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迎潘 賈曉珍 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經濟學家Romer(1990)[1]在動態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將創新、研發與內生經濟增長聯系起來,成為熊彼特增長理論的早期雛形,他認為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內生的研發和創新。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學者通過修正一些關鍵性的假定來彌補原有模型的缺陷,促使熊彼特增長理論不斷向前發展。Funke and Strulik(2000)[2]在水平創新模型中加入人力資本積累因素,得出經濟增長水平依賴于人力資本生產效率和創新回報率的結論,他們認為人力資本生產效率較高而創新回報較低時的,該經濟符合Uzawa-Lucas經濟的特點。Papageorgiou (2006)[3],Horri (2007)[4],嚴成樑(2009)[5],孫誠(2010)[6]等也對此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本文在完全內生熊彼特特增長理論的框架下,引入資本積累因素進行理論模型的修正,并用它來解釋福建地區經濟增長的相關特征,從而為福建地區的經濟增長提供幾點有益的結論和政策建議。
這里引用模型來說明修正的完全內生熊彼特增長理論幾個特征。假定如下的總產出函數:

其中,c為消費,ρ為時間偏好率常數,σ為相對風險厭惡系數,τ為時間,
(c1-σ-1)/(1-σ) 為不變相對風險厭惡效用函數。對物質資本、人力資本、技術創新進行假定和計算得出各自的增長率為:

其中,A是最先進的中間產品部門的生產率,λ是生產率參數,λ>0,r是利息率,B是技術進步率,N是經濟規模,H是用于科學研究部門的人力資本,K是物質資本,a是一個參數,用于衡量中間物品對最終產品的貢獻程度,反面衡量中間商的市場壟斷勢力,x(i)是指對中間物品的消耗率。A0、和 H0K0已給定。
在上述給定的約束條件下,本文構造拉格朗日函數F(或廣義的漢密爾頓函數)

其中,ε、和u v為約束條件對應的“乘子”,對自變量分別進行求導得出:

其中,gp是社會最優均衡的增長率,一個正的經濟增長率要求(BNλInr)1/2> ρ,TVCs暗示(BNλInr)1/2< ρ/(1-σ),所以gp必須滿足0<gp < ρ/(1-σ),該公式表明,經濟增長率依靠于創新和資本積累。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和資本積累有益于經濟的增長。
根據前文的理論分析,本節選取了3個指標來解釋福建地區的經濟增長: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創新。本文的研究限定在1987~2012年,數據來自福建統計局網站和中經網統計數據庫。本文對于物質資本的測度運用如下算公式:

其中,tP為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Kt為第t年年末實際資本存量,It為第t年名義投資,δ為折舊率。根據張軍(2002)與(2004)[7-8],本文將資本產出比設為3,折舊率設定為5。工人的受教育年限來測定人力資本,技術專利的申請數來衡量創新。

表1 平穩性檢驗結果

表2 Johansen協整檢驗結果
注:D為差分算子,L表示取對數,檢驗形式一律為帶常數項,無時間趨勢項,滯后9階。GDP指總產值,WZ指物質資本,RZ指人力資本,CX指創新。
檢驗結果表明,解釋變量經過對數變換后仍為非平穩變量,但是其序列都是I(1)序列。因此,在建立VEC時對解釋變量時間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后建模。本文根據LR、AIC和SIC準則得出VEC(2)為最優滯后階數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運用Johansen法進行協整檢驗,以判斷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創新和總產值之間是否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關系。從表2得知,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創新和總產值之間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關系。
在上文中已選取VEC(2)為最優模型,進一步采用滯后結構檢驗發現,VEC(2)模型AR特征多項式根均落在單位圓之外,表明該模型很平穩。

圖1 脈沖響應函數

圖2 方差分解
從圖1可以看出,物質資本對總產值有一個正的沖擊,且在第1~2期達到最大值,之后響應幅度逐漸減弱,并在第5期開始表現為負面的作用。人力資本對總產出的沖擊在第5期時達到最大值,而后迅速下降并在第6期呈現負的沖擊影響,然后又呈現正的影響趨勢,最終其影響趨于0。創新對總產值一直保持負的沖擊影響并且在第7期后其影響基本保持為0。從圖2可以看出,物質資本積累對產出的貢獻程度最大,當期達到20%,長期則穩定在40%左右。其次是人力資本積累,在第5期達到最大值14%。創新的貢獻率最低,當期對產值的影響基本為0,直至第4期才迅速上升并在以后的一段時期里保持在3%左右的穩定水平。與物質資本貢獻不同的是,人力資本積累和創新對產出的貢獻程度一開始就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并且在第5期后貢獻度才開始下降,人力資本積累上升的速度比創新快,幅度大??傊?,以上的分析說明了現階段資本積累對總產值的作用最為顯著。

表3 格蘭杰因果檢驗的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資本積累是總產值的格蘭杰原因,且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聯合起來也是總產值的格蘭杰原因,而創新對總產值沒有顯著的影響。這表明,福建地區當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靠資本積累的拉動作用。
根據實證分析可以得出,福建地區當前的經濟增長階段比較接近Uzawa-Lucas經濟的特點,即主要依靠人力資本積累來實現經濟的增長。因此,為了提高創新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我們應該采取以下兩大措施:首先,增加科研投入,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創新能力。只有不斷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推動福建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其次,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積極培養、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強人力資本投資。高素質勞動力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將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到生產領域,進一步改變本省的要素稟賦。
[1] P.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
[2] Funke M.and H.Strulik.On Endogenous Grow th with Physical Capital,Hum an Capital and Product Variety[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0,44(3):491~515.
[3] Papageorgiou C.and F.Perez-Sebastian.Dynamics in a Nonscale R&D Grow th Model with Human Capital:Explaining the Japanese and South Korean Development Experiences[J].Journal of Economics Dynamics and Control , 2006,30(6):901~930.
[4]Rivera-Batiz L.and P.Romer.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ndogenous G row 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7,109(3):573~591.
[5]嚴成樑,龔六堂.熊彼特增長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學(季刊),2009(4):1163-1173.
[6]孫誠.政府激勵、熊彼特創新與經濟增長[J].世界經濟情況,2010(2):73-76.
[7]張軍.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經濟研究,2004(10):35-44.
[8]張軍.資本形成.工業型與經濟增長:中國的轉軌特征[J].經濟研究,2002(6):3-13.
[9]Lucas.R.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10]戴維·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第二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