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姜 蕾 牛 慧
青島市腫瘤醫院,山東青島 266000
異環磷酰胺是氮芥類烷化劑環磷酰胺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在體外沒有任何活性,在體內對多種臨床常見的移植性腫瘤可以起到明顯的抑瘤作用[1],在臨床上主要將該藥物用于對惡性淋巴瘤、肺癌、肉瘤、乳腺瘤等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脫發、泌尿系毒性反應、靜脈炎是該藥物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出現毒性反應[2]。本次研究中出于對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對接受異環磷酰胺治療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的目的,對我院收治的經異環磷酰胺進行治療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展開了分組護理,并對護理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匯報如下。
本次研究中所抽取的資料為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異環磷酰胺治療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患者年齡18~49歲,平均年齡(29.5±1.3)歲;患病時間1~18個月,平均(4.2±0.6)個月;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患者年齡19~51歲,平均年齡(29.3±1.2)歲;患病時間1~19個月,平均(4.1±0.5)個月。以上所統計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采取異環磷酰胺進行治療。
兩組患者治療方案為:將環磷酰胺按照1.2g/m2的劑量溶入1000 mL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中,在治療的第1天和第5天進行靜脈輸注,美司鈉400 mg分別用于異環磷酰胺時及之后的4 h、8 h各靜脈輸注1次(第1天、第5天),第一天按照6mg/m2的劑量標準靜脈輸注米西寧,第1、5天按照6mg/m2的劑量標準靜脈輸注依托泊苷,第1~5天靜脈輸注格雷司瓊3 mg[3]。
1.2.1 對照組護理方式 在治療期間患者接受常規臨床護理。
1.2.2 觀察組護理方式 在治療期間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全面的針對性心理干預;②骨髓抑制的護理[4];③胃腸道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④泌尿系統毒性反應的護理;⑤靜脈炎癥狀的護理;⑥脫發表現的護理[5]。
對兩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效果、治療時間、病情控制時間、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對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情況等展開對比分析。
顯效:癥狀表現基本消失,檢查結果顯示瘤體消失或大幅度縮小;有效:癥狀表現明顯好轉,檢查結果顯示瘤體所有縮小,但縮小幅度沒有達到50%;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甚至惡化[6]。
研究中所得相關數據經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患者年齡、病情控制時間、住院治療時間等計數資料均采取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s)進行表示,而后針對計數資料和組間對比對數據分別展開t檢驗和χ2檢驗,并在P<0.05時視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總有效率為70.7%;觀察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總有效率為90.3%。顯然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效果比較[n(%)]
對照組病情控制時間為(19.72±2.24)d,治療時間為(23.25±3.01)d;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為(15.28±2.75)d;治療時間為(18.53±2.58)d。顯然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治療時間均較對照組發生明顯縮短(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治療方案實施時間比較(d)
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者3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5%;觀察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者19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3%。顯然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對照組發生顯著降低(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結束后有28例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該組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為68.3%;觀察組患者治療結束后有39例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該組護理服務患者滿意度為95.1%。兩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情復發率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由于在采用異環磷酰胺對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產生的毒性強且沒有任何選擇性,在將腫瘤細胞殺死的同時也會對各組織的正常細胞造成嚴重損傷[7]。因此,在對該類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保證按時、按量、準確給藥,對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毒副反應的預防和治療工作要保證及時有效,這樣可以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痛苦感減輕,使化療方案的順利實施得到充分保障,從而使患者生活和生存質量顯著提高,存活時間延長[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異環磷酰胺治療期間接受綜合護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患者的病情治療效果優于接受臨床常規護理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化療方案實施時間明顯短于后者,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后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后者,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明了該項化療過程中綜合護理的重要性。
[1] 張艷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致骨髓抑制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16(15):374-375.
[2] 鄭岑.PMACE—CBUM方案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3(13):156-157.
[3] 謝桂蓮,翼孟菊.異環磷酰胺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的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0(13):181-182.
[4] 李芬,蘭瓊,黃建謹.IHOP方案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50例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癌癥雜志,2009,14(13):291-292.
[5] 張月霞,何伏虎.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治療與護理[J].菏澤醫專學報,2010,14(12):181-182.
[6] 劉秀萍,李宗憲,張曉.IEP方案治療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 山東醫藥,2008,15(25):443-445.
[7] 楊桂平.利妥昔單抗聯合CHOP(R-CHOP)方案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1,13(16):783-785.
[8] 廖朝暉,洪金花.護理干預對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21(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