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組
說起村里的柏油路,盤錦市大洼縣東風鎮欒家村村民張連剛有嘮不完的嗑兒:“多少年都沒修過了,坑坑洼洼的,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最難受的是把家里大棚的菜往外運,干走不到頭?!比缃瘢粭l長近3公里、筆直寬闊的柏油路直通欒家村里,出行方便了,運輸車能進來了,大棚里的菜多賣了不少錢。
路是怎么修上的呢?原來,盤錦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張國民任職欒家村駐村指導員后,發現欒家村的道路已經成為全村交通和經濟發展的“障礙”。張國民多次向省市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多方籌措資金120萬元,和村民一道將這條近3公里的村路鋪上了柏油路面。
這是盤錦市開展機關干部駐村指導工作中發生的一個小故事。類似的故事,在盤錦市491個村中屢見不鮮。盤錦市堅持多年的駐村指導工作,也已從一項單一的工作化為“五位一體助基層”工作模式的一個組成部分。
2005年,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盤錦市從縣鄉機關抽調優秀干部進駐全市每一個村,幫助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這項活動得到了李克強、賀國強等多位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加以推廣。盤錦市把駐村指導工作作為長效機制,在活動人員、對象、方法上逐漸拓展,在創先爭優活動期間形成了“五位一體助基層”工作模式——36位市級領導,每人聯系1個鄉鎮(街道);108家市直部門,與全市29個街道和27個鄉鎮結成共建對子;每個科級部門(科室),“一對一”地幫扶全市309個村和183個社區;16000余名機關干部,每人幫扶1個貧困家庭;選派1473名干部,到491個村(社區)駐村指導。
去年4月24日,盤錦境內暴雨傾盆,大洼縣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王樹元一夜沒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他頂風冒雨,直奔縣城15公里之外的王家鎮?!跋铝艘灰贡┯?,養殖戶的魚蝦蟹極易因池塘缺氧產生應激反應,要馬上對水質進行檢測?!避囘M西海村,王樹元接連趕往30余位養殖戶的池塘邊,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讓群眾在最需要的時刻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是盤錦市近年來在服務基層工作中始終積極探索和破解的重大課題之一。為此,盤錦市委書記孫國相,市委副書記、市長蹇彪率先垂范,帶頭深入基層、深入幫扶的困難家庭,實地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市幾大班子領導主動深入到基層幫扶點,了解掌握基層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近百個,制定幫扶措施200余項,共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和生產物資總價值100余萬元。縣處級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3150人次,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800余份。
原本老式簡陋的磚房披上了厚厚的水泥墻,已腐爛的木頭門窗也換成了嶄新的塑鋼門窗,屋頂做了防水,低洼處也墊起水泥板……望著修繕一新的房屋,雙臺子區統一村貧困戶于桂艷的心敞亮得就像這所“新房”:“駐村幫扶干部不僅自己拿錢幫我做手術、給我修房子,還幫我閨女找工作,有這樣為百姓做實事的好干部真好!”
“咱兒子來了,咱兒子來了!”去年端午節這天,興隆臺區敬老院的老人們高興地迎出屋門。來的人不是他們的親生兒子,卻被這些老人當作兒子看待的是市海洋與漁業局海監支隊隊長侯磊。他自2011年11月起,自掏腰包3萬余元扶貧幫困,每月都要為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衣服、食品等,還陪老人嘮家常、包餃子。這一次,他又和“愛心團”成員給老人們帶去了節日食品及歌舞節目。
“那天是臘八,滴水成冰啊,郵政局一大幫干部來咱家慰問。我老父親拉著局長的手,一個勁兒地流淚。村里人都說那是我家最熱鬧的一天。”時至今日,說起前年春節前夕的事情,盤山縣壩墻子鎮張家村貧困戶李國民仍然激動不已。那天,盤錦市郵政局的王艷、侯憲剛等4名干部帶著油、面等生活用品,到他家進行幫扶。全市1.4萬戶城鄉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家庭,都有一名機關干部前來“認親”,與他們建立了實名制“一對一”幫扶對子。
提起現在的變化,盤錦市群眾總結出了“三多三少”: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的多了,浮在上面的少了;真抓實干的多了,光說不做的少了;關心群眾的多了,形式主義的東西少了。
“五位一體助基層”工作模式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截至目前,該工作模式共解決基層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重點難點問題2萬余個,提出合理化建議1.3萬條,捐助幫扶資金5000萬元?!拔逦灰惑w助基層”,搭建起了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