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加軍
我國古代官員離任情形可謂五花八門,什么樣的都有。五代后晉的宋州節度使趙在禮,在任時,弄權牟利,橫征暴斂,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當他離任時,鄉民們在衙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以示“歡送”。對聯是:“早走一天天有眼,晚離此地地無皮。”與此相反,康熙年間,嘉定縣令陸隴其,為官清廉,造福百姓。在任時,衣著由夫人自紡自織,日常蔬菜在縣衙空地上自種自享,出入舟車自給報酬,其清廉之風,為民稱道。離任時,別無他物,僅有書籍數捆,織機一臺。老百姓執香攜酒,遮道相送。當時就有人贈詩贊他:“有官貧過無官日,離任榮于上任時?!焙靡痪洹半x任榮于上任時”的贊頌,集中體現了這位縣令的為官操守,至今仍未失借鑒意義。
但凡為官,便有上任與離任之時。有的上任時風光無限,離任時卻溜之大吉;有的上任時悄無聲息,離任時卻眾人夾道送行。其實,上任和離任都是光榮之事,但二者卻有不同內涵。一般說來,上任之“榮”是榮幸和榮膺之“榮”。榮在組織上認可自己的能力,榮在組織上對自己過去政績的肯定,更榮在人民群眾對自己的信任和期望。這時的“榮”,應該說是幸運之榮,是接受之榮,更是擔當之榮。離任之“榮”是榮耀和榮光之“榮”。榮在為自己在任時取得的政績感到歡心,榮在為自己實現了為民造福的人生價值而驕傲,更榮在為造福一方百姓而自豪。這時的“榮”是沉甸甸的收獲,是奉獻給人民群眾人生價值之“榮”,是人民群眾給予的榮譽。從這一角度上講,顯然是“離任榮于上任時”。
為官一任,是以上任為榮還是以離任為榮,不同官德的人給出的答案是不同的。古人早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為官箴言。這不僅是歷朝歷代官員的為政榮耀,也是黎民百姓對新任官員的祈盼。盡管由于封建統治者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本對立,從制度安排上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這種為政榮譽觀卻是值得倡導的?!罢o舊新,以民為本”。今天,社會主義制度為官與民利益的一致性奠定了基礎,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了實現的客觀條件。共產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因此,為官的榮耀始終都應體現在為民造福上。
從現實看,我們大多數領導干部在“為政以何為榮”這個問題上回答是好的,都能夠在任期內干出一番業績,給黨的事業留下了光彩,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了美好的“口碑”。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一批批孔繁森、任長霞式的先進人物。他們勤政廉政,關心群眾,嚴于律己,無私奉獻,受到人民群眾的敬重和愛戴??梢哉f,沒有廣大黨員干部的辛勤工作,就不會有我們今天這樣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但也應看到,我們有些領導干部在任期內,不是以解決人民群眾疾苦為榮,而是以“建豪華辦公樓和漂亮的賓館”為榮,以“單純追求數字和GDP”為榮,以“在上級面前出名掛號”為榮,以“消極保平安不出事”為榮、以“趕快受提拔”為榮。他們是在為自己而榮,為升遷而榮,為謀私利而榮。殊不知,他們認為的這些“榮耀”,實際上卻與人民群眾疾苦關聯不大,某種程度可以說是在“以恥為榮”。由此可見,“為政以何為榮”,不僅反映著一位官員的人品官德,還能折射出為官者思想境界的優劣高低??梢哉f,正確的為政榮譽觀是為官者的政治生命。這就要求我們每個領導干部必須珍惜和踐行這一政治生命,在自己的任期內,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留下一個好攤子,交出一個好班子,做出一個好樣子,這才是最大的榮耀、永恒的榮譽。
“眼前得喪等云煙,身后是非懸日月”。為官一任,功過是非,后人自有評說。愿我們所有為官者,都能慎獨官路,留下美名,以昭后人,豐贍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