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杰 夏俊鵬
吉林省遼源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遼源 136200
肺結核病屬于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它主要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引起的,導致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非常低下。此病情綜合并發癥頻率繁多,感染率高,病情反復等特征[1]。為了研究析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我們醫院對100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采取常規抗結核聯合胸腺肽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收集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00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的具體資料,遵循隨機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55.51±3.41)歲。病程在6個月~15年的范圍之間,平均病程為(7.89±4.17)年。兩組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①遵循隨機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3DTZE/9DTZ化療方案治療,治療組則在抗結核化療方案基礎上聯合胸腺肽治療。藥物的劑量:患者每天早晚服用兩次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0.6 g、丙硫異煙胺0.4 g、吡嗪酰胺0.8 g、乙胺丁醇0.08 g。另外年齡大于20周歲的患者,每天早晚在再加以兩次左氧氟沙星0.25 g[2]。②聯合用藥:治療組則在抗結核化療方案基礎上聯合胸腺肽治療。也就是在每天的早晚分別服用胸腺肽,劑量為每次15 g,在化療前的半年使用。對照組只是應用基本化療方案抗結核治療一年。在半年以及一年后分別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3]。
①痰細菌學檢查:治療前后每4周堅持檢查痰抗酸桿菌涂片5次,進行2次培養。②胸部X線檢查:治療前后每4周進行兩次患者胸部正、側位片以及胸部CT1的檢查[4]。③治療前后每4周對患者的肝膽腎功能、血尿常規、尿常規進行一次檢查,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再采取復查的形式[5]。④全程監控患者的病情轉換,并全面記錄在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以及藥物的療效等。⑤向患者宣傳藥物治療必要性,讓患者充分了解正確用藥的重要性,遵照醫囑用藥。幫助患者建立治療檔案,每月回訪一次,監督病人用藥情況,提醒患者復查,及時觀察治療效果。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一年后,治療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1)。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肺部病變方面比較[n(%)]
治療一年后進行觀察,治療組患者空洞閉合率為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空洞閉合率5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意義(P<0.01)。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肺內空洞閉合方面比較[n(%)]
半年后進行觀察,治療組痰菌轉陰率為77.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74%,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一年后進行觀察,治療組痰菌轉陰率為90.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49%,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癥狀,比如消化道癥狀、藥物過敏、藥疹、惡心嘔吐、失眠多夢、關節疼痛以及膽肝腎等方面的功能下降等。經過比較,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9%,對照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率為17.1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結核病屬于一種感染疾病,主要原因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此疾病患者的免疫力不斷下降。所以為了提高患者手術的成功率,最重要的措施是提高患者體內的免疫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結核耐藥菌株以及肺結核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長,肺結核的治愈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由于治療的不正規和不徹底,導致化療的失敗而產生復治涂陽肺結核癥狀。免疫保護機制屬于結核病的細胞免疫,提高細胞免疫的強度才能控制著著 T淋巴細胞的數量和功能。目前結核病的免疫治療制劑主要有胸腺肽等類型的免疫增強劑、微卡等類型的免疫調節劑以及人參、靈芝等類型的免疫添加劑等[6]。胸腺肽是從新生小牛胸腺組織中提取的新生小牛胸腺組織中,它具有生物活性的顯著特征,可以對T淋巴細胞產生刺激,從而釋放多種淋巴因子,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及增強機體對結核桿菌的免疫反應。本研究中,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病采用抗結核藥物聯用胸腺肽[10]免疫增強治療。效果顯著。本次對聯用胸腺肽治療的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觀察,通過以上的比較,治療一年后,治療組病灶吸收總有效率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一年后進行觀察,治療組患者空洞閉合率為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空洞閉合率50.0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一年后進行觀察,治療組痰菌轉陰率為90.7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49%,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比較,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0.89%,對照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率為17.1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療效顯著,降低不良癥狀發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力,促進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1] 黃少萍.胸腺肽聯用抗結核藥治療肺結核63例臨床觀察[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1,3(14):428-429.
[2] 陳尊杰,符慧,黃鑰藩.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6(13):39-42.
[3] 裴換絮.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復治肺結核86例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6(21):24-25.
[4] 陳水平,葛建祥.用胸腺肽聯合抗結核化療方案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的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2,9(34):208-211.
[5] 劉存旭.胸腺肽聯合抗結核藥治療耐多藥結核病83例近期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2,12(4):534-535.
[6] 李國俊,黃志余,林憲和,等.微卡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復治涂陽肺結核98例臨床觀察[A].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04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12,2(12):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