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榮,宋麥玲 (陜西省周至縣人民醫院,陜西 周至 710400)
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筆者將100例宮口開大3 cm后孕婦因宮縮疼痛精神過度緊張、拒絕試產的孕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治療組給予靜脈推注5%葡萄糖溶液20 ml加654-2針10 mg以加速產程進展、減輕孕婦生產痛苦、降低剖宮產率,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患者100例,年齡19~30歲,胎兒體重3 000~3 500 g,宮口開大3 cm進入活躍期,排除明顯的頭盆不稱、骨盆狹窄、胎兒窘迫等有剖宮產指征的產婦,選擇有試產條件、經解釋患者愿意配合的初產婦,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
1.2 方法:兩組宮縮均間隔約3~4 min,持續約30~40 s,其中治療組給予靜脈推注5%葡萄糖溶液20 ml加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10 mg,嚴密觀察產程進展、產后出血量。
兩組陰道分娩觀察比較、剖宮產產婦剖宮產指征及例數詳見表1和表2。

表1 陰道分娩觀察比較

表2 剖宮產產婦剖宮產指征及例數[例(%)]
從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在產程進展中宮口擴張顯著加快,第一產程明顯縮短,加速產程進展,縮短總產程,產后出血量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宮頸裂傷例數明顯高于治療組。從表2可以看出治療組的剖宮產率為16%,且剖宮產指征多為胎方位不正、頭盆不稱(約占80%),因產程停滯、延長而剖宮產的相當少(約占20%),而對照組剖宮產率為46%,因胎方位不正、頭盆不稱而手術的僅占20%,因產程停滯、延長而手術的卻占56.7%,因不能忍受宮縮痛而剖宮產的比例也較治療組高,占2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分娩疼痛是每一位產婦必須面對又無法代替的痛苦,而每一位產科醫生不僅要減輕產婦痛苦,還要減少甚至杜絕發生并發癥。在產程中應用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具有外周抗M膽堿受體作用,主要解除平滑肌痙攣,本組資料用于解除子宮頸平滑肌的痙攣,使其松弛變軟,宮口易于擴張,加速產程進展,減少產婦分娩痛苦,降低因產程延長、停滯和宮縮痛而導致的剖宮產,效果顯著。鹽酸山莨菪堿注射液靜脈注射后1 ~2 min起效,很快自腎排出,T1/2 約40 min[1]。產后常規靜脈滴注縮宮素10~20 U,觀察應用山莨菪堿注射液后對產后出血、子宮復舊無明顯影響,值得臨床推廣。少數產婦靜脈推注山莨菪堿注射液后可出現口干、皮膚潮紅、視力模糊、排尿困難、輕度心慌、心率快等,一般停藥1~2 h癥狀消失,無需特殊處理。
[1]姜云清.山莨菪堿縮短第一產程活躍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06,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