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華艷
湖南省兒童醫院心血管內科,湖南長沙 410007
先心病患兒由于血管循環功能出現障礙,因此患兒病情危急,需要盡早對患兒進行手術治療[1]。但由于患兒年齡尚小,因此患兒依從性較差,對治療的配合程度較差,從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為此本院將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對危重先心病患兒采用術前訪視及術后護理的配合方式進行護理,患兒術后康復效果理想,現對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擇期先心病手術治療的患兒45例為研究對象,患兒均為術中及術后需要行左心房壓力監測的患兒,且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其中男性患兒28例,女性患兒17例,患兒年齡為1~5歲,平均年齡為(3.42±1.24)歲,患兒體質量為8~15 kg,平均體重為(12.3±2.8)kg。術后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兒分為觀察組23例及對照組22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平均體重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采用0.1mg/kg咪達唑侖、0.1mg/kg的芬太尼、1.5mg/kg的丙泊酚、0.1mg/kg的維庫溴胺進行誘導麻醉,并對患兒進行氣管插管,插管半小時后對患兒泵注4~6mg/kg的丙泊酚、8mg/kg的芬太尼、10mg/kg的阿曲庫胺,每隔1 h注入0.1mg/kg氟哌利多。患兒麻醉后采用新標記方法行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成功后,對患兒應用血管成形術介入治療,患兒使用1~2 mm的穿刺針,通過穿刺進入人體淺動靜脈區,進入人體血管系統中,并在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將導管送至患兒病灶所在的位置,并通過血管造影劑,了解病灶情況,在血管中對病灶進行治療[2]。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患者無嘔吐、惡心、一次性順利置入胃管,重插為不成功。術后對兩組患兒采用VAS評分表進行評分,根據疼痛程度依次分為0~10分,其中0~3分有輕微疼痛,可以忍受,不影響休息。4~6分疼痛影響休息,應給與一定的處理,7~10疼痛難以忍受,影響食欲,影響睡眠。
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患兒術后進入到普通病房后應嚴密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持續對患兒實行心電圖觀察,每半小時測定患兒心率及心律的變化,并留意患兒是否出現并發癥或術后感染的情況。患兒術后應絕對臥床休息,采用彈力繃帶對患兒手術切口進行包扎,嚴密觀察肢體足背的皮膚顏色、溫度及波動情況,防止患兒傷口因包扎不嚴而出血,一旦發現異常,需立刻進行處理。②合理應用抗生藥物:患兒術后當天應開始給患兒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防止患兒出現圍手術期的感染。同時術后應密切留意患兒是否出現各種并發癥,對于存在異常的患兒應第一時間向醫生反映以便第一時間采取措施。③保持患兒呼吸順暢:患兒手術后頭偏向一側,取平臥位,護理人員及時對患兒鼻腔及口腔內的嘔吐物以及周圍血液進行清理。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術前訪視,具體訪視內容如下:①觀察組患兒術前1d接受手術室護士的訪視,對照組患兒則由病發護士對其進行常規術前指導;②手術室護士術前1天收集患兒臨床資料,包括查閱病歷、醫療,并向主管醫護人員了解患兒的基本情況;③針對家屬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應做好相應的解析,減輕家屬焦慮及抑郁的情緒,同時應注意說話的語氣,應盡量做好說話溫柔、和諧。④在院方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讓患兒到手術室熟悉環境、布局以及各種儀器設備,消除患兒的焦慮感及對手術環境的陌生感。⑤與患兒進行溝通及接觸,與患兒共同游戲,并為患者講故事,與患兒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讓患兒對其產生信任感。⑥對患兒家屬做好思想工作,讓患兒家屬充分了解相關的知識,減輕或消除焦慮、緊張心理,使患兒在平靜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
觀察組患兒置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配合程度分析 [n(%)]
術后對患兒行VAS疼痛評分,觀察組患兒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而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術后疼痛、住院時間、家屬滿意度分析 (s)

表2 兩組患兒術后疼痛、住院時間、家屬滿意度分析 (s)
?
心導管檢查及心臟介入治療屬于微創手術,手術安全性較高,患者術后并發癥較低,但由于嬰幼兒年齡尚小,患者依從性較差,加之患兒病情嚴重,基礎狀態較差,從而增加患兒手術風險[2]。通過術前訪視,可促進與患兒間的感情,減少患兒焦慮、不安引起的哭鬧情緒,增加患兒配合度,由于心臟手術術后需要對患兒插管,如患兒不配合可導致置管失敗,增加患兒并發癥發生風險。由于危重先心病患兒年齡尚小,患兒對家屬的依賴程度極重,家屬的治療態度及信心直接影響患兒的情緒,因此術前訪視除了與患兒建立友好的關系外,同時也需要對患兒家屬進行心理疏導,講解先心病的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及注意問題,讓患兒家屬對手術治療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減少患兒家屬焦慮、不安的心情,同時讓家屬勸服患兒配合手術治療,讓患兒能順利完成手術[3]。術后加強對患兒生命體征的觀察,能及時發現患兒存在的問題,通過合理應用抗生藥物能降低患兒術后感染的風險,減少患兒由于感染引起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4]。保持患兒呼吸順暢可避免患兒出現窒息,術后對患兒進行飲食指導可及時補充患兒營養,有利于患兒身體恢復。通過對危重先心病患兒實施術前訪視并配合術后常規護理,能有效提高患兒配合程度,改善患兒心功能,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患兒家屬滿意度。
[1] 張珩.新生兒危重先心病的圍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1(5):451-452.
[2] 李娜,張潔,楊曉婷,等.84例2歲內10kg以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刊,2012,3(8):465-466.
[3] 蘇黎蘭,柴晶,高玉萍,等.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術后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11,9(3):412-413.
[4] 吳建,李正錫,黃代希,等.危重先心病患兒心導管檢查及介入治療的護理配合[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2(8):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