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彥
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是指由于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的角膜病,該病易反復發作,進一步引起患者角膜渾濁,最終導致患者視力的喪失[1]。早期干預對改善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更昔洛韋眼用凝膠和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1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角膜炎的診斷標準[2],經病原學檢查確診為HSV感染;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服從本研究安排。排除標準:①對更昔洛韋,或阿昔洛韋,或氧氟沙星過敏的患者;②合并嚴重中性粒細胞減少或嚴重血小板減少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將上述11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構成、年齡、病程、角膜炎類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患者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湖北科益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0406,規格為5 g:7.5 mg)聯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杭州民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5242,規格為5 ml:15 mg)治療,方法如下:更昔洛韋眼用凝膠1滴/d,5次/d,連續使用3 d;氧氟沙星滴眼液2滴/d,10次/d,同樣連續使用3 d。對照組患者阿昔洛韋滴眼液(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090,規格為8 ml:8 mg)聯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方法如下:阿昔洛韋滴眼液2滴/d,3次/d,連續使用3 d;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同觀察組。
1.3 療效評價標準 ①治愈:治療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癥狀以及充血均消退,角膜基質無浸潤、無水腫,后彈力層皺褶消退,角膜后沉著物吸收,潰瘍愈合,熒光色染色陰性,房水閃輝陰性。②好轉:治療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癥狀減輕,角膜基質輕度增厚,角膜后殘留少量沉著物。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體征無減輕甚至加重。總有效率=(治愈患者數+有效患者數)/本組患者總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治療效果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四格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值=3.8564,校正T值=4.1383,P=0.0000),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生明顯眼部不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0/59)。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有3例患者出現尚可忍受的眼部疼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8%(3/59)。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681,P=0.2448)。
2.3 兩組患者隨訪期復發率的比較 觀察組隨訪期復發率為6.78%(4/59),對照組隨訪期復發率為22.03%(13/59),觀察組隨訪期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667,P=0.0199)。
HSV有2個不同的型別,即HSV-1型、HSV-2型,人類是HSV的唯一宿主,HSV可以導致多個感染部位出現皰疹性疾病。單皰病毒性角膜炎多由HSV-1型感染所致,新生兒發病可見于HSV-2型感染。當眼部出現HSV感染時,可以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復發感染時可見角膜潰瘍或者樹枝狀角膜炎,病變嚴重者可以到達結膜基層,引起結膜渾濁,嚴重者可以出現視力喪失,HSV感染是角膜失明一個十分常見的病因[3]。
在本研究中,作者將118例單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前者接受更昔洛韋眼用凝膠聯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后者接受阿昔洛韋滴眼液聯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隨訪期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更昔洛韋屬于2’-脫氧鳥嘌呤核苷酸類似物,它可以被CMV編碼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酯化成三磷酸鹽,后者通過競爭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終止病毒DNA的延長等機制發揮抑制病毒DNA合成的作用[4]。此外,更昔洛韋眼用凝膠的基質是極其優秀的人工淚液,它可以發揮穩定淚膜、保護角膜上皮細胞、減輕病毒感染所致各種眼部癥狀等作用,從而使得藥物作用持久,發揮強大的抗病毒作用。綜上所述,與阿昔洛韋滴眼液相比,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確切,還具有復發率低的優點,因此該方法是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的理想藥物之一。
[1] Wu SQ,Zhou P,Zhang B,et al.Long-term comparison of fullbed 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 with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in treating corneal leucoma caused by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Am J Ophthalmol,2012,153(2):291-299.
[2] Upadhyay MP,Srinivasan M,Whitcher JP.Managing corneal disease:focus on suppurative keratitis.Community Eye Health,2009,22(71):39-41.
[3] Zhang T,Wang N,Lou B,et al.The role of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 and vcam-1 in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Yan Ke Xue Bao,2011,26(2):1-5.
[4] Ivanov IS,Popov NT,Moshe RI,et al.Psychomotor development after ganciclovir selectively treated congenital and perina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Folia Med(Plovdiv),2012,54(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