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虹
中國人民解放軍61541部隊門診部,北京 100094
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必須要進行實際預防控制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舉措安排。
本次研究選取了某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調查對象,對2012年3月—2013年3月中心的人員結構(共106人)、設備情況、主要工作內容進行了整理。同時對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疫苗接種情況進行了研究整理。
本次研究的調查方法包括:①檔案調查。針對調查時間內的人員、工作情況查閱了相關的檔案并詳細進行整理。②問卷調查。對研究時間內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情況設置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50份。總有效率100%。
本次研究采用了SPSS 14.0軟件進行分析,對比資料用具體數值和百分比進行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①對本次研究的基層疾病控制中心的人員結構情況進行了研究,詳細情況見下表1。

表1 基層疾病控制中心的人員結構
②其他調查情況。對本次研究的基層疾病控制中心的硬件設備進行了調查研究,接種門診均無完善的急救與消毒設備。財政投入2012年疾病控制財政撥款81.3萬元,創收218.5萬元,合計299.8萬元;維持低水平工作運轉支出168.4萬元;缺口76.6萬元;較2010年同期下降18.5%。
3.1.1 疾控工作難度大要求高 疾病控制工作近些年來面對的困難越來越多,傳染病的流行更為廣闊,傳染途徑也更多,加上流動人口的現象嚴重,基層疾控中心的工作強度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情況疾控中心的工作難度自然加大,對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目前很多新型傳染疾病沒有先例可循,且潛伏性較長,這樣就使得無癥狀帶毒者與一般人一樣生活、活動,容易引起病毒傳播,加大了防控工作的難度。由這些問題可以看出,疾控工作應該在進行治療管理的同時,盡快加強對有癥狀病例的病例監測力度。
3.1.2 基層疾控人員結構不合理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基礎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的結構呈現出不均衡的狀態,具體表現在:①在編人員較少。由于醫護工作人員急缺,加上有醫護資格的工作人員不愿意投身到基層的疾控工作之中,這樣就是使得疾控中心的在編人員越來越少。為了彌補人員的不足只好進行了編外人員的招募。這樣的情況使得工作人員的層次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平衡,工作態度的調整也出現了難度。②學歷不平衡。基礎疾控人員結構不合理的情況,還表現在學歷方面,所有工作人員中中專、大專、本科等學歷程序出各占30%左右的現象。如此不平衡的情況會使得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出現困難。③工作人員老齡化。通過本次調查研究可以看出,疾控中心中6~10年、16~20年的工作人員最多,這些都說明工作人員呈現出老齡化。沒有年輕力量的加入,疾控工作的全面開展也會受到影響。
3.1.3 基層疾病控制中心設備投入不足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可以看出,基層疾病控制中心設備投入不足,一般都不會設置恒溫搖床培養箱、生物解剖鏡、半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均質器、空氣微生物采樣器、臭氧測定儀、純水處理器、聽力計、B超、突發事件應急檢測處理車、疫苗運輸車等設備。這樣的情況會使得疾控工作中的某一環節的容易出現缺陷,不僅影響本地區,甚至會影響更大范圍的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同時,通過本次政府投資結果的研究也可以看出,加大政府設備投資力度是解決設備問題的主要渠道,必須形成連年增加政府資金投入的模式,確保設備供給、人員結構轉變。
3.2.1 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為了解決目前疾控工作難度大、控制難等情況,必須要盡快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預防體系的建設必須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強質量控制。其次,要建立起預防體系,確保出現傳染疾病后能夠及時進行控制,預警要以宣傳為主。例如:春季是麻疹、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疾控中心要啟動傳染病預警宣傳體系,告誡市民減少去公共場所的機會,養成勤洗手,勤曬衣被、曬太陽的習慣,室內經常開窗通風,做好防護措施。盡量不要攜帶幼兒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要攜帶孩子去醫院探望病人,減少孩子感染傳染病的機會。又如:6月進入食物中毒好發季節,食品操作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和加工人員帶菌操作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疾控中心要在集體單位食堂以及餐飲業進行宣傳,加強食品衛生管理,注意食品操作衛生,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總之,要真正建立起有責任、有競爭、有激勵、有約束、有活力的內部運行機制。
3.2.2 強化內部培訓管理 疾控人員結構不平衡的現狀轉變必須要重視強化內部培訓和管理,對于學歷較低的人員要鼓勵他們進行在進修,并爭取每年選送人員進行外出學習,提升本職工作能力。另外,要爭取更多的在編人員指標,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工資保障這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另外,要加強管理,實現責任制,確保疾控工作落實到個人,完善考核體系,將工作目標細化、量化,責任到人,做到工作任務有部署、有檢查、有獎懲,提高主觀能動性,激發職工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精力。
3.2.3 積極融資增加設備投入 疾控中心要積極開展資金籌措工作,通過向政府和民間進行資金籌集,盡可能地爭取更多的設備和資金,確保疾控工作的有效開展。尤其是在出現嚴重的傳染病的情況時,積極籌措資金,準備了基本的應急儲備物資。例如:消殺藥品:消毒劑、殺蟲藥;防護用品:工作服、隔離服、防護眼鏡、口罩、N95口罩、帽子、手套、長筒膠靴、毛巾、污物袋、電筒、皮卷尺、雨衣等都是必備的,必須盡早準備好。
綜上所述,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仍然存在疾控工作難度大要求高,基層疾控人員結構不合理,基層疾病控制中心設備投入不足等情況,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強化內部培訓管理,積極融資增加設備投入。
[1] 劉維潔,張慶河.疾病預防控制經費費用現狀及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1,27(2):220-221.
[2] 應錫鈞,王紅霓.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人員現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7):88-90.
[3] 袁加海,李冬云.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如何主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0):341.
[4] 李宗澤.當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面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1,8(102):128.
[5] 王國玲,劉達雄,關皚菁,等.2006—2010年廣州市海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論文情況[J].職業與健康,2012,28(1):114-116.
[6] 王文明.昆山市社區衛生服務站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做法及體會[J].職業與健康,2008,24(3):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