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四川綿陽 621010)
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對宏觀經濟會起到一定的預示作用。作為一種虛擬商品,股價也符合價值規律,在成熟的股市,股價會圍繞其內在價值上下波動,反之,投機行為會使股價嚴重偏離公司的內在價值。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股價波動與多種因素相關,其中既有宏觀因素,也有微觀因素。而對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他們進行投資決策的首選依據,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股價與財務信息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相關度如何?本文選取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原因在于創業板上市公司規模較小,成立時間較短,加之創業板具有高成長性、高失敗性的特點,更易產生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問題,市場風險一般大于主板市場,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本文試圖通過相關性和回歸分析的實證方法,來驗證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是否對股價具有解釋力度,以此探討股價對上市公司業績和盈利能力的反映情況。
1.財務信息與股價相關么?Ball and Brown通過對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261家公司1946-1965年間年度盈余披露前12月到后6個月的股價進行經驗研究,發現盈余變動的符號與股價變動的符號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相關性。
2.如果財務信息與股價相關,那么他們的作用過程在時間軸上是什么樣的?Brown和Kennel1y發現在年度盈余公布前幾個月內的股價變動與季度盈余有關系。這引出盈余信息的及時性問題。
3.財務信息與股價有怎樣的數量關系?Beaver、Clarke和Wright通過將1965-1974年期間的276家上市公司分為25個投資組合,考察各組盈余變動與股價變動的數量關系,發現盈余變動百分比和股價變動百分比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1.針對主板市場財務信息與股價的關系研究。陸宇峰研究了1993-1997年間我國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調整后股價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之間的關系,研究認為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二者聯合對股價的解釋力度逐年增強。趙春光考察了1995-2001年間我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的價值相關性,發現財務信息具有價值相關性,主要體現在會計盈余中,且該價值相關性經歷了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歷程。
2.針對中小企業板市場信息披露要求的研究。崔也光將中小板與主板進行比較,認為中小板會計信息披露應密切關注關聯交易、側重企業風險預警,講求會計信息時效性。
3.對創業板財務信息披露研究。周蕾以2009年9月30日-2010年6月30日之間上市的91家公司為樣本,測試了創業板市場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會計盈余信息、重大事件與股價有價值相關性,但其相關程度并不高,且隨著首發爆炒的光環退卻后,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普遍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假設股價的影響因素有n個,各影響因素分別為X1,X2,…,Xn,每個因素對股價的影響系數分別為 β1,β2,…,βn,股價為Y,則可得到影響股價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Y=β0+β1X1+β2X2+…+βnXn+ε,其中:誤差 ε~(0,σ)
1.變量說明。
(1)因變量——股票價格(Y)。股票價格(Y)選取會計年報相應的下一會計年度即2011-2012年(4月30日-6月30日)每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值,因為這一時期正好處于年報披露之后,中報披露之前,理論上能較好地考察財務信息和股票價格的相關性。
(2)自變量——財務指標(X)。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綜合考慮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特點,設定了14個反映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財務指標。其中反映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務利潤率;反映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反映運營能力的財務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反映成長能力的財務指標: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反映股東權益的財務指標: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現金流量合理性指標有: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對負債比率。
2.樣本選取。本文選取了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樣本的選擇標準如下:剔除ST類股票;剔除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為負的股票;剔除財務數據、股價數據缺失的股票。
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最終選取54家符合條件的公司作為樣本進行分析。
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中有許多指標,從各方面反映了公司經營狀況,根據其意義對其進行分類并提出相關的假設。
假設1:盈利能力指標與股價正相關。
在市場經濟中沒有免費的午餐,資金來源都有其成本,而資本的本質決定了投資者關注投資收益,因此要使回報有保障,上市公司必須獲利。這類指標反映了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的狀況,且應與股價正相關。
假設2:償債能力指標與股價呈適度相關。
“權衡理論”認為,負債可帶來抵稅收益,但是負債比率過高就不利于公司的發展。因此該類指標應與股價有適度的相關性。
假設3:運營能力指標與股價正相關。
經濟資源在不斷循環中增值,只有加速周轉,提高利用效率,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投資者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
假設4:成長能力指標與股價正相關。
企業通過融資以求發展壯大,不斷提高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回報。
假設5:股東權益指標與股價正相關。
股東權益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股東權益指標越大,表明公司越有投資價值。
假設6:現金流量指標與股價正相關。
企業的價值本質上是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決定的,所以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應該是股價最直接的反映,應與股價正相關。
通過相關性檢驗可以分析一個變量和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Pearson相關系數的計算是相關性檢驗的基礎。本文使用SPSS19.0,通過相關性分析法計算財務指標與股票價格之間的相關程度。
從表1可以看出有五個財務指標的相關系數通過了T檢驗且為正,按照大小依次為: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這五個財務指標在統計上與股價呈顯著正相關,即這些指標數值越大,相應的股價越高,反之,財務指標越小,股價越低。其他財務指標如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與股價的相關性不顯著。
從下頁表2分析可知,有六個財務指標的相關系數通過了T檢驗且為正,說明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最大值為每股收益相關系數為0.700,其次分別為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凈資產、凈資產增長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根據兩年的財務指標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分析,可知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增長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與股票價格保持顯著相關性,表明這三個財務指標具有信息含量。而凈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雖然對股價有解釋力,但是這種解釋力并不穩定。
由于相關性分析只能表明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無法揭示變量間的數量關系,因此為了得到財務指標與股價之間的這種關系,我們將利用回歸分析來完成。

表1

表2
1.2010年逐步回歸分析。根據2010年的相關性分析,我們知道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與股價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其他財務指標與股價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因此只對這五個指標進行逐步回歸分析,所得結果如表3、表4。

表3 模型匯總

表4 系數a
在逐步回歸的過程中,SPSS自動篩除了對股價影響不明顯的財務指標,只剩下每股收益,且此次回歸所得結果的顯著性系數為0,表明在這三個指標中,每股收益對股價的影響是顯著的,可得到回歸方程Y=12.491+18.609X,即每股收益每增加1元,股價上升18.609元。
2.2011年逐步回歸分析。從2011年的相關性分析中可知有六個財務指標與股票價格呈顯著的正相關,它們分別是主營業務利潤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下面對其進行逐步回歸分析:

表5 模型匯總

表6 系數a
通過表5、表6分析發現逐步回歸之后也只剩下每股收益這個指標,且回歸所得結果的顯著性系數為0,再一次證明每股收益對股價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其回歸方程為Y=7.552+15.404X,即每股收益每增加1元,股價上升15.404元。
第一,創業板上市公司有多個財務指標與股價的相關系數都通過了T檢驗且為正,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增長率、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與股價始終保持較高的相關性,表明投資者在對股票進行分析時,比較注重企業的盈利能力,符合假設1和假設5;同時也說明了企業價值是企業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決定的,我們更應關注企業的成長能力,這也與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高成長性的特點相符。
第二,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價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存在中度相關性,說明市場不僅認同創業板上市公司現階段的經營業績,也比較認同其成長能力,符合假設4。
第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與股價的相關性較弱,表明投資者不是很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由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高風險性,其股價波動可能比較顯著,因此投資者應將關注點適當轉移到償債能力指標上。
第四,逐步回歸分析均表明,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中,每股收益對股價的影響是最顯著的,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凈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凈利潤越多,因而受到我國投資者的關注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投資者在進行決策時過分地依賴每股收益,這一點折射出我國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尚不成熟,沒有形成真正的價值投資理念,未能充分理解和運用財務信息。
第五,由于兩年的相關系數平方和分別為0.412和0.481,均小于0.5,表明每股收益能夠解釋股價的程度只有41.2%和48.1%。雖然每股收益對股票價格的解釋力度還不夠,但其解釋力是在增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