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 江蘇南京210046)
典當是一種古老的融資方式,它將民間剩余資本集中,通過一定的收益率實現資本價值,同時較好滿足資金需求方的短期需求,在我國歷史上長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典當行對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具有重要的補充作用,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漸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民間資本蓬勃發展,資金充足,在解決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也帶來了民間借貸問題。因此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使之合法化、正規化成了必然趨勢。相比于其他金融機構,典當行的準入門檻較低且收益穩定,吸引了民間資本的大量涌入。
典當行作為特殊的非金融機構,由商務部門和公安系統共同管理,入市和監管相對來說較為嚴格,相較于其他民間金融形式,具有合法的地位。國家對于民間資本投資領域放寬之前,典當企業的合法定位及高收益性,對于民間逐利資本更具有吸引力。近年來,我國民間資本發展良好、資金相對充裕,準入門檻不高的典當行正好滿足了剩余資本的投資需求。
2012年,我國典當行業整體平穩發展,行業規模繼續擴大,企業經營更加規范。截至2012年年底,全國典當企業數量6 084家,全行業注冊資本994.2億元,從業人員5.3萬人,典當余額706.1億元,全年營業收入118.8億元,利潤總額44.1億元,凈利潤33.2億元,企業通過增資、連鎖經營方式擴大經營規模趨勢明顯。從表1可以看出,典當行業的發展與地區的經濟實力相關。我國東部地區典當行發展較快,中西部地區相對發展較緩慢。浙江作為民營經濟大省,典當行業蓬勃發展。據新華網報道,其中97%的典當企業由民間資本投資設立,浙江民間資本雄厚,吸引了民營企業和民間資金投資典當行,為社會資金回歸實體經濟、服務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渠道和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實體經濟發展的資金需求。但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典當行業的特殊性質和民間資本的特點決定了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具有一定的風險。

表1 2012年中國典當行業地區發展情況
國家對于民間資本投資金融領域的放寬,相關制度和規范措施的不斷出臺,為典當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但由于典當行本身風險較高和民間資本的特殊性,使得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具有一定的風險。
典當行是我國金融機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小額借貸機構,滿足中小企業、個體戶及農民的生產性融資需求以及滿足自然人生活性消費資金需求,在本質上屬于金融機構的一部分。我國規定從事典當行為的企業法人,典當行的市場準入、從業人員審查、注冊資本的驗收、業務范圍的劃分等事務由商務部門辦理。而典當行并未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監管范圍,容易造成典當行業務管理與金融政策執行間的脫節。典當行承擔金融機構的義務,卻不享有金融機構的權利,使得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不夠正規化。由于受到人力、業務熟悉程度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商務部和公安機關并未對典當機構開展真正有效持續的監管。監管力度不夠,是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最大的風險。
與銀行相比,典當行規模較小,不能吸收存款獲取資金,且大部分典當行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取貸款,所有的運營只能建立在資本金的基礎上。經營典當行有誤收贓物、估價失誤以及絕當變現三大經營風險,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之后拓寬了典當行的經營范圍,如奢侈品典當和電子產品典當,經營風險也加大。如果發生經營危機,但沒有足夠的盈利來彌補風險損失,就會使得典當行的資本不斷被侵蝕,最終造成資本清償力不足,賠掉全部資本。另外民間資本陽光化的措施使得典當行受益的同時,也加劇了典當行的競爭壓力。國家引導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依法設立相關的小型金融服務機構,對典當行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當絕當物品無法變現或者典當期限過長,就會造成流動性風險。當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時,消費者對絕當物品的購買欲望會逐漸趨淡,使得絕當物品面臨處理困難的境地。同時,典當行的資金周轉速度與典當期限的長短息息相關,若當期過長,勢必加重典當行處理絕當物品時的流通風險。合理的典當期限對于典當行十分重要,我國現行《典當管理辦法》規定,典當物的典當期限不超過6個月。這個規定過于寬泛,因為對于動產和財產權的典當來說,半年的典當期限較為合理;但對于不動產來說,本文認為半年的典當期限較短,因為不動產一般價值較高且評估成本也較高,處置程序較為復雜,半年的典當期限可能會加大典當行的流動性風險。
目前我國融資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典當行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信譽良好、實力雄厚的企業進入,這也是民間金融正規化發展的典型途徑。鑒于典當行現狀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分析,本文提出了風險防范措施。
要使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這一政策有效地發揮作用,改善我國民間資本的投資結構,需完善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目前我國對于中小型的金融機構,如擔保業、典當業的監管體系定位模糊,制度仍不完善,對典當行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未得到確認。另外社會上對于典當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見,將其看作是高利或是一種走投無路的解決困難的辦法,并非是一種正規的融資方式,因此將典當納入金融監管范疇是相當必要的。這樣可以使典當行以非銀行類似金融機構的合法金融身份進入金融領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典當行的自律和內控。典當行業以金融屬性為主,發揮金融功能,具有一般金融機構的高風險性,因此從典當行的金融功能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角度出發,應將其納入國家金融監管體系,使其規范化、正規化。
目前典當市場上仍存在非法經營典當業務,或以典當行的名義從事非法吸收存款、拆解資金、發放貸款等金融業務,有些典當行并未經商務部批準設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典當行的發展,也影響了合理利用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業的進度。因此國家要加大典當行準入制度的管理,堅持商務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的核準設立制,禁止不具備資格的企業進入典當行。對于投入典當行的民間資本要加大對資金來源和去向的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理資金使用不當的情況。國家要加大對民間資本進入典當行的扶植,對其給予適當的指導,在政策上給予優惠,適當地拓寬其融資渠道,加強典當行的抗風險能力。
由于典當機構的服務對象大部分是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的小企業或個人,資金需求急、典當對象種類繁雜,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客戶資信、典當物進行合理評估,難度和風險均較大,而典當行業本身的規模和承受風險的能力又相對較小。為了順利地引導民間資本正規化發展,國家應該對其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通過財政補貼、專項補助等形式建立健全風險補償制度。比如要求典當行設立風險準備金,按一定的凈資產比例計提,用于彌補典當行經營過程中發生的風險損失。國家可以給與設立初期的典當行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對經營業績達到一定比例的典當行給予獎勵,具體的操作辦法可以參照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的國家扶持政策。這樣有利于典當行健康發展,更好地發揮其滿足金融服務需求的功能。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