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珊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手術室,河南駐馬店 463000
手術患者多精神壓力較大,精神恐懼緊張,這就要求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和舒適的護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有效的護理模式[1],其目的是改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變化,舒適護理作為整體化護理的過程和追求的結果[2],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和護理滿意度。本研究對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43例手術室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手術室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齡20~65歲,平均(50.3±4.1)歲;手術類型:普外科手術16例,婦產科手術30例,骨折手術25例,其他手術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0,大專18例,本科及以上33例。將8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3例,均知情同意。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手術類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術前評估 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前的訪視,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制訂相應的護理方案。
1.2.2 手術環(huán)境的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時由進行術前訪視的患者親切地迎接,保持手術室安靜,手術室溫度保持在23~25℃,相對濕度為50%~60%。
1.2.3 麻醉時的護理 麻醉時護士要仔細觀察患者的變化,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盡量分散其注意力,用一些簡單的動作和語言,使患者感受到關愛,緩解其緊張的心理情緒。
1.2.4 體位的護理 患者手術時的體位是影響患者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手術體位既要保證手術順利又要保證患者生理體位的舒適,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手術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體位。側臥位時要注意肩部、臀部的固定;截石位時要注意不要壓迫腘窩;除全身麻醉的患者外術中要仔細觀察患者的變化,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必要時可進行體位調整。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況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況比較(分,±s)
注:與同組手術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手術后比較,P<0.05
組別 焦慮 抑郁 強迫癥狀 敵對 恐怖 軀體化人際關系對照組(n=43)術前術后研究組(n=43)術前術后2.31±0.25 2.11±0.18 2.26±0.21 2.09±0.21 2.12±0.16 1.99±0.13 2.05±0.14 1.85±0.16 2.17±0.23 1.95±0.21 2.16±0.18 1.98±0.14 2.23±0.22 2.03±0.19 2.29±0.31 1.88±0.15#*2.27±0.19 1.82±0.16#*2.14±0.13 1.72±0.14#*2.04±0.17 1.65±0.11#*2.18±0.22 1.70±0.15#*2.15±0.20 1.71±0.09#*2.21±0.23 1.85±0.12#*
1.2.5 術中的護理 手術過程中對意識清醒的患者要用語言、態(tài)度、表情等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緊張心理。手術過程中讓患者感到舒適、安全,避免暴露患者的隱私和過分暴露患者的軀體。操作時動作要輕柔,護士要保持注意力集中認真完成所有操作。
1.2.6 手術結束時的護理 手術結束后將患者皮膚上的血跡擦干凈,注意輸液通道及各種引流管的妥善固定,給患者穿好衣物、蓋好被子,注意保暖,注意操作時動作要輕柔。將患者平穩(wěn)的移至平車,安全送回病房。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3]對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評價方法:量表包括90 項,主要包括人際關系、焦慮、抑郁、強迫癥狀、敵對、軀體化、恐怖等7個項目,均為患者自我評定項,術后由家屬協(xié)助進行評定,<2分為陰性。生理指標評價:對患者手術前后的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進行檢測。
采用SPSS 16.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與研究組術前各項心理狀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下降,與同組術前及對照組術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術后對照組與研究組的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均有所下降,術后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各指標下降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隨著現(xiàn)代經濟的發(fā)展,為滿足手術室患者的需求,舒適護理應用而生,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創(chuàng)造性、個性化、有效的護理模式,舒適護理更注重以人為本,其目的改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變化,舒適護理作為整體化護理的過程和追求的結果,使基礎護理與護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適感和護理滿意度。
術前訪視可加強手術患者與手術護士的溝通,可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和焦慮心理。環(huán)境的護理可為手術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4-5],對手術的順利實施有重要的作用。麻醉、術中、體位及術后的護理均可使患者感受到溫暖,可緩解患者的心理,改善患者各項生理指標,減少其對手術及術后恢復的影響。有研究報道舒適護理可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照組與研究組術前各項心理狀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下降,與同組術前及對照組術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對照組與研究組的血壓、心率及呼吸頻率均有所下降,術后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各指標下降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以往報道一致[7-8]。
表2 兩組患者的生理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生理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心率(次/min)血壓(mm Hg)舒張壓 收縮壓呼吸頻率(次/min)對照組(n=43)術前術后研究組(n=43)術前術后86.32±6.25 83.44±5.87#133.45±8.81 131.55±7.62#87.5±5.8 78.4±5.2#21.5±2.5 18.4±2.2#85.97±6.33 76.57±5.53#*132.93±8.76 123.61±8.13#*88.2±5.5 68.4±5.3#*21.7±2.4 15.3±1.7#*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改善手術室患者的心理狀況及生理指標,值得在手術室患者中推廣應用。
[1]楊志紅,劉婷婷.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J].現(xiàn)代護理,2006,12(21):1983-1984.
[2]卓燕.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舒適護理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7):165.
[3]王玲,王偉智.術前訪視在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4):53-54.
[4]丁燕,應慧楊,王蓓.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8):1202-1203.
[5]崔玉紅,林景英,高彩蓮.舒適護理——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目標[J].中外醫(yī)療,2009,27(12):189.
[6]蔡立俠,張玉芝,李文靜.舒適護理對減輕手術患者焦慮水平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9):323-324.
[7]呂筱霞.手術室整體護理模式臨床效應最大化研究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4):20-21.
[8]蔣亞茹,王小平,巨會萍.風險管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中的實施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15):1190-119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