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納稅是企業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作為納稅主體,創業者在牢記納稅義務的同時,應孰知納稅權利。文章通過對不同層面納稅權利的分析,以期讓創業者更好地維護自身權利,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創業者;納稅權利
微觀層面上納稅人權利
根據我國《稅收征管法》及《征管法實施細則》,我國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主要有以下權利:
1.知悉權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當納稅人對企業稅收方面政策、法規不了解、不清楚時,可向稅務專管員或稅政部門咨詢,稅務人員有義務向納稅人講解有關稅收法律、法規。
2.延期申報權
延期申報是指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不能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或扣繳稅款申報。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及有關法規的規定,納稅人及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經縣以上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當企業遇到不可抗力或財務處理上的特殊情況會導致無法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時,可在報送期內提出報告申請延期,這樣不但為企業贏得了時間,而且避免了稅務處罰。
3.延期納稅權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機關、地方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納稅人在批準延長的期限內繳稅,稅務機關不得加收滯納金。因此當納稅人遇到不可抗力或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后不足以繳納稅款等情況的,完全可以依法申請延期納稅。
4.依法申請減免權
我國稅法中有大量的稅收減免優惠政策,涉及行業優惠、地區優惠、產品優惠、時期優惠、人員優惠等等,納稅人可以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規定的要求和程序,有權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減免稅,稅務機關應按規定辦理。例如,國發[2011]16號規定,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按減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這就是說應屆大學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今年可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
5.多繳稅款申請退還權
納稅人因財務數字計算錯誤或對稅法相關規定理解有偏差等原因導致的多繳稅款,稅務機關發現的,應當立即退還稅款,納稅人自結算繳納稅款之日起三年內發現的,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稅務機關查實后應如數退還。
6.索取收據、清單權
稅務機關如果對納稅人采取扣押、查封商品、貨物或房地產、現金、有價證券等其他財產時,必須向納稅人開具收據和清單,不得扣押納稅人個人及其所撫養家屬維系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稅務機關須將相關財務資料帶走核查的,也應出具詳細清單。稅務機關不出具收據、清單的,納稅人有權拒絕履行相關義務。
7.要求承擔賠償責任權
稅務機關如果對納稅人采取扣押、查封商品、貨物、凍結銀行存款或其他財產行為不當給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或納稅人在規定的期限內繳清稅款但稅務機關未及時返還財產的,納稅人有權要求稅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8.拒查權
稅務人員依法對企業進行稅務檢查時,應主動出示稅務檢查證。納稅人對其證件進行核查無誤后方可提供相關財務資料。否則,納稅人有權拒絕稅務人員進行檢查。拒查權可以有效防止稅務人員假公濟私的個人行為。
9.拒付權
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時,必須向納稅人出具正式的收據,不得以相關的餐票、購物發票等代替正式收據或不出具任何收款憑證、變相收賄。否則,納稅人有權拒絕支付罰款并可向上級稅務機關舉報。拒付權賦予了納稅人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監督、約束稅務機關嚴格執法的責任。
10.保密權
稅務人員在依法行政過程中掌握了納稅人大量的財務資料和企業信息,這些信息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得到,將會給企業帶來很多麻煩甚至災難,因此納稅人有權要求稅務人員對其資料、信息保密,對企業的相關資料保密是稅務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如果納稅人有證據表明因稅務人員泄密導致自己利益受損,納稅人可以依法要求相關責任人賠償。
11.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權
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發生爭議,或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措施等不服時,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規定的程序向上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或依照《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向上級稅務機關申請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間如果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造成經濟損失,納稅人可要求稅務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稅務行政訴訟一方面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是監督稅務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構建和諧的稅企法律關系。
12.申請舉行行政處罰聽證權
納稅人對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不服時,可以申請舉行行政處罰聽證會。舉行行政處罰聽證會,對納稅人可以實現知情權,明白實施行政處罰使用的法律依據是否準確、程序是否合法、處罰是否得當,對于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能否變更等等。
13.控告、檢舉權
《稅收征管法》第八條第五款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控告和檢舉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第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收到檢舉的機關和負責查處的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當稅務人員違反法律規定或職業道德侵害納稅人利益時,納稅人可以向上級稅務機關或紀檢部門進行舉報,觸犯刑法的可以直接向司法機關進行舉報。
14.索取完稅憑證權
納稅人繳納稅款后,稅務機關必須依法為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作為繳納稅款的依據。索取納稅憑據是納稅人的權利,不但可以作為履行義務的證明,而且保證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15.委托稅務代理權
納稅人可以委托注冊稅務師、注冊納稅籌劃師代為辦理各項涉稅事宜。實行稅務代理制,由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化服務,可以大大減輕納稅人的工作量,減少稅務核算中的差錯,提高辦稅質量和效率,可以起到節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的雙重效果,納稅籌劃師代理稅務案件已成為有效解決企業稅務問題的有效途徑。
宏觀層面上納稅人權利
從宏觀層面分析納稅人權利,是從納稅人與國家關系的角度出發,主要體現基于我國的稅收基本法、其他各單項法甚至憲法等法律中納稅人權利。從納稅人權利的保護來源看,憲法是一個國家納稅人權利的本源,它不僅包括涉稅條款以及那些明文列舉的公民基本權利,而且憲法所確認的基本原則和蘊涵的基本法理如民主、法治、監督和人權保障,這些都是納稅人權利得以衍生和擴展的基本淵源,更是納稅人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依據。
因此,創業者應樹立維權觀念,以憲法和其他基本法中所規定的權利條款為準繩,掌握并運用稅法中的各項權利規定,切實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會對監督稅務執法、加快社會法制化進程、構建和諧稅企關系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 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9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 則》國務院令[2002]362號.
[3]《關于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公告》國家稅務 總局公告2009年第1號.
[4]《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 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
[5]楊默如,尹淑平.創業環節的納稅籌劃思考
—如何依靠稅務戰略贏在起跑線上[J].稅務 與經濟,2009(01).
[6]顧學鋒.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稅收有優惠 [J].稅收征納,2011(8).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創業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