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杭州供電公司監察審計部 浙江杭州310009)
電力營銷管理是電力體制革新之后供電企業生產經營的核心工作,營銷工作水平直接或間接地對國家、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用戶產生重大的影響。針對現階段的電力營銷管理工作,建立科學標準的審計流程,落實規范嚴謹的審計制度,運用切實有效的審計技術,最終促進我公司電力營銷管理工作的自身建設、營銷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營銷管理目標的有效實現,為營銷管理的科學決策提供實踐依據。
為達成上述目標,我公司在建設電力營銷審計的規范流程以及審計實施過程中,明確了“流程充分優化和過程全面控制”的總體策略。具體體現為:
1.在審計流程建設的過程中,遵循“制度設計為基礎、風險管控為導向、程序到位為著點”的策略。首先,根據國網公司和省公司有關規定,結合電力營銷審計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規定,為審計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文件依據。其次,審計活動以風險導向為核心,將售電業務、電能計量、業擴報裝、電價執行等業務和環節作為實質性測試的重點方向。最后,通過強化各項審計程序的規范落實,為審計意見和審計報告的客觀、公正提供程序保障。
2.在審計全面實施的過程中,力求實現每個審計項目全過程的“事前準備充分、事中程序到位、事后總結歸納”。為了達到全過程控制,我們要求在項目前期合理組建審計隊伍,充分實施審前調查,形成安排合理、重點明確的工作方案。在實施階段,做到程序到位、底稿規范、報告詳實,進而確保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管理建議的切實有效。最后要落實總結工作,既要追蹤相關職能部門后續是否整改到位,也需要審計人員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
在近幾年的內部審計工作中,我們多次對公司本級以及下屬縣級供電企業實施了電力營銷專項審計,在體系建設、團隊打造、制度設計、質量把控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體會。
為了提升整個電力營銷審計管理水平,確保每一審計項目的目標達成,我公司以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和目標導向性為原則,同時參考國家電網公司下發的《電力營銷審計規范》等文件精神,參照電力營銷審計的一般規律,借鑒以前年度的審計經驗,結合我公司以及下屬縣級供電企業的實際狀況,初步建立了電力營銷審計評價指標體系。
該評價體系分基本指標(100分)和輔助指標(20分)兩大評分板塊,前者為基本分項,后者為加分項。在上述兩大板塊的基礎上,再細分為工作實績管理指標、業務能力管理指標、工作質量管理指標以及創新能力管理指標四項。其中:工作實績管理指標細分為購電業務管理、電能計量管理、電價政策執行、營業收費管理等10個板塊,分別確定考評內容和目標值;業務能力管理指標細分為專業人員、人員學歷、人員職稱、專家隊伍4個維度進行考核;工作質量管理指標是根據國家監督機關和上級單位的檢查結果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審計項目評審情況來分別進行獎懲評分;創新能力管理指標則是從論文發表及獲獎情況來進行評價。
審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審計工作質量優劣的重要因素之一。電力營銷管理專業性強、數據量大、涉及面廣的特點,決定了營銷管理審計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為此我公司在營銷管理審計時,一般會安排以下的審計人員團隊和架構(見下頁圖)。國網特別關注營銷審計人員的管理和培養,強化審前專項培訓和系統培訓機制,提高審計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打造一支“懂技術、通管理、善溝通”的審計團隊。

電力營銷內部控制制度是其經營管理工作的基礎,是電力營銷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是審計人員判斷營銷管理工作合法性、合規性和有效性的審計依據和標準。因此在審計實施階段的初期,審計人員可從內控制度的審計入手,在熟練掌握營銷管理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通過調查、了解、分析以及實施一定量的穿行測試等手段,對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做出評價,以便明確后續審計的重點。
經測試,若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較好,則可在后續審計過程中以符合性測試為主;若制度建設及執行效果不佳,則可通過測試以明確后續實質性測試的方向和重點,進而全面地提升審計小組的工作效率。此外通過內控測試發現的薄弱環節,審計人員可在報告中提出完善內控制度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電力市場營銷工作的健康發展。
隨著我公司近年來持續構建項目質量控制體系,我們要求對每個審計項目在審前階段做到精心籌劃,使得審前調查充分完善、審計計劃切實有效;在審中階段做到程序到位、分級復核,使得工作底稿編制規范、審計意見表述準確;在審后階段做到底稿評分、績效考核。只有全過程推行項目質量控制手段,才能確保審計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營銷管理審計不僅僅只針對營銷部門,并且還需要涵蓋生產調度部門、財務部門、物資招投標部門、基建部門等多個部門,涉及到財務、營銷、計劃、物資招投標、基建、合同等管理領域。因此,作為營銷審計人員,應以電費資金收繳業務為營銷審計的核心和主線,不但要有審計的理念和意識,掌握審計的技術方法和手段,還要學習掌握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營銷管理、合同管理、物資招投標管理、基建管理等相關管理知識,熟悉國家財經政策以及電力法規、財務、營銷、物資、基建等部門的規章制度。
隨著電力企業ERP經營管理環境和營銷業務系統的全面實施和深化,使得傳統的營銷審計手段已遠遠不能適應營銷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應充分利用省公司開發的ERP業務審計系統,借助審計信息化手段和營銷審計系統,并與營銷業務系統、SAP系統、電能量交易系統等業務系統實時聯網,將遠程審計和現場審計相結合,有效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減少審計風險。
營銷部門在機構設置上設有稽查室,定期普查用戶電量、電價的正確性;在崗位設置上,設有用電稽察崗位,同步稽核系統中營銷數據的正確性,對用戶計量、計價錯誤、營銷數據差錯、電費計算、復核差錯進行業務監督,并出具相應的差錯和分析報告。審計人員要善于利用這些報告上的問題數據,分析造成這些問題和差錯的原因,從而節約審計實施時間,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
供電營業所是供電企業最基層的單位,直接面對著用電客戶,由于歷史原因和人員編制問題,基層供電所,尤其是農村供電營業所工作人員年齡結構老化,知識水平偏低,對電費電價的政策理解存在困難,對于營銷系統及電費電價、行業分類知識較難掌握,影響電價政策的正確執行。因此基層供電營業所是今后營銷審計應持續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抄表環節為計算電費提供了基礎數據,此環節執行情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電費征繳、營銷風險規避等一系列后續工作環節。加強抄表環節審計工作,主要是審查抄表環節的規范性及內控的嚴謹性。抄表后注意電費的回收,由于電費涉及范圍極廣,因此要經由電力營銷審計來完善預警機制,減少抑或防止壞賬產生,強化電力營銷風險控制。
現階段我們雖已對電力營銷的審計流程進行了優化梳理,對實施全程進行了質量管控,但是整個營銷審計的標準化建設尚不全面。我們近期的工作目標是:首先在理論層面,建立起以風險導向為基礎的電力營銷審計理論體系;其次在實務操作層面,編制一套針對電力營銷項下購電業務、電能計量、營業收費、線損管理等多個環節的審計程序表,并輔之一整套與程序對應的審計導引表、審計說明等,進而逐步做到審計流程、審計程序、審計手段的標準化。
雖然我們目前針對營銷審計已開始導入信息化審計手段,但是受到營銷專業知識以及計算機應用水平的限制,內審人員對各系統的利用程度還有待進一步熟悉和提升。我們擬在近期對下屬供電企業審計過程中,借調營銷、計劃等職能部門的專職人員加入審計小組,通過他們的傳幫帶作用盡快地使內審人員能夠了解營銷專業知識,熟悉營銷信息系統,進而保障審計效率和效果的全面提高。
鑒于電力營銷審計的專業性強、知識面廣、系統量大等特點,我們計劃邀請職能部門專職人員介紹營銷知識,聘請中介機構專業人士講授審計技巧,安排內審人員模擬操作營銷系統等,加強內審人員對營銷專業和審計技能的認知,逐步打造出一支熟悉營銷知識、精通信息系統的內審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