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光琦

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在梁春曉看來,該文件明確了面向未來的中國經濟,信息消費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和轉型的最大動力。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今年5月阿里研究中心在杭州發布的《增長極:從新興市場國家到互聯網經濟體——信息經濟前景報告》。
在阿里這項最新的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電子商務經濟體”的概念。報告指出,“自1995年萌芽至今,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從‘工具’、‘渠道’到‘基礎設施’這三個不斷擴展和深化的發展過程,進入2013年以來,電子商務在‘基礎設施’上進一步催生出新的商業生態和新的商業景觀,進一步影響和加速傳統產業的‘電子商務化’,進一步擴展其經濟和社會影響,‘電子商務經濟體’開始興起。”
“十年前,我們談電子商務還僅僅把它作為一個工具或者渠道來看待,但今天我們談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行業本身的發展,也不僅僅是這個行業對某一個行業,比如說對物流或支付行業的拉動作用,而是說我們已經把它擺在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和轉型核心動力的位置上來看待它。”梁春曉指出,阿里的研究預測表明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越來越依靠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而不是以前我們熟知的金磚之國。世界經濟的引擎已經開始轉向了互聯網。而在互聯網經濟中發展最快的,尤其在中國發展最快的就是電子商務經濟體。
梁春曉認為,促進社會從工業經濟向新興經濟轉型源于三大動力。首先是新要素的崛起,“以前我們談經濟發展的時候都在談‘勞動’和‘資本’,而近年來,可以看到‘信息’已經開始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要素和生產要素。”其次是主導權的轉移,“100年前經濟領域主導是制造商,什么鋼鐵大王、汽車大王;但隨著生產能力的增強,經濟開始向流通端轉移,也就是所謂的‘渠道為王’,其中的代表就是沃爾瑪長期占有全球經濟市值的第一位;而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崛起,消費者的信息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消費者能夠通過互聯網全面地掌握各種各樣的信息,因此以消費者為核心、為主導、為驅動原點的商業模式也在快速的崛起。”
“去年‘雙十一’190億元的交易額相當于中國社會零售消費總額的30%,我們在關注這個數字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其背后的真正重要的東西,以前的消費都發生在傳統的商業基礎設施中,通過刷卡和現金結算,自己將這些商品帶回家,而這190億元的貨物是在互聯網上完成的,構建在網上支付、快遞物流這些新的基礎設施上的,這就是它的重要變化。”梁春曉認為,新基礎設施的變革是經濟轉型最重要的動力。
“我們估計,到2020年中國的網絡零售銷售額將突破10萬億元,而總的電子商務銷售規模將達到28.8萬億元,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子商務服務業的貢獻。”梁春曉認為“你不了解電子商務服務就等于不了解電子商務”。
梁春曉告訴記者,目前來看,電子商務服務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電子商務交易服務,比如說各種各樣的交易平臺;第二類是電子商務支撐服務,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應用都離不開,包括支付、物流、快遞、信用認證、數據基礎服務等;第三類則叫做電子商務衍生服務,比如店鋪裝修、數據服務、進銷存、財務培訓等。
“沒有電子商務服務的支撐,我們不可能看到電子商務今天的發展,”梁春曉認為,制度、數據、物流的發展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其中對數據處理的成本及效率以及如何將數據應用到行業也成為電子商務從業者的一大挑戰,而變革與原有商務活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也將會給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一個更為穩定的宏觀環境。”
同時,他也坦言當下物流仍然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生態圈中,電商物流服務領域共有11個大類,包括電商自建物流、快運企業、COD、快遞、最后一公里、電商倉儲、電商物流信息化、電商物流與供應鏈咨詢、電商物流設備服務商、電商系統集成商、支付、包裝等綜合類服務。因為中國電子商務正在快速發展。我們面向未來,比如說5年或者更長時間以后,未來的網絡零售的交易額會是現在的10倍以上,同樣的物流、快遞方面的壓力也是現在的10倍以上,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支撐它,電子商務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梁春曉強調電子商務經濟體擁有四大特點,首先是增長速度快,其次是擁有較高的效能,第三是低消耗,第四是高溢出;這給物流、原料等相關產業都帶來了很大的拉動和支撐作用。“比如近幾個月互聯網金融一下子就爆發了,原因應該是于其發展的時機到了,但真正的動力來自于電子商務的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包括服務業的發展,城鎮化的發展。因為偏遠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當地服務業的發展和整個經濟的轉型,整個產業生態規模越來越大,對傳統制造業的轉變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有促進創業和就業的作用,“淘寶至今已經創造了30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和超過一千萬的間接就業機會,這個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綜合以上這些方面,我們看到全球經濟的增長極從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到互聯網經濟體,而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正從“WTO+外貿”向“互聯網+內需”轉型。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連接器”,進一步促進和帶動經濟整體轉型升級,涌現和創建出令世人矚目的‘中國故事’”。