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城
長春聯運醫院,吉林長春 130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在快速的轉變,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呈上升趨勢,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二,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嚴重的威脅著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另外,糖尿病是終身性的疾病之一,此疾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明顯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就會給身體的眼、腎、心臟等多數系統和器官帶來很大的損害,然而,此疾病的發病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那么一方面在西醫的臨床角度上認為在此疾病早期的時候β細胞損害是可逆的,所以,西醫在臨床上都會采取針對性的降低血糖的治療方案,使血糖能夠達到保護胰島β細胞的目的,事實上在采用的西醫進行治療后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另一面,從中醫的治療角度上講,糖尿病被稱為消渴病,早在很多年前,在《黃帝內經》上就有相關的論述了,導致此癥狀發生的因為肺部、胃部和腎三者之間的陰液損壞所造成的,在治療時可以采用上消、中消和下消進行分部治療,之后在采用西醫的治療方案進行相比較,最終利用對比結果的方式來探討出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并且還取得了明顯的療效?,F將研究報道闡述如下。
所有患者的資料選在該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間進行救治的糖尿病的患者100例,且均符合糖尿病診斷的標準,所有的患者血糖全部高于7.2 mmol/L,并且是自愿參加本次的研究,之后將所有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實驗組50例患者,對照組50例患者,實驗組患者病例年齡在46~75歲之間,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為62.5歲,患病時間為1~10年,對照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在50~73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3.9歲,患病時間為2~10年,最終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程、患病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是具有可比性的。
給予兩組的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法和護理,實驗組的患者采用的是上消、中消、下消分部治療的方案,也就是說要分別的給予重要辨證治療,首先對于上消方藥是:天冬15 g、生地20 g、知母15 g、花粉20 g、生地黃25 g,以清肅肺胃、生津止渴。藥物的劑量是每天一劑,每天口服2次,30 d為一個療程,其次是中消方藥是:地15 g、石膏20 g、黃連10 g、梔子15 g、牛膝10 g,以增強益水行舟之功。藥物的劑量是每天一劑,每天口服2次,30 d為一個療程,最后是下消方藥:丹皮10 g、澤瀉10 g、山藥15 g、牡蠣20 g、黃柏15 g、知母15 g,宣養陰清熱,治療溫陽滋腎固澀。與上消和中消的劑量相同。針對對照組采用的藥物是雙胍類、格列酮類;胰島素,利用這些藥物來控制糖尿病的并發癥及糾正代謝素亂、增加體抗力等,并且還要同時的對兩組患者進行檢測空腹血糖的水平標準,在經過30天的治療后,對此兩組療效進行評定。
評定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所有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患者經治療后所產生的效果:顯效:患者經檢測血糖恢復正常,且相關體征及癥狀消失;有效:患者經檢測血糖結果基本恢復正常,且臨床的相關體征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患者經監測血糖結果下降不明顯且臨床體征及癥狀并沒有得到緩解。
數據統計采用SPSS 13.0對資料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0.05,當P < 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如下,實驗組在經過中醫辨證治療后血糖已經恢復正常的有62.63%,另外血糖下降很明顯的患者29.92%,其中只有7.45%的患者血糖下降的不是非常明顯,而對照組經過西醫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血糖下降水平和中醫辨證治療相比結果是明顯的低于實驗組的中醫辨證治療,因此,實驗組和對照組血糖水平有明顯的差異的,(P < 0.05),見表1。
實驗組患者在采用中醫辨證治療后耐糖量正常者占有59.99%,耐糖量減低者占31.72%,只有8.79%的患者餐后2 h血糖還是高于11.0(mmol/L),另外,對照組的患者在采用西醫治療后療效明顯低于中醫辨證治療,見表2。
實驗組的患者在經過中醫辨證治療后癥狀、體征、血糖監測結果呈現恢復正常的占59.99%,最終總的有效率為91.71%,對照組采用的西醫治療后,患者的體征、癥狀、血糖檢測呈現正常的患者占35.35%,最終總的有效率為68.05%,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后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的差異是具有統計學意義的。

表1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較表[n(%)]

表2 兩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表[n(%)]

表3 對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多發病,此疾病的增長率也會隨者人們生活水平和人口不斷的老化來提升增長的速度,目前全世界已經有1.6億的患者患有糖尿病。
西醫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是以對癥治療的方案為主,再通過對血糖實施藥物控制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但是對于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在傳統的中醫治療上都有比較詳細的論述,主要是由于五臟柔弱,素體陰虛,過食肥甘,情志失調,勞欲過度,復因飲食不節,而導致肺胃燥熱,腎陰虧虛;陰虛燥熱為病機重點,且以燥熱為標,陰虛為本;病延日久,陰陽俱虛,陰損及陽;陰虛燥熱,耗津灼液,血行澀滯而成瘀,陰損及陽,陽虛寒凝,亦可導致瘀血內陽,對機體各功能器官采用中醫治療糖尿病便通過辨證的方法進行恢復治療,在根本上防止糖尿病對機體各組織器官造成損害。
在經過上述闡述的資料表明在臨床上運用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是比西醫治療效果顯著的,其中患者的血糖水平有顯著的下降,而西醫治療傷雖有減輕,但整體的血糖下降水平并不是很顯著,因此,資料表明,丹參、黃連、葛根、芍藥具有醛糖還原酶抑制劑作用;五味子、地黃、山藥、天花粉具有保護β細胞并使患者紅細胞脆性恢復正常且均有降糖作用;丹參可提高組織器官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抑制過氧化物產生,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水蛭、紅花、地龍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看出,中藥不僅具有西藥對癥治療,防止其并發癥的作用,最為重要的是中藥可以保護胰島β細胞,解決西藥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從根本上維持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傊?,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其效果很顯著,值得在今后的臨床上廣泛的推廣。
[1] Woods JB,Lowery NJ,Burns PR.Permanent antibiotic impregnated intramedullary nail in diabetic limb salvage[J]: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Diabet Foot Ankle,2012:3.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78-779.
[3] 翁建平,許文.β細胞功能與2型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J].國外醫學.內分泌分冊,2003(3):153.
[4]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78-779.
[5] 趙衛東.清毒滌濁祛瘀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光明中醫,2009,24(9):1631.
[6] 李善姬,趙國晶,王立山,等.中西藥聯用治療老年糖尿病60例[J].吉林中醫藥,2006,26(9):53.
[7] 但劍平,梁尚財.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28例[J].吉林中醫藥,2008,6(28):419
[8] 趙凡.中藥辨證論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72例的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