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了,我們天天都要洗澡。可是,我們常常覺得天天洗啊洗的,怎么還有那么多泥?
夏天洗澡,有時叫沖涼
夏天天氣太熱,我們喜歡用比較涼的水沖一沖,一方面能沖去汗水,另一方面也能使體表溫度降下來。既然叫沖涼,那么,沖一下,涼快即可,不必搓泥了。
只要活著,身體就會有泥
人的皮膚由表皮、真皮、皮下脂肪三部分組成。其中,我們能用肉眼看到的是表皮。它就像不停運轉的工廠一樣制造細胞,新生細胞往上移,把老的細胞擠出去,被擠出去的、無家可歸的細胞,就會堆積在上面死去,就像“長江后浪推前浪”。
死去的細胞先是變硬,然后在表皮層的外面形成15到40層的角質層。身體的污垢,也就是我們說的泥,主要就是由角質層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空氣中的灰塵,還有我們自身的汗水組成的。因此,只要活著,泥就會不停地產生,因為新生的表皮細胞慢慢變老、死去,這個過程在人死之前是不會停止的。
泥有真假
洗澡剛開始搓的時候,可能有黑黑的泥,但后來只能搓出白白的泥了。其實,黑色的泥才是真正的污垢,是脫落的死細胞、皮脂、灰塵、汗水等混合起來的。這些死細胞,在我們撓癢癢,甚至睡覺時也會脫落,一分鐘能自動脫落三四萬個呢。
那么,那些白色的泥是什么呢?
我們前面說了,角質層有15到40層。外面幾層會自動脫落的就變成洗澡時黑色的泥,而里面幾層的緊緊貼著表皮的角質層,其實是對人體有益的,它們保護著人體皮膚不受傷害,是天然的護膚霜,這幾層的角質層,就是你看到的白色的泥了。
白色的泥是天然“護膚霜”
這些白色的泥,可以有效防止細菌進入體內,還可以防止表皮下的真皮的水分過度蒸發,從而使我們的皮膚又嫩又滑,它們是皮膚的天然“護膚霜”。
如果我們洗澡時搓得太厲害,把白白的泥都搓出很多來,皮膚就會變得干干的,甚至發紅、發癢,還可能得皮炎呢!
洗澡小貼士
1. 不要使用較硬的毛巾和搓澡巾,不要搓得太狠哦。
2. 香皂和沐浴液不要用太多,用后要沖洗干凈。
3. 洗澡次數不易太多。如果僅僅為了涼快些,就只要用水沖一沖,擦干就可以了。
4. 水溫不宜太高,38℃左右即可。
5. 洗澡時間不要太長,不宜超過30分鐘。
特別提醒
打雷時,不要洗澡
打雷時洗澡有危險。水是導電的,雷電可能會順著管道傳過來。
剛吃過飯和空腹不宜洗澡
剛吃完飯,人處于飽腹狀態,消化系統開始忙碌地工作,大量血液流向胃腸道,幫助其“工作”。若此時洗澡,不利消化,還加重心臟負擔。而餓的時候洗澡,可能會因血糖較低而出現暈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