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磊
胃癌是當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之一,其致死率居惡性腫瘤第2位。胃癌很難在發展苗頭初期被意識到或診斷出來,據研究,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入院就診時就已經進入進展期,具有不可逆性,即使進行全胃切除術,5年后的生存率也僅為30% ~45%[1]。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加強對胃腸疾病患者的胃鏡檢查及病理送檢,對預防胃癌和進行胃癌早期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操作實踐來看,胃鏡檢查結果與醫師的專業性和技能、胃癌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送檢標本大小及取材等密切相關,因此胃鏡活檢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研究。筆者在此結合實例通過比較胃鏡活檢與手術切除標本病理檢查的比較研究,來探討胃鏡活檢在胃癌確診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確診并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胃切除術治療,術前進行胃鏡活檢。具體資料為:男43例,女33例,年齡26~81歲,平均年齡(58.51±2.6)歲;臨床癥狀為:上腹痛51例,上腹脹43例,上消化道出血38例,胸骨后不適29例,貧血12例;病發部位為:賁門小彎側26例,胃體25例,胃角12例,胃竇8例,胃底5例。胃病史<5年者41例,≥5年者35例,其中有胃癌家族史者10例。本組入選患者均無胃部手術史。
1.2 病理檢查方法 所有病例胃鏡活檢及外科病理檢查均規范取材,病灶直徑在1 cm以下者全部取材,1 cm以上者可部分取材。進行常規石蠟包埋切片,進行蘇木精-伊紅染色,顯微鏡下觀察病灶的病理類型、浸潤深度、分化程度等[2]。記錄胃鏡下病灶的具體表現(如大小、形態、分布等)。結合胃鏡活檢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比較二者的符合程度、病灶轉移及侵襲情況等。
術前胃鏡活檢病理結果(見表1)與術后病理結果相比,浸潤程度上 68例(89.5%)一致,組織學分型上 65例(85.5%)一致,淋巴結轉移上71例(93.4%)一致。

表1 胃鏡活檢病理結果(n=76)
本組患者術后病理檢查均確定為胃癌,而根據早期胃鏡活檢結果,本組59例患者(77.6%)確診胃癌,14例(18.5%)因活檢標本組織壞死,細胞呈異型性,有明顯退變,活檢結果為疑似胃癌,建議重新取材送檢。其余3例(3.9%)臨床癥狀及常規檢查均疑似惡性腫瘤病變,但胃鏡檢查無明顯的惡性病變的線索,后被判斷為胃息肉,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胃鏡活檢對胃癌的診斷結果(n=76)
胃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形成因素比較復雜,與人們的飲食結構、飲酒及吸煙等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該病多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體。臨床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息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比較容易發展為胃癌,因此對胃腸消化系統疾病進行早期胃癌診斷對預防和早期治療胃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胃鏡技術的不斷進步,胃鏡活檢開始逐漸成為術后病理檢查前診斷胃癌的主要方法,且診斷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胃鏡活檢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確診惡性病變,本組胃鏡活檢確診胃癌準確率即達77.6%,但是受標本取材影響,胃鏡活檢并不能準確囊括所有病變組織,在胃癌診斷上與最終術后病理檢查結果還有一定差距。如劉鶴梁的相關研究指出,同一位病檢師對同一胃癌患者間隔2月的2次胃鏡活檢結果并不一致[3]。因此,當前臨床上胃癌病理仍以術后病理為主,術前胃鏡活檢仍為參考手段,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重要性。
由于標本取材對胃鏡活檢結果的準確性具有關鍵性作用,結合胃癌的病理特征和胃鏡活檢經驗,筆者認為有以下經驗可供借鑒:①胃潰瘍者應選取潰瘍隆起邊緣內側為活檢標本。②疑似發生癌變患者,標本選擇數量應≥3塊,且部位各不相同。③早期癌變時的病灶形態并不明顯、典型,因此進行胃鏡活檢時輔助以黏液染色操作,能夠有效提高確診率。早期胃鏡活檢結果中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直接關系到治療方法選擇,因此進行準確判斷尤為重要。本組胃鏡活檢結果中病理分型、浸潤程度、淋巴結轉移上雖然與術后病理一致度均高達80%以上,但仍存在誤差,由于引起誤差的因素比較復雜,因此并不能僅憑借胃鏡活檢對胃癌特征進行完全客觀、準確的判斷。此外,從本文研究局限性上來看,由于本文所選樣本總數較小,因此研究結果上尚不具有代表性,仍需通過增加大量樣本來進一步分析。
結合本文研究結果,筆者認為,總體上來說,胃鏡活檢雖然在準確度上與術后病理結果存在差距,但是作為一種術前診斷方法,胃鏡活檢的準確度大體上比較理想,對胃癌的預防和早期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由活檢標本等因素引起的胃鏡活檢診斷的誤差,仍需我們在臨床研究和實踐中進一步攻克。
[1] 易智君.胃鏡與外科病理對胃癌診斷對比分析.醫學信息,2010,11(03):359-360.
[2] 劉俊良.胃鏡活檢與外科病理對胃癌診斷對比研究.臨床醫學工程,2009,10(03):1123-1125.
[3] 劉鶴梁.胃鏡活組織病理檢查與外科病理診斷在胃癌診斷上的差異.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6(21):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