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飛
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北京 100044
衛生管理干部是衛生人才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站在宏觀管理角度,承擔著政策制定、綜合協調等重要職責。衛生管理干部既是衛生事業的決策者,又是實施決策的組織者,他們的勝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衛生政策的貫徹落實,執行效果,乃至衛生事業的發展。人才評價工作是人才管理的核心內容和各項管理活動的基礎,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是“風向標”、“指揮棒”,直接影響著領導干部的發展觀和政績觀,約束著干部的從政行為。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機制,全面、準確、真實地評價領導干部的工作實績,對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激發干部隊伍的整體活力,促進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對管理干部的評價一般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入手,然而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一方面,德、能、勤、績、廉只是大體的原則要求,并沒有針對不同的崗位設定具體的標準;另一方面,干部考評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考官對于德、能、勤、績、廉原則要求的理解能力的影響,不同考官對同一考評對象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1]。基于此,近些年來,“勝任力”理論被引入了衛生領域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關節環節,如招聘選拔、人才儲備、培訓培養、績效管理等,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勝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認知、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2]。研究建立衛生管理干部的勝任力模型,能夠為衛生管理者的選拔任用、評價考核等提供科學的測量依據,對衛生管理干部勝任力現狀的調查研究,能夠幫助單位和個人了解人員能力現狀,為人員的培訓培養、崗位配置、職業發展等提供科學的依據。本研究將首先建立衛生管理干部的勝任力模型,并對部分衛生管理干部的勝任力現狀進行測評調查,分析我國衛生管理干部的能力現狀,對人員的培訓發展提出相應建議。
本研究中衛生管理干部包含以下三類:①醫院院長、副院長;②衛生行政機構局長、副局長;③衛生行政機構中層管理干部。
1.2.1 勝任力模型構建 勝任力模型構建階段共調查139名衛生管理干部,來自河北、山西、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山東、四川、貴州等10個省(區)。
1.2.2 勝任力測評 勝任力測評階段共調查221名衛生管理干部,來自山東省某市。
以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建立的衛生機構管理者崗位勝任力模型及勝任力詞典為基礎,結合研究對象的工作內容及崗位職責,提出20項素質,并初步形成了包含釋義及5個行為等級的《衛生管理干部崗位勝任力詞典》。
請研究對象回憶在既往工作經歷中曾經發生的6件比較重要的工作事例,其中包含3件成功、出色的事例和3件不夠成功、或存有遺憾的事例。對行為事件編碼,提取重要素質,修改完善勝任力詞典。
以勝任力詞典中的20項勝任素質為基礎,制定勝任素質核檢表,請研究對象根據崗位對自己的要求,在核檢表中首先選取出10項最重要的素質,然后對所選的10項素質按照重要性排序。
勝任素質測評問卷包括兩類題目: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情境判斷測驗。“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專門用于測量與行政職業上的成功相關的一系列心理潛能的考試。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測驗,也不同于行政職業通用基礎知識或具體專業知識技能的測驗,其功能是通過測量一系列心理潛能,進而預測考生在行政職業領域內的多種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3]。情境判斷測驗是一種為作答者呈現工作相關的典型情境以及該情境下可能的行為反應, 要求根據指導語提示進行選擇或評價的測驗形式[4]。該測驗首先向被測者描繪一種與工作相關的問題情境,然后讓被測者從所列出的行為反應方式中選擇最能代表自己的行為意向或認為最有效的行為方式(也可以對各種行為方式的有效性進行評價),通過被測者的選擇或評價來衡量其是否具備工作所需的勝任特征。一個完整的情境判斷測驗包括:①問題情境;②針對情境的可能反應選項;③測評方式;④記分方法四個部分。情境判斷測驗基本實現了一個好的測評方法應當具備的三個特點:準確、高效、易于操作[5]。
在詞典修正、核檢表設計、模型論證等幾個階段多次采用專家小組咨詢法,專家主要包含:各類衛生管理者、國家層面的衛生行政管理干部、人力資源管理及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專家等。
通過對33名衛生管理干部的BEI訪談和對139名衛生管理干部的核檢表調查,構建了包含決策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計劃組織能力、團隊領導力、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及政策法律意識7項素質在內的衛生管理干部勝任力模型,模型素質及權重見表1。

表1 衛生管理干部勝任力模型
基于勝任力模型中的7項素質,編制了測評問卷。其中“邏輯思維能力”通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來測評,該部分測驗包含“言語理解與表達”“邏輯判斷”“圖形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等5類題目,共25題;“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應變能力”、“團隊領導力”、“計劃組織能力”、“政策法律意識”6項勝任素質通過“情境判斷測驗”測試,該部分測驗共30題。兩部分共55道題目,閱讀總量為16900字,答題總時間為90分鐘。勝任素質測評結果見表2。
根據測評結果,山東某市衛生管理干部總體上“責任心”、“應變能力”較強,“團隊領導力”、“計劃組織能力”、“政策法律意識” 居中,“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稍弱。從測評結果看,“政策法律意識”、“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領導力”集中趨勢較好,反映出該市衛生管理干部在這幾項勝任素質上差異較小、發展均衡。而“責任心”和“應變能力”兩項的標準差較大,說明該市衛生管理干部在這兩項素質上有兩極分化的傾向。對各項素質得分的分段統計結果如表3。
分段統計結果顯示,“責任心”及“應變能力”兩項素質上,大部分衛生管理干部達到了優秀水平,少部分處于中間水平,分別有13%和16%的衛生管理干部在這兩項素質上處于較低水平。在“溝通協調能力”上,大部分衛生管理干部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團隊領導力”、“計劃組織能力”以及“政策法律意識”三項素質上,均有超過一半的衛生管理干部達到了優秀水平。“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衛生管理干部在各個分數段上的分布比較接近。針對低分數段的分析顯示,“溝通協調能力”上,有近1/3的測評者處于低分數段,“計劃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政策法律意識”也均有超過20%的測評者處于低分階段,提示這幾項素質應是今后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的重點。

表3 衛生管理干部勝任素質測評得分分段統計(人數(%))
將衛生管理干部勝任力模型與其工作職責與內容相對照,該模型能夠較好的體現衛生管理崗位職責對人的素質要求。衛生管理干部必須能夠統攬所負責市(區、縣)衛生工作全局,能夠及時、有效、正確決策,因此決策能力無疑是對衛生管理干部的首要要求。在做出有效決策的同時,各項衛生工作的落實需要衛生管理干部組織、監督、指導,因此相應的政策法律素養、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計劃組織能力和團隊領導力都是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順利實施的關鍵能力要素。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完成工作任務和事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一個好的衛生管理干部必須善于識人用人、善于感染、激勵下屬,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因此團隊領導力也是對衛生管理干部的必然要求。衛生工作比起其它工作具有更多的突發性和變化性,且每一個突發事件都將關系到人們群眾的安危,衛生管理干部必須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相關事件的意識和能力,在事件發生時,能夠臨危不亂、隨機應變,應變能力是衛生行業的工作特色對衛生管理干部提出的特殊要求。此外,“責任心”更是對待任何工作,尤其是管理工作的必然和首要要求。
總體平均分數顯示,該市衛生管理干部責任心、應變能力較強,團隊領導力、計劃組織能力、政策法律意識居中,溝通協調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稍弱,提示在今后的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應重點加強溝通協調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訓和訓練。總體上看,本次測評中54%的測評者達到了優秀水平(7分以上),僅8%測評者成績較低(低于5分)。與預期相符,該市衛生管理干部勝任能力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提示在今后的衛生管理干部培訓中,既要有通用的培訓課程,也要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設置有針對性和特異性的培訓內容,此外培訓組織部門也應充分重視培訓對象能力評估和培訓需求調查兩項工作。對不能勝任管理崗位工作的人員,在鼓勵個人學習提高和加強培訓的同時,也可以將其調配到合適的崗位上,使其在工作中揚長避短,最大程度的發揮個人潛能,體現個體價值。
[1] 馬璐,杜大有.黨政領導干部勝任力模型研究綜述[J].領導科學,2013(2):43-45.
[2] 馬達飛,陳哲娟,方素珍.攀枝花市衛生行政部門中層管理干部勝任力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12):91-93.
[3] 王麗娜,郭忠良.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歷史、現狀與未來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2(3):240-245.
[4] 劉曉梅,卞冉.情境判斷測驗的效度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1(5):740-748.
[5] 馬達飛.情境判斷測驗—衛生領域勝任力評價方法的新嘗試[J].中國衛生人才,201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