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秘書長劉美菊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正規渠道進口的奶粉,質量也是依據中國標準,如不符合標準,就被認定為不合格產品。
生產國產嬰兒乳粉的原料是過關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政府和企業加強了對原料基地的整頓和改革。對奶站進行全面整頓,實施許可證管理制度,關閉不符合要求的奶站;運奶車輛實施準運證制度;原料乳進廠批批檢驗。
進口奶粉通過正規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都要符合中國的產品標準,就必須按照中國的標準來生產,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日本的嬰幼兒奶粉中不會添加碘,這樣的奶粉則有可能不適合國人體質。
消費者對于乳制品質量問題的零容忍是可以理解的,乳制品質量如何應由專業的檢測機構決定。社會上一些不符合事實的謠言誤導了消費者。比如前些年曝出來國產奶粉有雌激素的問題以及皮革奶、老酸奶的問題等都是失實的。檢驗人員通過精密的檢測設備檢測出來的結果最能說明產品質量的好與壞。但是相信與否,由消費者來決定。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近日,廣州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會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在題為《轉變發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專題報告中指出:南沙新區是未來十年廣州保持經濟高增長的重要支撐點。
王一鳴認為:,經歷奧運、世博后,北京、上海都面臨投資明顯減少的問題。“亞運后的廣州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但廣州有別于北京、上海的一個不同點是南沙新區,“南沙新區建設,是未來十年廣州得以保持投資高增長、經濟高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債務規模提高以后,對投資當然有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要創新更多的投資融資渠道,即便是基礎設施建設,政府也不要“包打天下”。
會上,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小結時提出,“要讓廣州的市場更有活力。”他表示,一方面要壯大市場主體,讓更多企業在廣州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開放民間投資領域,要降低門檻,打破玻璃門,打破彈簧門,讓民間投資進入戰略性主導產業、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