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紅
隨著麻醉技術、剖宮產術式和衛生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我國的剖宮產率呈現出了逐漸上升的趨勢,約有45%的孕產婦會選擇通過剖宮產的方式結束妊娠。剖宮產屬于一種無菌手術,因此,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預防性抗生素的應用方法較多,因而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最有效方式一直產科醫學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本次臨床研究對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間在我院接受剖宮產手術的200例產婦為觀察對象,所有觀察對象均為初產婦,且年齡范圍在20歲至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8.5)歲。所有產婦術前3 d體溫檢測結果均正常,且血常規檢查、直腸檢查和陰道檢查結果均無明顯異常,同時,排除胎膜早破、產程延長、腫瘤、慢性疾病和貧血等易感因素患者。利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為100例,且兩組產婦實驗數據對比統計學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實驗組產婦術前30 min,使用100 ml生理鹽水與2.0 g頭孢曲松溶制成的混合溶液進行麻醉誘導,連續15至30 min快速靜脈滴注;手術12 h后,使用相同劑量的混合溶液再次給藥。對照組產婦手術前和手術過程中均無需用藥,手術完成并回到病房后,連續3至5 d靜脈滴注頭孢曲松。對于頭孢曲松皮試呈陽性的患者,可改為克林霉素。
1.3 觀察指標 第一,術后平均住院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第二,子宮復舊不良,指的是住院過程中每天的宮底高度降低不足1 cm。第三,傷口感染,即局部有滲出、壓痛、紅腫硬結。第四,產褥感染,陰道有臭味分泌物,子宮旁及子宮壓痛,并排除由其他原因所導致的發熱患者,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第五,體溫變化,包括體溫正常時間、術后最高體溫、平均體溫。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7.0軟件對本次臨床觀察的所有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分析,實驗t檢驗分析計量數據,若P<0.05,則說明實驗數據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實驗組產婦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產婦臨床研究數據對比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而兩組產婦切口感染率、產褥感染率、體溫等各項臨床指標對比,則統計學差異不明顯(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產婦抗生素應用效果對比分析±s)

表1 兩組產婦抗生素應用效果對比分析±s)
組別 例數(例)術后住院時間(d)切口感染(例,%)產褥感染(例,%)平均體溫(℃)實驗組 100 5.2±0.8 1(1) 2(2)37.3±0.21對照組 100 7.3±1.2 3(3) 3(3) 37.4±0.22 P值 <0.05 >0.05 >0.05 >0.05
通常情況下,宮頸和陰道內有大量的寄生微生物,主要包括厭氧菌和需氧菌等26種左右,各類寄生菌群之間會相互抑制,進而達到平衡狀態。分娩和手術過程中,由于生殖道的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進而引發菌群失衡,加之機體抵抗力降低、創傷、術中失血、產程中內診檢查、胎膜早破等因素的影響,會提高產婦細菌繁殖和感染的發生率,誘發術后感染,所以,剖宮產產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我國各大醫院通常對普遍濫用抗生素問題存在較大的畏懼心理,加之傳統觀念對剖宮產患者的誤導,患者通常會對這一治療過程存在疑問,因而術前和術中較少應用抗生素。本次臨床實驗結果顯示,剖宮產術后感染是一種內源性的感染,對于這種類型的感染,保持腸道內的厭氧菌生態平衡,特別是正常數量的腸道厭氧菌,能夠有效降低內源性感染和細菌移位的發生率[1]。
在產婦手術時間、年齡、營養狀況等因素不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預防性應用抗生素會對感染的發生率產生直接的影響。一方面,要選擇合適的用藥時間,術后感染的發病高峰通常為術后24 h內,打開手術切口至切口縫合關閉的這段時間是降低切口感染發生率的關鍵。切口長時間暴露會將細菌帶入產婦的空腔臟器內,因此,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能夠保證產婦順利度過感染危險期,提高手術切口部位的抗菌藥物的濃度。所以,剖宮產產婦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臨床應用價值受到了廣泛的認可[2]。另一方面,應選擇種類適當的抗生素,剖宮產術后感染的主要發生原因在于陰道內潛在的混合性病原菌感染,因此,所使用的抗生素需要具有組織有效濃高、組織滲透力高、殺菌力強和抗菌譜廣等特征,且副作用的發生率要較低。頭孢菌素類符合上述各項要求,而且不會對新生兒和胎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易于被產婦及其家屬所接受[3]。
本次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剖宮產術前、術中和術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符合抗生素使用的廣譜、高效的要求,能夠對常見感染病菌起到覆蓋作用,是剖宮產產婦首選的預防性用藥類型。同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能夠顯著減少醫療護理人員自身的工作量,提高病床使用效率,加快病床周轉,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抗生素所導致的醫療糾紛的發生率,從而為醫院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1]姜秀仙.剖宮產術后預防性應用不同抗生素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導報,2009,4(1):37-38.
[2]唐元英.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兩種方法效果比較. 現代醫院,2010,10(11):43-44.
[3]馬庭院.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生素與術后病率.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9,6(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