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軍
深圳市光明新區人民醫院麻醉科,廣東深圳 518000
近年來,婦產科剖宮產率呈逐年增多的趨勢,若在圍術期處理不當,易引起多項并發癥[1]。腰麻下剖宮產手術中,低血壓有高達70%的發生率,可導致產婦出現嘔吐、惡心癥狀,誘發盤胎剝離,甚至引起死亡;且使胎兒發生酸中毒、窒息、呼吸窘迫、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會出現胎死宮內的嚴重后果[2]。故有效地控制低血壓,對確保剖宮產術中的母嬰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60例,按P1組、P2組及C組各20例劃分,P1、P2組給予不同劑量的去氧腎上腺素應用,與C組行等量生理鹽水應用的產婦進行對照,對三組臨床資料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共60例,均為擇期行腰麻下剖宮產術,足月單胎妊娠的孕婦,年齡19~34歲,ASA評分為Ⅰ級或Ⅱ級,孕周為37~42周。肝功能術前檢查無異常,胎兒篩查無異常,無心肺疾患史。排除胎兒發育異常者、心腦血管疾病者,產婦高血壓者、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者、椎管內麻醉禁忌證者及仰臥位有低血壓綜合征出現者。隨機將產婦分為P1組、P2組及C組各20例,三組在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給予0.5%布比卡因2.5 mL于蛛網膜下腔注入,行鞘內注藥后給予不同劑量的去氧腎上腺素靜脈泵注,P1組為150 μg,P2組為300 μg,C組為3 mL的等滲生理鹽水。泵注速率為1 mL/min。若產婦術中有低血壓癥狀發生,需給予去氧腎上腺素100 μg追加應用。
對產婦HR、SBP、DBP進行監測并記錄,對新生兒Apgar評分進行記錄。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13.0版,組間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 <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入室后的相關指標加以對比,C組DBP、SBP在行腰麻操作后1、5 min呈明顯降低表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P1組及P2組變化不明顯。P1組、P2組在腰麻實施后1、5 min和開展分娩前1 min HR水平呈顯著減慢表現,而C組僅開展分娩操作前1 min呈減慢表現(P < 0.05)。P1組出現高血壓產婦1例,P2組出現高血壓產婦3例。治療后1 min新生兒Apgar評分三組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P1、P2組5 minApgar評分顯著高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表2,表3。
表2 三組產婦術中HR變化比較(±s)

表2 三組產婦術中HR變化比較(±s)
注:*P<0.05。
組別 基礎值 腰麻后1min 腰麻后5min 分娩前1min P1組 90.5±19.1 88.5±20.2* 81.6±15.7* 73.8±9.4*P2組 90.2±19.2 88.6±20.1* 82.5±16.4* 72.7±8.9*C組 90.3±14.6 89.4±14.6 90.2±14.3 84.6±15.8*
表1 三組不同時間點SBP、DBP比較(±s)

表1 三組不同時間點SBP、DBP比較(±s)
注:*P < 0.05。
組別 SBP(mmHg)DBP(mmHg)麻醉前 麻醉后1 min 麻醉后5 min 麻醉前 麻醉后1 min 麻醉后5 min P1組 122±8 110±10 120±8 72±8 72±5 70±8 P2組 119±9 112±9 120±7 72±7 71±8 70±7 C組 121±6 94±10* 97±8* 72±9 65±4* 67±6*
表3 三新生兒的Apgar評分對比(±s)

表3 三新生兒的Apgar評分對比(±s)
注:*P <0.05。
組別 1min Apgar評分 5min Apgar評分P1組 5.7±0.8 9.5±0.4*P2組 5.7±0.6 9.4±0.9*C組 5.6±0.7 8.7±0.5
臨床剖宮產麻醉過程中,在處理不當的情況下,低血壓有較高的發生機率,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會導致產婦出現循環衰竭而死亡,或造成胎兒缺氧,新生兒窒息,甚至胎死宮內[3]。故積極防治剖宮產手術實施過程中低血壓的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防治低血壓的措施較多,如對體位進行調整,實施麻醉操作前行擴容處理,減慢注射局麻藥的速度、減少麻醉藥物用量、對下肢靜脈行繃扎操作等,但以上方法均不能有效降低低血壓的發生率,需在手術過程中給予血管收縮藥物應用[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入室后的相關指標加以對比,C組DBP、SBP在行腰麻操作后1、5 min呈明顯降低表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P1組及P2組變化不明顯。P1組、P2組在腰麻實施后1、5 min和開展分娩前1 min HR水平呈顯著減慢表現,而C組僅開展分娩操作前1 min呈減慢表現(P < 0.05)。P1組出現高血壓產婦1例,P2組出現高血壓產婦3例。治療后1 min新生兒Apgar評分三組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P1、P2組5 minApgar評分顯著高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其原因為腰麻低血壓通常為靜脈擴張引起,其作用機制為交感神經受到廣泛阻滯。去氧腎上腺素對血管可起到直接收縮作用使血壓水平升高,為純α受體激動藥,在防治腰麻低血壓中起效快、可及時準確的對血壓變化進行調控,作用時間短,較適合靜脈泵微量泵入[5]。去氧腎上腺素對產婦的血壓可起到有效的維持作用,使嘔吐、惡心的發生機率顯著降低,且避免了胎兒酸血癥的發生[6]。使新生兒Apgar評分得到明顯改善。
綜上,腰麻下剖宮產術中采用小劑量去氧腎上腺素靜脈注射具有較好的可控性,起效快,對產婦低血壓可有效糾正,同時對胎兒及產婦造成的影響較小,在產科麻醉低血壓的處理中效果顯著,為母嬰安全提供了保障。
[1] 黃紹強.預防剖宮產腰麻后低血壓的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88-90.
[2] Ngan Kee WD,Khaw KS,Lau TK,et al.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omparison of phenylephrine versus ephedrine for maintaining blood pressure during spinal anaesthesia for non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J].Anaesthesia,2008,107:1319-1326.
[3] 尹泓,夏瑞,毛慶軍,等.小劑量去氧腎上腺素對縮宮素致剖宮產術患者心血管反應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30(5):630-631.
[4] Dyer RA,Butwick AJ,Carvaiho B.Oxytocin for labour and caesarean delivery:implications for the anaesthesiologist[J].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1,24(3):255-261.
[5] 魏春燕.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急診剖宮產中應用的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24-25.
[6] Tanaka M,Balki M,Parkes RK,et al.ED95 of phenylephrine to prevent spinal-induced hypotension and/or nausea at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J].Int J Obstet Anesth,2009,18(2):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