的外形很不規則,規模一般較大。還有的構造湖如云南的滇池、東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等,是沿地殼運動產生的斷裂下陷而形成的,一般都比較狹長。
火山口湖
中國長白山天池就是火山口湖,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湖盆貯水而形成的,湖盆為火山口,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2012年第5期《少年科學》的《傳說中最藍的湖》所講的,也是屬于火山口湖。
冰川湖
北美的五大湖就是冰川湖。這種湖泊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洼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如中國新疆阜康天池等。
堰塞湖
中國黑龍江的五大連池就是堰塞湖,它是由于火山噴出的巖漿阻塞了納漠爾河的支流,而后形成了五個串珠狀的湖泊,合稱五大連池。此外,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也會截斷水流,積水成湖。
河成湖
內蒙古的烏梁素海原本是黃河的河道,后來黃河改道向南,這北面被廢棄的一段就成了封閉的、彎曲的湖泊,形狀就像是農民犁地時套在牛頸部的農具——牛軛,所以,人們形象地把類似烏梁素海的這類湖稱為牛軛湖。還有的湖泊是由于河道發生淤塞、積水后形成的,例如白洋淀、洪湖等,也屬于河成湖。
風成湖
中國甘肅敦煌附近美麗的月牙湖,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它是由于大風長期侵蝕沙漠造成一片洼地,而后匯水形成了湖泊,這樣的湖泊稱為風成湖。
海成湖
浙江杭州的西湖,在數千年前,原本是一片淺海海灣,后來由于海潮和錢塘江攜帶的泥沙不斷在附近沉積,結果使得湖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最終變成了今日的美景,這樣的湖泊稱為海成湖。
人造湖
著名學府北京大學校園內有一個面積不大的美麗湖泊,人稱“未名湖”,它是人工開挖并蓄水而成,這即是人造湖。此外,中國長江三峽大壩修建之后,“高峽出平湖”,三峽水庫也就成了舉世聞名的人造湖。
湖泊是內陸洼地中相對靜止、有一定面積,不與海洋發生直接聯系的水體。正如地球一直在運動,生態環境也在不斷變化,湖泊不會一成不變。例如,然烏湖就是一個很年輕的湖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而若干年后然烏湖將會如何變化,這非常難說。
所以,我們只能看一看主要的幾種湖泊,而這些湖泊隨著時間的變遷,隨著地球的運動、人類的活動,以及來自河流、地下水、風、冰川和火山作用夾帶的各種物質長期沉積,湖盆可能被沉積物填滿,湖泊就會漸漸消失,或者演變為沼澤。而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新的湖泊可能又出現了。
然烏湖屬于哪一種
然烏湖比較特殊,因為它的形成原因有兩個:首先由于三座大山的互相頂撞,造成地質斷裂而形成“然烏河谷”,這具有構造湖的形成特點;接著由于一次山體崩落阻塞而成,因此然烏湖屬于一種堰塞湖。但它帶有構造湖的形成特點,說它是構造湖,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